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14篇)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经验材料 (2018年6月日)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跨地域利益冲突日渐凸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1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经验材料
(2018年6月日)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跨地域利益冲突日渐凸显,单一纠纷解决方式已不能及时高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县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和中央、省、市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系列要求,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积极整合调解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探索成立矛盾纠纷第三方调解中心,进一步丰富了人民调解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并完善了多元调解机制,收到较好成效。
一、准确定性定位,建立健全机构**县矛盾纠纷第三方调解中心由县综治办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指导,依法在县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落实了专门办公场地和办公经费,与县医调委合署办公。中心设立调解、接待及候调大厅、调解员办公室,在接待及候调大厅配备触摸屏、墙面显示屏,在调解大厅安装视频监控,对调解过程实行全程监控。同时实行派驻制,在县法院、县交警大队、攀莲派出所、北部乡镇、南部乡镇成立调解工作室,结合各部门、片区
实际派驻调解员。中心按照“以人为本、高效便民、多元调解、群众满意”的
宗旨,坚持“定性为民间组织、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群众不需付费、在政策和法律框架下进行调解、着力构建纠纷多元化解格局”的原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中立。县政府还将第三方调解中心办公经费和调解员个案补助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对第三方调解中心工作实行购买服务,对调解成功的每件案件给予100—1500元不等的个案补助。
二、严格选拔条件,配齐配强队伍把好调解员准入关是确保调解工作“帮忙不添乱”的关键。一是严格选拔条件。专职调解员要遵纪守法、热爱调解事业、清廉公道正派、密切联系群众、具有较强的政策法律水平、丰富的调解经验。二是严格选拔程序。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选、组织推荐的方式向第三方调解中心推荐专职调解员人选,中心组织综治、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进行调解实战考核后,根据成绩确定人选并由中心发放聘书。三是严格培训制度。定期邀请综治、法学会、司法行政、法院等单位对专职调解员进行法律、法规和调解业务知识培训,提升调解能力和水平。目前,已按程序选聘11名专职调解员,并上网对外公布。制定专职调解员管理、考核、奖惩、作息等制度。对考核优秀的调解员上报相关部门进
行表彰奖励,向社会公布,同时法学会将其吸纳为会员。对在1年内群众有效投诉3次以上、派驻点认为调解工作不力、有违纪违法行为或有其他不适合担任调解员情形的,终止该专职调解员资格。同时,中心还与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了84人的调解咨询及调解人员专家库。由各部门、县域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推荐各行业、各领域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擅释法理的人员组成,为化解疑难纠纷提供咨询服务和人员保障。
三、明晰职能职责,依法依规调解为更好地服务社会,确保调解效率,中心制定了相关职能职责,全力要求调解员依法依规调解。(一)明晰“三项职责”。一是受理纠纷。中心根据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口头、网上、书面申请和对“三大调解”组织委托、邀请调解的纠纷进行调解。二是主动维稳。对可能演化为群体性事件的纠纷主动介入,及时协助相关部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建言献策。定期分析研判全县纠纷形势,汇总相关情况,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二)坚持调解“六个原则”。调解员在调解纠纷时,一是坚持客观、公正、中立的原则;二是坚持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原则;三是坚持平等自愿的原则;四是坚持尊重当事人权利的原则;五是坚持免费调解的原则;六是坚持接受综治、司法行政、
法院等部门监督指导的原则。(三)规范“八步程序”。一是受理矛盾纠纷:中心工作人
员对当事人口头申请、书面申请、网上申请的纠纷进行受理登记。二是确定调解人员:当事人可以从大调解网站专家库里了解调解员的基本情况、业绩、专长等,自由选择调解员,也可以由中心工作人员指定调解员。三是调查核实:中心受理纠纷后,向双方当事人了解纠纷事实和双方的诉求,向双方当事人和相关单位收集资料。对重大疑难纠纷,由中心组织相关专家讨论,最后确定调解方案。四是告知相关事宜:调解员调解前向纠纷双方宣传有关法规政策,及时告知双方的权利、义务。需要技术鉴定的,告知当事人申请各种技术鉴定。五是开展调解:调解一般在中心或中心派驻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员也可主动上门开展调解。六是制作调解协议:对调解成功的纠纷,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应注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双方责任、达成的共识、履行方式和期限等。对有履行期限的调解协议,建议双方申请司法确认。七是回访纠纷:了解当事人对调解员、调解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对有履行期限的纠纷进行回访,了解协议的执行情况。八是整理卷宗:中心对每件受理的纠纷建立统一规范的档案台账。
四、完善工作机制,保障高效运行
将机制建设作为保障工作正常运行的“火车头”,建立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调解工作效率和水平。一是建立前端引导机制。中心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网站及手机APP。当事人可以通过中心大屏或手机APP从调解员专家库里选择调解员;可以通过阅读调解员之前调解的成功案例,提前衡量需调解事件的可能性结果;可以通过阅读登载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快地查询到自己最迫切需要了解的相关法律条款;可以通过中心QQ群、微信群等与中心专职调解员进行互动交流,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答疑,并开展对当事人心理疏导及调解的前端引导。二是建立联动调解机制。一方面,针对疑难纠纷,中心可以第一时间整合专职调解员进行调解,也可以发函邀请相关调解组织调解员参与调解,相关调解组织也可以发函邀请中心调解员参与调解。另一方面,中心采取进驻部门、进驻乡镇的方式与相关调解组织联动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县大调解办为第三方调解中心的主管部门,县司法局、县法院为中心的业务指导部门,定期对中心调解工作进行指导,确保每一件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均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相关要求进行,做到公正公平中立。
**县建立运行矛盾纠纷第三方调解中心的实践,是新形势下有效解决当事人认为调解不公的有效探索,是有效解决调解员不
专业的客观需要,是有效解决调解员身份待遇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有效解决联动调解纠纷的有效载体,是有效解决诉非衔接不畅通的有力手段。全县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为群众提供多元、便捷、高效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在维护全县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中心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00余件,调解成功率96%,化解积案30件,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在2017年全省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中位居全省前列。
篇二: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经验材料5篇疫情矛盾纠纷排查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经验材料5篇疫情矛盾纠纷排查
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经验材料5篇篇一疫情以来,xx市司法局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涉疫情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市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涉疫情矛盾纠纷摸排活动xx次,排查预防矛盾纠纷xx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xx件,取得良好成效,为企业复产复工和人民群众恢复正常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工作部署到位及时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摆上重要工作议程,建立工作专班,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通知》,有针对性地部署安排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分层明确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责任,有力推动了工作的开展。二、法治宣传到位动员和组织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员加强对疫情、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当好疫情防控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员。同时,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广大调解员面向群众做好宣传解读工作,注重在调解过程中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科学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支持配
合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三、矛盾纠纷排查到位积极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人民调解
员走进基层,扎实开展排查工作,重点做好复工企业、个体工商户、企业员工等多元主体侵权纠纷、合同履行、劳动争议等纠纷的排查工作,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解决问题。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明确时限,最大限度将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xx智慧调解运用到位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充分利用xx智慧调解系统等网络载体,第一时间受理和化解群众通过xx智慧调解系统提交的纠纷,增加了线上键对键调解,减少线下面对面调解,在提高调解工作的时效性和便捷性的同时,减少了疫情传播的风险。疫情防控期间,各级调解组织通过xx智慧调解系统受理和化解矛盾纠纷xx件。篇二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xx市多元化解中心有针对性地抓好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力维护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的和谐稳定。一是强化参与疫情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及调解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坚持
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网格化排查工作,充分发挥人员熟、情况清、联系紧的优势,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排查工作,做到村(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不落死角、不留盲区。截至目前,全市参与疫情防控排查的调解员共计xx人,以发热人员和武汉及外省返昌人员为重点,严格执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总体要求,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及时科学有效筛查处置,真正把党委、政府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强化涉疫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以源头治理、预防为主,坚持有调必调、应调尽调、就地化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优势。截至x月x日,全市各级调解组织排查矛盾纠纷x件,成功化解x件,其中排查与疫情有关的矛盾纠纷x件,成功化解x件。与疫情相关的纠纷具体为:涉及口罩涨价x件;红白喜事聚餐、聚会x件;返xx未隔离或隔离未满14天的xx件;未戴口罩、不配合体温检测xx件;酒店、民宿押金退还纠纷xx件;肉品蔬菜涨价纠纷xx件;小区消毒纠纷xx件。
三是强化调解员参与疫情防控的力度。要求全市的调解员,特别是一线的人民调解员要把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优势,主动深入群众,宣传中央、省、州、市的决策部署,把群众的疫情防范思想引导工作做细做透做实,坚定信心,共渡难关。同时畅通信息报告工作,严格执行疫
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周报告制度,对于遇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特别是可能引发群体性的矛盾纠纷,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及时稳控,切实将疫情防控期间的各类矛盾纠纷消化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化解在一线。
篇三一、积极作为,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根据xx区司法局的要求,街道司法所在疫情期间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全力投入到防控一线,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疫情期间,管控措施较严,一些居民不理解、不配合,有些人员不按规定戴口罩、有些人员不配合测体温、有些人员硬闯小区,这部分人与具有管理职能的物业保安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发生冲突,司法所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耐心细致地做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讲解当前形势下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厉害关系,并积极与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通过现场和电话沟通的形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二、勇挑重担,全面融入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疫情发生后,司法所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听从社区指挥调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对外来人员进行地毯式摸排,将近期从疫情重灾区来xx人员及其密切接触人员逐一排查登记。三、多渠道普法,筑牢普法主阵地
积极配合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除在辖区显著位置张贴宣传画和悬挂横幅,还在社区法润民生群通过网络平台宣传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有关法律知识,宣传居家隔离、勤洗手、戴口罩等卫生知识,为依法防疫提供法律支持。
建立社区法律顾问进网格制度。结合网格化管理,聘请xx律师事务所,每个社区配备一名律师,面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四、强化监管,聚焦特殊人群管理主战场新形势下社区矫正工作管理难度大,特别在敏感时期,严控辖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严控其活动范围,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身体情况,每日核查运动轨迹,日常动态。全力做好安置帮教人员和后续照管人员的管控工作。对必接必送人员,与公安、监狱和社区相互配合,做到无缝对接,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两类特殊人员的安全稳定。篇四xx司法所结合工作实际,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排查化解的范围包括:婚姻家庭、邻里、物业管理、劳动争议、侵权、消费、旅游、医疗纠纷等涉疫情矛盾纠纷;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商业产生的合同纠纷、房屋租赁纠纷、债务纠纷、劳资纠纷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主要
篇三: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经验交流]XX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经验材料
近年来,XX党委、政府始终紧紧围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了“三个下降、两个杜绝、一个好转”(即:全州信访总量下降、群体访下降、重复访下降,杜绝进京非正常上访和赴自治区非正常上访,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的目标,为深入推进平安XX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做到“三个强化”,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一)强化组织领导。始终坚持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统一领导,针对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在州党政主要领导的带动下,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的责任制全面落实,逐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工作格局。(二)强化部署落实。始终将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工作机制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在制定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提供工作依据。同时,强化督查,做到惩戒到位,针对包案责任不落实、矛盾不化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推动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三)强化基层基础。始终坚持工作重心下移,预防关口前移,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在全面推行“一案一补”、“公议庭”等调解模式的基础上,在所有的乡镇场(街道)建立了综治工作中心和群众工作站、95%的村队(社区)建立了综治工作站、XX%的单位(村队)建立了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其“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和多部门联勤联动的优势,形成三调联动的“大调解”格局。二、落实“三项机制”,全面强化预防排查(一)落实民生保障机制,做到服务在先。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建设力度,通过“小工程带动大民生”活动,切实办好各族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解决了群众急需的热难点问题。针对每年采棉高峰期有近5万拾花工涌入,极易发生劳资纠纷的情况,棉区各县市、乡镇不断规范劳务对接程序,督促雇主与拾花工签订,并为拾花工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有效减少劳资纠纷的发生。(二)落实风险评估机制,做到预防在前。始终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出台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从源头上预防、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如,温泉县原定于2012年上半年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项目,因涉及150余
人的安置、车辆更新等问题,在进行风险评估后,针对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化解,使该项目于年底顺利完成。
(三)落实常态排查机制,做到发现在早。始终坚持州、县、乡敏感期每日、非敏感期每周分析研判制度,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进行综合研判,准确把握形势和动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2013年以来,全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XXX次,预防纠纷XXX次,调处各类纠纷近2万件,成功率达XX%,防止群体性上访XX件335人次。多年来,该州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三、完善“三调联动”,全力化解矛盾纠纷(一)在组织协调上下功夫,破解沟通衔接难题。一是做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有效对接。完善诉前调解机制,群众引发纠纷的,引导当事人发生纠纷后主动向当地人民调委会申请调解;当事人起诉的,法院劝导其先申请人民调解;调解不成功的,再由法院依法实案审理,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二是做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有效对接。人民调解组织主动介入行政纠纷的化解,积极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及时、有效地化解纠纷。对不愿调解或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引导当事人运用复议、诉讼、裁决等方式解决。去年以来,全州调解成功并认真履行的行政调解案件占总数的XX%。(二)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破解统一协调难题。一是坚持管理制度化,建立了联合例会、联合调解、排查反馈、公开公示、统计分析等日常工作制度,使联合调解工作步入正轨。二是坚持操作规范化。根据矛盾纠纷的影响力、涉及面,分别由村、乡、县、州逐级进行调解,并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制。三是坚持联动一体化。建立了以综治牵头,法院、司法、法制等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的“三调联动”工作体系,全力推进矛盾纠纷协调、排查、受理、研判、分流、督办“六统一”的工作机制。(三)在专业调解上下功夫,破解条块结合难题。不断加大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力度,积极推进道路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劳动争议等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实现人民调解工作全覆盖。如,博乐市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工作室,实现了人民调解与公安交通事故处理有效对接,对于符合人民调解范围的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部分,移送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近两年来,该调委会已成功调解案件XX件,调解成功率达100%,调解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达到了无一投诉、无一上访、无一拒不履行协议、无一被撤销的效果。
篇四: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经验材料5篇
篇一疫情以来,xx市司法局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涉疫情矛盾纠纷排
查化解工作,全市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涉疫情矛盾纠纷摸排活动xx次,排查预防矛盾纠纷xx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xx件,取得良好成效,为企业复产复工和人民群众恢复正常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工作部署到位
及时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摆上重要工作议程,建立工作专班,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通知》,有针对性地部署安排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分层明确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责任,有力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二、法治宣传到位
动员和组织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员加强对疫情、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当好疫情防控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员。同时,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广大调解员面向群众做好宣传解读工作,注重在调解过程中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科学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三、矛盾纠纷排查到位
四、xx智慧调解运用到位
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充分利用“xx智慧调解”系统等网络载体,第一时间受理和化解群众通过“xx智慧调解”系统提交的纠纷,增
加了线上“键对键调解”,减少线下“面对面调解”,在提高调解工作的时效性和便捷性的同时,减少了疫情传播的风险。疫情防控期间,各级调解组织通过“xx智慧调解”系统受理和化解矛盾纠纷xx件。
篇二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
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xx市多元化解中心有针对性地抓好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力维护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的和谐稳定。
二是强化涉疫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以源头治理、预防为主,坚持有调必调、应调尽调、就地化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优势。截至x月x日,全市各级调解组织排查矛盾纠纷x件,成功化解x件,其中排查与疫情有关的矛盾纠纷x件,成功化解x件。与疫情相关的纠纷具体为:涉及口罩涨价x件;红白喜事聚餐、聚会x件;返xx未隔离或隔离未满14天的xx件;未戴口罩、不配合体温检测xx件;酒店、民宿押金退还纠纷xx件;肉品蔬菜涨价纠纷xx件;小区消毒纠纷xx件。
篇三一、积极作为,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二、勇挑重担,全面融入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疫情发生后,司法所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听从社区指挥调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对外来人员进行地毯式摸排,将近期从疫情重灾区来xx人员及其密切接触人员逐一排查登记。
三、多渠道普法,筑牢普法主阵地
积极配合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除在辖区显著位置张贴宣传画和悬挂横幅,还在社区法润民生群通过网络平台宣传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有关法律知识,宣传居家隔离、勤洗手、戴口罩等卫生知识,为依法防疫提供法律支持。
建立社区法律顾问进网格制度。结合网格化管理,聘请xx律师事务所,每个社区配备一名律师,面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四、强化监管,聚焦特殊人群管理主战场
新形势下社区矫正工作管理难度大,特别在敏感时期,严控辖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严控其活动范围,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身体情况,每日核查运动轨迹,日常动态。全力做好安置帮教人员和后续照管人员的管控工作。对必接必送人员,与公安、监狱和社区相互配合,做到无缝对接,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两类”特殊人员的安全稳定。
篇四xx司法所结合工作实际,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工作,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排查化解的范围包括:婚姻家庭、邻里、物业管理、劳动争议、侵权、消费、旅游、医疗纠纷等涉疫情矛盾纠纷;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商业产生的合同纠纷、房屋租赁纠纷、债务纠纷、劳资纠纷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主要采取五项有力措施:
一是组织动员人民调解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疫情期间和因疫情引起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对在排查中发现的各种纠纷隐患,做好预测预警,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立足抓早抓小抓快抓好,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坚持应调尽调,依法及时就地进行化解,防止疫情期间矛盾纠纷交织叠加、激化升级。积极引导群众通过“线上办”“网上办”“掌上办”等非接触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充分运用网上人民调解系统、调解求助热线等开展调解咨询、线上调解等服务。
三是发挥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教育独特功能,立足基层实际,创新宣传方式,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向人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部署、防控动态、防控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引导群众正确看待疫情,凝聚抗击疫情正能量,积极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是全体司法所工作人员和专职人民调解员全部下沉到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参与了xx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广泛动员组织群众,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兼职人民调解员也充分发挥熟悉人头、了解社情民意、善于与群众打交道的优势,积极参与疫情排查、卡口值班、日常消毒、信息登记等工作,努力构建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五是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访调对接、诉调对接、警调对接。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参与信访工作机制,积极参与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的化解,组织镇、村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参与初信初访案件的排查化解。
篇五为有效防止疫情传播,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
定。近期,xx乡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了矛盾不上交、纠纷早解决,为全乡疫情防控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合力化化解促和谐(: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经验材料5篇)。
篇五: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矛盾纠纷简报
1.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汇报材料怎么写通过全面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能使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得到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得到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突出矛盾纠纷的工作基础得到夯实,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保持信访总量,使群体性事件持续减少。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强化措施,深入排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一)排查重点。从单位的实际出发,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做为排查调处的重点:土地承租、财务公开、区收区支、风险理赔、各种救济等群众反映敏感问题全部做到公开。(二)明确责任。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解决。民事纠纷调解工作中,调委会充分发挥其作用,以预防为主。做好调解工作,可使社会稳定,避免不少民事纠纷的扩大,真正发挥了调解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二、多措并举,综合治理,集中化解各类突出矛盾纠纷。(一)切实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力度。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调解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党支部领导,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手段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二)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困难。高度重视,认真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事项,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而且能够解决的,落实
1
责任单位,限期督办解决。对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可以逐步变通解决的,做好面向群众的沟通工作,取得理解和信任。2.120指挥中心工作总结一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政法委的大力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全力支持配合下,市委政法委按照省、市政法工作会议要求,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以推进“和谐”建设为主题,以实施“社会安全工程”为载体,以提高执法能力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维护全市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确保全市社会稳定,我们狠抓对各类犯罪活动的打击工作,指导政法各部门适时组织开展了专项斗争,各类案件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全市社会稳定。公安机关1-10月底共立刑事案件210件,与去年同比发案下降18.3%本文来源于文秘范文;破获刑事案件273起(包括87起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31名。共受理治安案件416起,与去年同比下降34.2%,查处各类违法人员621人。检察机关1-10月底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逮捕案件95件119人,经审查依法批准逮捕91件112人;追捕漏犯1人;立案监督案件13件13人;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126件158人,经审查提起公诉118件149人,移送市检察院起诉6件7人,积存2件2人,追诉漏犯3人。
2
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398件,审执结2054件,审执结率达85.7%,判决292件,当庭宣判270件,当庭宣判率达92.5%。其中受理刑事案件132件,审结117件;受理民事案件2072件,审结1440件;调解结案1245件,调解率86.5%,受理行政诉讼案件18件,审结18件;审查行政非诉案件115件,裁定准予执行103件;受理执行案件648件,执结475件,执行总标的额达2054万元;受理审判监督案件6件,审结4件,结案率66.7%,审查申诉申请再审案件18件,结案16件。二、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现场会为契机,全力推进综治工作上台阶(一)创新综治工作机制。为推进全市综治的基层基础工作,市综治委下发了《社会治安基层基础试点工作的通知》,市委先后多次召开常委会和党政联席会,专题讨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培树了韩麻营、中关等镇综治办、司法所,韩麻营法庭、派出所等一批工作典型,积极探索了一些新方法、新途径,构建了“三个”长效工作机制。建立综治办牵头的协调联动机制。市综治办组织协调公、检、法、司,市直有关部门;乡镇综治办组织协调基层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村、组等综治成员单位。市、乡镇、村、组四级都设置综治信息联络员,负责各类矛盾纠纷排查、信息反馈、汇总分析、分类排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区别情况,归口办理,督查落实。建立派出所牵头的治安防控机制。
3
在派出所设立治安防控指挥中心,由乡镇政法书记、派出所所长分任主任、副主任。指挥中心根据案件属性进行分类,治安案件由指挥中心责成派出所出动警力处理;民事纠纷责成司法所进行调处或到法庭解决。各村设立警务室,警务人员定期进村开展工作,并成立治安协会,每月对本村治安状况进行分析,帮教人员、监管人员密切关注重点人员的日常表现,随时做好帮教、监控工作,协助查处辖区内发生的治安案件。建立司法所牵头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市成立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全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适时整合调解资源,解决一些涉及跨区域的矛盾纠纷;乡镇健全人民调解组织,设立人民调解庭,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司法所牵头,信访、计生、土地等相关部门参与,在人民法庭指导下,依法调处矛盾纠纷,化解不安定因素。并在人民法庭、基层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由司法所派员调解,对法律拾遗补缺。出台《关于加强村级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推动了村级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全市362个行政村全部健全调委会,设立人民调解室,调解成员1500人,由司法局统一任命,发放人民调解员任命书。形成了遍布城乡,多层次、宽领域、系统化的人民调解机制。(二)、强化基层基础软、硬件建设。一是推进综治组织建设网络化。在全市范围内编织从乡镇到村(社区)组纵向到底,从市直部门到企事业单位横向到边的综治工作网络。在单位内部建立以保安、经警为
4
骨干,单位综治办为龙头,公安机关为指导的内部单位自我防控机制。在362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普遍成立了综治办,集民调、治保、普法、帮教、巡逻“五位一体”。组建了以民兵为骨干的义务巡逻队,有条件的村(如牌岔子村、韩麻营村)、社区(药王庙社区老年天宝据社)还组建了综治宣传队。在全市厂矿、企业、学校成立了护厂队、巡矿队、护校队。通过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全市现有保安经警141人,专职巡逻队30人,义务巡逻队4700),实现了综治工作进村居、进企业、进学校的目标。二是强力推进“三所一庭”建设规范化。我市共有“三所一庭”57个,200X年底共有14个庭所达标,200X年共有27个庭所达标,尚有16个庭所未实现达标(其中派出所7个,司法所7个,法庭2个),这16个庭所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为此市委常委会专。3.如何村民调解矛盾纠纷“村官”虽然不大,却要“上管天下事,下管鸡毛蒜皮”每天都会遇到许多矛盾纠纷。因此,调处矛盾纠纷是村干部一项重要的经济性工作,那如何调解各种矛盾呢?下面进行举例分析:1、如何处理家庭纠纷?首先要耐心听、细心观察、了解全面,其次是要公平、公正合乎情理的处理问题,学会考虑不周留后遗症。2、如何处理宅基地纠纷?处理该类纠纷一定要秉公,一碗水端平,必要时可诉诸法律程序。在处理该类纠纷中,村委会就是要巧妙的抓住双方都怕打官司、怕结怨的心态,因势利导,最终促成和解。村干部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
5
具体分析,有法依法,有理说理,灵和应变。总之,要以维护村民利益为前提,要以为民服务为准则,要以平息事端为核心,要以处理矛盾为根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使村民生活安定健康,使各村和谐稳定。掌握和积累一些有效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一些棘手的矛盾纠纷进行化解,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巧妙地利用这些工作技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好农村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处理矛盾纠纷的步骤和方法,在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虽然不是很全面和科学,有待加以完善,但是具有一定是实用性。在实际处理矛盾纠纷时,我们要了解情况,因势利导,方法得当,灵活运用,处理及时,就能有效地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减少矛盾纠纷的升级,从而密切与广大群众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4.写个工作简报关于基本草原划定1xxx县基本草原划定进展情况汇报从10月8日起,经过近2个月时间,通过勾绘基本草原图斑、计算统计和资料整理等工作,现在初步完成了全县基本草原划定的前期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进展情况10月8日县基本草原划定协调领导小组召开安排会议以后,我局即按县基本草原划定协调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此项工作。到11月14日已经完成了19个乡(镇)和xxx羊场基本草原划定的外业绘图工作。通过室内预判和现场勘验,在1:5万地形图上初步勾绘出了基本草原
6
图斑。11月15日至29日转入内业勾绘图斑电子化软件上图和面积统计工作,并会同林业、国土等部门对勾绘的基本草原图斑与林斑、耕地斑进行对接工作。11月30日各乡(镇)的基本草原图斑和面积统计工作初步完成后,召集了19个乡(镇)和xxx羊场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对勾绘的本行政区域图斑和面积进行了核对和确认工作。此次全县初步勾绘基本草原图斑1200个,总面积633.4412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587.1万亩,人工草地21万亩。二、主要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这次开展全县基本草原划定,县上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副组长,国土、民政等112个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县基本草原划定协调领导小组。县协调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此项工作安排部署。及时召开安排会议,确定由畜牧部门抽调领导3名、技术人员6名,县国土、林业、民政、区划办4部门和单位各抽调领导1名,技术人员1名组成县基本草原划定技术小组。在划定前对参加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的人员进行基本草原类型判定、图件编绘、面积统计、资料汇总等技术培训,确保划定数据按统一标准,真实准确权威。在划定工作中由抽调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分2个技术小组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方法步骤开展工作。技术小组每到一个乡(镇)及时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共出去车辆80次,开展各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乡(镇)干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熟悉草原情况的村老领导、老牧民参加的较大型政策宣传会24场(次),广大基层干部和农牧民
7
群众充分认识了划定基本草原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划定工作。2、室内预判与外业调查相结合严格按照《甘肃省基本草原划定工作规程(试行)》和《xxx县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方法步骤,首选由民政部门参与核实基本草原划定区域内的乡(镇)、行政村边界,并按最新的村行政区域界限进行室内预判。室内预判参照林斑、耕地斑、地形图和最新谷歌地图,请熟悉情况的村组代表参与,在1:5万地形图上指导核对3勾绘出草原图斑,对地形、地名和植被类型有异议的再进行外业实地调查,现场勘验分布类型和四至界限。3、积极调处矛盾纠纷由于对草原要实行补助和奖励,过去多年积累的草原矛盾纠纷集中暴露出来,给划定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通过查阅档案资料,现场勘验,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现场调处50次。但还有一些乡(镇)之间和乡(镇)内村与村之间较深层次的矛盾纠纷和长期混牧区矛盾仍未调解,均采用在矛盾纠纷区调解划定缓冲纠纷区的办法暂时得以调处,这些划定的缓冲纠纷区均计入全县基本草原,但不搞确权和承包,也不落实补助奖励政策,按现有放牧习惯放牧利用。4、部门对接,集中审核此次划定基本草原以村为单位,由县上抽调的技术指导小组,乡(镇)和行政村(牧户代表)共同参加划定,县上抽调的技术指导小组包括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在室内审核中,为了确保图斑、数据的真实准确,我局又临时抽调熟悉乡(镇)
8
村草原界限的近十余名工作人员,集中对已勾绘的图斑集中审核,对照林斑、耕地斑进行了反复确认核准。基本草原图斑中除去了全部乔木林斑和密灌,划入了郁闭度40%以下的灌丛林斑;对照国土局提供的耕地图斑,其中有基本农田66.3万亩,均分布在浅山水川,在勾绘时基本上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0下载券321人已下载下载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5.关于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思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下面,笔者就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作一些探讨。在新的形势下,面对经济、社会、政策、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断变化,探索如何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和怎样提高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能力,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如何有效化解层出不穷的矛盾纠纷,这是摆在我们党政领导面前的重大课题。最有效的途经就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制度,创新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整合各方面力量,综合运用经济、教育、行政、法律、政策等多种手段化解矛盾纠纷、调整利益关系,努力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一、要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创新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长效机制(一)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维护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防范工作责任落实。
9
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十项制度》,建立受理登记、按期办结报告制度,力求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报告、早调处、早解决,防治漏调失控,造成矛盾激化。(二)全力做好边界稳定工作。要牢固树立边界稳则全乡稳,边界安则全乡安的思想,着重实行周边关系联谊、工作联动、情报联通、矛盾纠纷联调、治安联防、文化联办、责任联究等七大工作机制,依法妥善调处涉及边界及其它生产生活的矛盾纠纷,确保边界和谐稳定。(三)建好六项工作制度。一是要建立定期研究制度。对今后涉及到边界、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社会稳定、草原土地水事、邻里团结、家庭矛盾纠纷、农牧民打工工资拖欠等方面影响乡村稳定的问题都要进行预测分析,研究防范措施,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要建立定期排查和挂牌督办制度。村级要坚持每月、乡级要每季度召开一次治安形势分析暨重点矛盾纠纷交办会,对排查出来的重大矛盾纠纷实行层层挂牌督办。三是要建立公开接访制度。乡村每周确定一名领导实行公开接访,公开接待来访群众、受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从而形成上下畅通的信访渠道。四是要建立民情访视和信息报告制度。村干部、驻村干部和综治信息员通过走村入户,及时发现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以民情报告单的形式逐级上报,设立台帐,挂牌销号。五是要建立联动调处制度。对涉及重大矛盾纠纷整合力量进行调处,
10
形成联防联调联动的大调处机制。六是要建立责任查究制度。对矛盾纠纷突出、排查调处不利、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究责任。(四)创新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依托便民服务代理中心(室、点)、建立乡综治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片综治室和村矛盾纠纷调解室,构建乡综治中心(综治、司法、派出所、计生站、国土资源所、民政、社保、安检等)片综治室(便民服务代理室)村委会调解委员会(调解室)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形成矛盾联调、治安联防、警务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大综治工作格局。前提是要制定完善好《便民服务代理中心(室、点)、工作规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好信访工作首办(问)责任制、四定三包(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责任制和五个一(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真正把责任落实到村、到单位和人,明确包案领导,落实专人负责,认真办理,切实抓好协调落实,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二、要整体联动,规范运作,努力搭建人民调解工作的平台(一)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我国基层解决人民内部纠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及时发现纠纷,迅速解决争端、防止矛盾激化,预防减少犯罪,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要建立以乡调委会为纽带,以村调委会为基础,以便民服务代理中心(室、点)为依托,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统一指挥、密切配
11
合的立体防范调处体系。通过整合各种力量资源,形成党政统一领导,综治牵头协调、各级组织积极配合、综治中心具体运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贯穿、相互渗透。遇到纠纷时,既是调解员又是司法宣传员,群众容易接受,同时签署的调解协议也具有法律效力。(二)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在调解过程中,坚持情理法多管齐下:以法服人、以情动人;向当事人解释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结合纠纷的情况,阐明道理,促使当事人相互理解,从多角度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使得大量的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在依法调解中得到解决;矛盾争议在和风细雨调解中得到化解;民间恩怨在耐心细致调解中得到和解,这些成为解决信访问题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途径。三、要把握原则,注意方法,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1、深刻认识矛盾纠纷,做到三个弄清。一要弄清矛盾纠纷的态势。即弄清矛盾纠纷的新老大小、。
12
篇六: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典型经验材料(多篇例文)
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典型经验材料注入真情化解矛盾凝心聚力共建和谐--__州__县__彝族乡__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典型经验材料村党总支常务书记兼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胡-光-明__州__县__彝族乡__村地处__乡东边,距__乡政府所在地17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42公里。全村国土面积47.56平方公里,辖热水塘、哈铁等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18户,有乡村人口1030人,__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76.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20元,森林覆盖率达83,是一个以发展泡核桃产业为主的林业山区民族村。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随着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促进了农业建设的持续发展,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受到市场经济转轨、利益格局调整和文化思潮变革等诸多因素影响,各种新型矛盾错综复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矛盾,关系到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着力化解农村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是基层村级组织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村党总支、村委会在农村基层实际工作中,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和相邻之间纠纷的解决,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认真加以排查化解,并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矛盾纠纷化解办法。一、矛盾纠纷基本情况__-__年以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跃龙公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在__村境内实施,以林地和土地权属、农户分家、婚姻、重点工程建设征占地赔偿和水等矛盾纠纷为主的大批矛盾,致使我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量及难度不断增大,矛盾纠纷有上升趋势。两年中,共发生矛盾纠纷173件,其中:林地和土地权属纠纷80件,占46.3,农户分家纠纷35件占20.2,婚姻矛盾5件,占2.9,赔偿矛盾32件,占18.5,水纠纷21件,占12.1。
究其特点有六个方面:一是矛盾纠纷的多样性。矛盾主体增多,矛盾关系广泛、复杂,往往是国家、集体、个体和多种经济组织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在盲目的荒地开发中,有的是“有地无证”,有的是“有证无地”,有的是“一地多证”,这就为村民、集体和开发者之间的土地纠纷埋下了隐患。二是矛盾纠纷的季节性。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农产品购销、农作物财产侵权、劳务报酬索要、水事纠纷都具有季节性。特别是因地埂地界、浇水用电等切身利益而引起的矛盾,来势猛,发展快,带有明显的季节性。三是矛盾纠纷的涉法性。随社会的进步,农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逐步增强。民调组织及辖区行政部门不解决或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性选择。四是矛盾纠纷的群体性。农村矛盾纠纷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面广,易于引起具有相同利益关系人的共鸣,进而形成群体行为。这些矛盾纠纷若处理不当,解决不力,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极其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五是矛盾纠纷的对抗性。受利益驱动影响,由于水资的不均性、有限性、紧缺性,极易形成农田灌溉水事纠纷,甚至引发打斗。因借婚姻索取财物、争夺遗产、分家拆产、逃避债务而激化的矛盾时有发生。六是纠纷调处具有复杂性。就土地纠纷而言,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以土地弃耕撂荒为由收回或转包农户的承包地,农户的土地承包权以“土地经营权证”为根据受法律保护。但《土地管理法》又明文规定: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在这里,法律和法律、法律和政策之间出现明显不相吻合,使得基层干部和政法部门在处理此类纠纷时无所适从,左右为难。二、矛盾纠纷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林地和土地权属、农户分家、婚姻、重点工程建设征占地赔偿和水等矛盾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小康生活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适应、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随之凸显。
现阶段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东西部的差距、城乡差距、各阶层的差距明显拉大,虽然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改变了均贫。但是,由于并没有达到均富,导致不患寡而患不均,由不均而导致心理失衡,由心理失衡而导致行为失控。个别地方因仇官仇富心理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经给我们提出了深刻的启示和警示。第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带来利益格局的调整,引发了社会纠纷的剧增。随着原有的利益格局的不断变化,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家庭之间、社区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利益差距与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且纠纷的性质越来越复杂。同时,多元化利益带来的冲突加上因制度未有效确立而产生的混乱与无序,产生了许多新的具有时代特点的纠纷,如土地承包权纠纷、劳资纠纷、消费纠纷、医疗纠纷等。第三,市场机制不成熟,新旧体制产生巨大摩擦,社会控制系统不够完善并明显脱节,原有的管理体系力不从心。社会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多元的利益主体开始产生,追求利益的欲望被激发出来。由于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失范,社会诚信缺失,市场经济固有的各种弊病开始产生,受利益驱动,引发的各种纠纷层出不穷,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在增长。第四,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共同体正在生成。以价值、观念共同为特征的传统社会正在向利益共同的经济共同体转变。农民为参与市场的需要自愿组织的各种生产、销售、技术性协会正在生长、发育,这是经济共同体在乡村社会发育的征兆。另一方面,农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城市流动。与此同时这些农民又未被城市接纳,造成他们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权利一旦受损害,往往诉诸暴力或其他类型的自力救济。因此,基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取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类犯罪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信访数量同样快速增长。当自发的、零散的、轻微的矛盾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时,将可能转化成自觉的、有组织的、严重的群体性对抗,使矛盾摩擦上升为矛盾冲突,烈度与强度不断地增强,引发更大范围、更加激烈的冲
篇七: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交流材料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___〈市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层级管理办法(试行)〉___》下发后,为有效缓解派出所值勤处警工作压力,进一步和谐警民关系,派出所按照《市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层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要求,结合辖区治安实际,于年___月专门成立“1+1+___”模式调处室,探索推行“1+1+___”调处法,专门负责行政调解工作。___个多月来,调处室共受理矛盾纠纷___起,化解矛盾纠纷___起,调处成功率达___%,避免了一批“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一、定位“准”。街办是市政治文化中心,经贸活跃,人口集中,交通便利,治安情况历来复杂。辖区面积___平方公里,下辖___个社区居委会,___个行政村,___余家行政企事业单位,行业场所近___余家,流动人口近___万人。派出所现有民警___人,年接处警___余起,每天接警处警,案件查处应接不暇,对频发的田界、宅基地、邻里纠纷,利益矛盾而发生的斗殴事件,往往一连几次调解都不能解决。这类矛盾纠纷案件被民警戏称为扯不断,嚼不烂“牛皮筋”,牵扯民警大量的精力,警力安排更是捉襟见肘,民警们一接手此类案件便是心有余悸。《办法》下发后,派出所根据市局部署,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整合综治、司法、土地、民政、社区等调解力量,形成联调机制,成立“1+1+___”模式调处室,让“大调解”机制延伸到基层实体单位,专门调处“牛皮筋”,既化解矛盾、定纷止争,又节约警力、提高效率。为此,派出所聘请___名政法战线退休的老同志进驻矛盾纠纷调处室,采取“1+1+___”模式,即___名责任民警牵头、___名专职调解员主持、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双方当事人参与调解模式,“1+1+___”调解模式运行以来,有效地缓解了民警“调处难”的压力,让基层民警从繁琐的纠纷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治安防控及社区警务之中。调处室的运行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及社会各界的高度___和大力支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鲁平华多次到调处室调研,对调处室寄于厚望,市公安局对调处室运行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局长田益群也多次深入指导。
二、用情“真”。群众为亲人,用真心感化当事人。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双方都各执一词,似乎都有理由,集在一起调解,火气都大。民警与调解员将双方请到调处室后,一把椅子、一杯清茶、一声问候,使他们备感温暖,从而拉近与民警、调解员的距离,让双方止渴、止怒、止气。随后请他们心平气和地陈述事件发生的过程,这样起到了“稳压器”的效果。高某、张某因田界多年来就有矛盾,___月___日下午,高某因田里棉苗被人扯了几棵而骂人,在田中打药水的张某误认为是在骂他,一气之下,用打药水的嘴杆将高某的脸部打伤。高某报警后,被送进医院。___月___日上午,双方都被请到派出所调处室,其双方在___、___的子女先后来到调处室。民警、调解员将双方参与人分别安置在办公室,端茶递水,学习法律,讲明道理,晓以利害,摸清双方的基本要求并做好工作。张某赔付高某住院费用,签订了调解协议。次日上午,民警、调解员会同司法所长,顶着烈日,到高、张承包田中,与村干部一道,重新丈量界定田桩,使两家矛盾彻底解决。调处室运行以来,通过用真心、真情有效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
三、站位“高”。化解矛盾纠纷,排除不稳定因素,是一项琐碎、繁杂的事情,不仅要有真心,还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同时还要站在全市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化解矛盾,如果处理得不好,双方都不满意,矛盾纠纷得不到解决,有的甚至导致民事案件转变为刑事案件的恶果,造成长期到___、___市上诉,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年___月,王某因车祸死亡,妻子彭某和___相依为命。年___月,经人介绍,外地农民熊某欲到彭家落户。___岁的父亲王某不满这桩婚姻,认为熊某来家上门做女婿是来掠取其___、___的财产。___月___日晚,王某到媳妇彭某家与熊某发生争吵,后称熊某打他而报警,派出所民警出面调查,熊及邻居多人证实没有打,为了缓和矛盾,经数次工作,熊拿出___元作为赔偿费给王某,双方签订协议。事过几天,王某反悔,要赔偿___万元,派出所民警上门做工作十多次无效,随后王某先后到___、___、宜昌等地___,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___,在认真研究分析王某反复___理由原因后得出结论:王某主要是害怕其___留下财产被熊继承,___得不到遗产(死亡获得赔偿金___万元及住房)。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后,于年___月___日上午由综治办牵头___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和村书记、治保主任等单位人员参加的联合调解组,来到村委会,并请来王某的亲人一起共同做工作。调处中,通过做
其媳妇彭某的思想工作,彭同意将全部财产变更至王金龙的___名下,王某再无话可说,心满意足的表示不再___,并再次签订了协议。
四、方法“活”。矛盾的产生,总有主要矛盾方面和滋生的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抓住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调解矛盾中,调处室民警
及调解员根据矛盾纠纷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调解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八: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汇报材料
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党委(2010年10月日)
检查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科尔沁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
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我镇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做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一、基本情况我镇是科右前旗城关镇,总面积196平方公里,总人口万,辖11个行政村、36个自然屯。全镇有耕地万亩,林地万亩,牧业年度牲畜存栏34100头只(其中奶牛6500头),2009年,全镇财税收入实现了280万元,今年可实现300万元,是一个典型的农牧林结合的经济类型镇。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经验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将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力量,创新方法,使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全面及时妥善地解决,维护了稳定大局,助推了科学发展。自今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以来,全镇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28件,全部化解。(一)主要做法1、突出“三个到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清醒的认识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对待人民群众态度问题这个根本,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在处理矛盾纠纷、开展排查化解工作中,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对待群众、坚定相信群众、全心依靠群众,牢记“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密切掌握社情民情,认真搞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组织领导到位。为使社会矛盾纠纷能够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正常开展,镇党委成立了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政法的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综治维稳、司法、公安、民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挂靠镇综治办开展日常工作。各村也都相应成立了以村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集合治保会、调委会、团、妇、兵等相关部门工作力量全面开展此项工作,从而在全镇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村级组织、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机制,实现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三是工作落实到位。我镇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月例会制度。并要求各村根据实际,每月也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例会的主要内容,是对各村前一个月的治安状况,纠纷调处、法制宣传、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近期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定因素进行分析排查,研究重大疑难纠纷
案件的调处方案以及对调委会、治保会主任进行培训,同时部置下个月的有关工作。自建立此项制度以来,不论是镇领导更换,还是部门人员变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均未停止过。对一些重大疑难纠纷,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还亲自参加研究、及时部署,确保排查化解任务落到实处。
2、做到“三个靠前”,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加大改革力度,致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目的。在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中,科尔沁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做到了“三个靠前”。一是领导指挥靠前。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全镇各级领导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靠前指挥,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决不回避矛盾,敷衍塞责。通过积极主动,抢前抓早,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控制局面,平息事态。二是干部工作靠前。镇党委、政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责任制,加大排查调处力度,及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此基础上,加强信息报送和通报工作,对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和异常上访信息,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做到防范在前,处理及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三是宣传教育靠前。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干部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积极依法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同时,采取发放宣传单、大集日集中宣传、法制讲座等形式,教育群众正确处理法律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认真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治安管理
处罚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使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按照正常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
3、建立“三项机制”,完善排查化解网络为有效开展工作,科尔沁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三项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层级管理机制。即由镇党委负责调解跨村、毗邻乡镇以及一些重大的矛盾纠纷;镇调委会负责调处本镇重大疑难和村调委会久拖不决的纠纷;村调委会负责调处本村一般性纠纷,从而形成了全方位的点、线、面三级防范机制,增强整体防控能力。二是建立包案调处机制。将每起纠纷具体落实到人头,做到“四定”、“三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馈。新形势下农村矛盾纠纷呈现出“群体性、复杂性、易激化、难调处”等特点,要把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调处好,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单靠一个单位或几个人是难以做好的,必须协同各方面力量,群策群力,才能使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为此,科尔沁镇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制度的同时,确定土地、林业、民政、计生、妇联、团委、经管等部门为矛盾纠纷调处联动单位,并明确了相应的责任,为有效平息纠纷提供保证。例如,在农村集体林改制过程中,因历史遗留问题,许多山林权属不清,村与村之间常为山林归属问题发生争执,留下纠纷隐患。为此,科尔沁镇及时组织司法、林业、公安、民政、土地等部门深入农村调查走访村老人,查阅镇、
村所有相关的历史资料,经过周密调查取证,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及时召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召开协调会,通过摆证据,讲道理,陈述利害,最终确定山场界线,及时消除了隐患。三是建立工作奖惩机制。实行月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对每月布置的工作任务,凡是未完成的扣除相应补贴,当年工作任务完成好的给予表彰,从而激发了两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4、狠抓“三个前移”,营造和谐稳定环境地方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近年来,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科尔沁镇努力做到“三个前移”。一是精力前移。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稳定与发展放在同一高度上来认识,切实做到“两手抓”和“两手硬”。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敏感性。及时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处理复杂局面下各种难点热点问题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把主要精力放到抓基层工作,紧紧抓住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力求通过及时化解一些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安定稳定,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力量前移。近年来,科尔沁镇进一步加强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为依托的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全镇目前共建立调解组织12个,调解人员达25人。各基层调委会、治保会按照上级的要求,基本实现了规范化运作,群众自治能力得到明显增
强。兴科社区作为全旗创建和谐小区的典型,在2009年投入资金50多万元,对小区内的重点部位全部安装了摄像监控设备,建立了警务室、纠纷调解办公室,科尔沁派出所每天都出动治安巡逻车,对小区24小时监管,保证了小区的社会稳定。三是措施前移。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协调理顺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稳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严格执行村级事务决策“五步法”,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村级重大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狠抓党务、政务、村务的“三公开”督察力度,特别是加强村级财务的公开水平,凡是群众关心的土地调整、征地、拆迁、各种补偿等问题都做到及时公开、全面公开,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上,着力加强治安联防与治安巡逻,杜绝和减少治安隐患和漏洞,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人员的高压态势,对各类突出治安问题定期进行集中整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在具体的工作中,我镇立足实际,做了一些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也积累了一点点经验,主要有以下4点:1、预防矛盾纠纷突出一个“早”。一是要加强“五五”普法的宣传力度。人人要守法,个个要懂法,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从干部依法行政角度来说,现在的基层管理绝不同于计划经济的年代,大包干之前,可以说
“干部脚一踩,手一挥,就是法”工作通不通三分钟,过去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在现在的情况下,是肯定行不动的,因为你不学法,别人在学法,你不懂法,别人已懂法,现阶段非常突出的,有些上访对象,说起法律是一套一套的,讲起政策是头头是道的,现在干部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否则就违法,成被告无法开展工作。再从老百姓角度来说,通过学法、懂法后既监督干部依法办事,又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懂法后,也能依法办事,避免盲从使,胡来乱搞,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量。
二是严格制订和履行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村居自治组织和村民代表共同制订的规章制度,又是全体村民行为规范,可以说是得到法院部门的认可。如法院判决时遇到合情合法或者是有些方面法律规定不详细的就参照了村规民约和民间风俗等办法判决。村规民约是农村中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既通络易懂,又方便操作,也便于村民执行。村居干部和村民代表只要严格履行,矛盾纠纷就会大幅度下降,就能是各种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是规范合同管理,严格程序办事。现阶段村屯多少不等,都有经济面积承包,村办企业承包等,涉及到合同管理。首先是合同签订要规范,签订合同之前应该按相关程序,公开竞标,决不能少数人说了算,搞议标。如果不公开,会导致相关矛盾发生。如我镇柳树川村在决定村级重大事务时,严格按照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五步法”开展,不仅做到了程序合法,更在签订和同时到司法所咨询,确保合同不违法的情况下
才能签订,不仅搞活了经济,更是形成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其次是严格履行合同,如遇到特殊情况,必须经过村集体会办,村民代表讨论确定结算办法,决不能少数人说了算。
2、矛盾排查掌握信息要突出一个“准”。完善排查机制,超前稳控矛盾隐患。按照“预测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思路,具体排查中,我镇重点掌握四个方面:一是矛盾纠纷排查必须有一个完整的队伍;二是搞好经常性排查,一般情况下组织相关人员每半月排查一次,每次排查都要认真填写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情况记录表;三是搞好集中排查。针对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矛盾易发的特点,集中力量开展排查,主要查重点人员,重点部分。努力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防患于未然;四是搞好联合排查。对劳资纠纷,拆迁安置,土地承包,计划生育等一些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矛盾问题,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排查,了解掌握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引发矛盾和问题。总之只要及时排查,准确掌握信息,就能掌握调解和稳控的主动权。3、矛盾纠纷发现突出一个“快”。矛盾纠纷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有相当大的不确定因素,相当一部分的矛盾纠纷属突发性。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必须快介入、快调处,这样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避免事态扩大,减少调处工作的难度。只要及时介入,早疏导、早调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矛盾纠纷一旦发生,必须快介入,快调处,绝不能相互扯皮、相互推诿。
4、矛盾纠纷调处突出一个“巧”。调解人员在调解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这对调解的成功率有较大的影响。在调解中,调解人员的语言表达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发言应当客观,准确,慎重。在调解时机不成熟时,对当事人争议过大,过于敏感的问题应慎重提及,不宜评判。须要作出评判的,要注意表达上的明确性,准确性,合理性,要让当事人在幽默、友好和推心置腹的气氛中受到感化和心灵的洗礼,接受批评、教育,从而明理、通情。不能让当事人因我们的语言表达或肢体语言的不当而对调解人员产生怀疑,激化矛盾,造成调解局面的紧张,增加当事人心理上的对抗情绪。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大矛盾调解能力建设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大调解组织网络,健全纠纷排查、信息分析、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发现在早、处置在小。要着力把握社会矛盾纠纷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抓住要害化解矛盾,不仅形成化解婚姻、家庭、邻里、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的方式方法,而且要积极探索成立征地拆迁、医患纠纷等专业调解组织,调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争议、行政争议和医患纠纷等新型矛盾纠纷,形成化解专业化矛盾纠纷的方法体系。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建立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的科学评估体系。要重视加强村调解组织建设,发挥好“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加大部门协调配合力度,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注重和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积极推动信息联通、工作联动和矛盾纠纷的联排、联防、联调,形成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强大合力。同时,积极整合各方面调解资源,搞好“诉调对接”、“访调对接”,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有机结合,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
(三)加大调解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良好氛围。加大对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大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使“处理矛盾首选调解、调解也是法制建设、调解反映社情民意、调解小成本大效益”等全新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广大老百姓信任调解、选择调解、使用调解,使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大调解工作。
(四)加大调解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激励机制、长效机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保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而对于调解不收费的人民调解工作来说更是迫切需要。调解机构经费不足,调解员的工作报酬低,严重制约着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把调解机构的办公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建立奖励基金,一方面,要保障调解机构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要通过以奖励代补,对调处成功重大疑难矛盾和一般纠纷的调解员给予一定标准的奖励,以调动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巩固长效机制。
各位领导,我镇一定借助这次检查的东风,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治保组
织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不断加强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新路子、新机制、新方法,以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突出成果,为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富裕安宁做出了积极贡献。
篇九: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对照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通用多篇)
第1篇:对照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第2篇:对照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用好的作风和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在走进群众中,升华公仆情怀市委书记孙春兰在一篇体会文章中这样写道:“领导干部与群众走得越勤,群众的心离我们就越近;我们把群众的事当自己事,群众才会拿我们当自己人、当亲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联系点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深入到分管的部门行业和基层单位,尤其是到条件艰苦、困难比较多的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工地等108个基层单位和95户困难家庭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解决问题,同时还邀请民营企业家、科技研发人员、社区工作者、基层医务人员、人民教师、个体工商户、普通菜农、环卫工人等基层干部群众到市委机关,面对面听取他们的心声和诉求。市委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的实施意见》,1256名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1877个,其中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32个,每人确定一个村或社区、企事业单位、项目、学校为联系点,经常深入群众当中,听取意见,调查研究,协调帮助解决了农村和社区组织工作经费与场所,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困难群体帮扶,食品安全,以及群众用水、用电、看病、出行、垃圾处理、留守老人照料等60多个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经常化、制度化。
同时,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在北方网搭建了市委书记、市长与群众直通交流平台,开辟了“我对书记说心里话”、“我向市长提建议”、“我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建议”等栏目,搭建起市领导同志与群众的直通交流平台。2013年共办理人民网网民留言1596件,已办结1516件,办结率达95%。
带着感情做事,是一种温暖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的“正冠明镜”,群众不满意的就是我们着力整改的,群众所盼的就是我们所干的。滨海新区各级领导干部不影响基层正常生产,不增加群众负担,先后有2500多次走街村、访百姓、进企业、下工地,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解决了改建小学操场、配齐楼道暖气、增设校车、部分村居基础设施配套、文化活动场所面积小、防暑降温设施不足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市容环境整治等问题。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联系10家以上企业或所属单位。市司法局推进律师事务所与村(居)委会结对子,在全市设立法律服务站点1042个。市人民检察院的党员干部在接待群众信访工作中,树立“五个决不能”的思想,即决不能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决不能对人民群众的要求敷衍塞责,决不能对人民群众的求助置之不理,决不能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不管不问,决不能让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天房集团组织党员干部入住空闲的保障房,与困难群众做邻居,亲身体会群众的生活,感受他们生活中的疾苦。市民政局干部李金铸在参加了“当小巷总理”体验式活动后,深有感触
地说:“在参与街道、社区的日常工作中,更直接地了解到基层干部群众的需求,发现了在低保救助、优抚安置、社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改进作风、改进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方向明确。”
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市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定,建立健全了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市委委员联系市党代表和市党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等。市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牵头督办重要信访事项以及督办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制度等。市政府制定了进一步改进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作风八项措施、市政府党组成员联系社区、农村和困难群众制度等。市政协也分别制定和完善了加强政协党组、政协主席会议和政协常务委员会自身建设的制度。各部门各单位也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制度规定。市国资两委制定了《深入困难企业调研帮困制度》,对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每月深入困难企业的时限、方式做出明确规定。市委农工委、市农委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要用三分之一时间开展调研。市级机关工委修订完善了“每个党组织联系一个基层单位、每个党支部联系一个困难群众”的“双联”制度。到目前,全市共建立密切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制度902个。在全市开展联系500个社区、帮扶500个困难村工作,从市级机关、区县机关、市属企事业单位抽调3836名干部深入社区和困难村。市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成水向记者介绍说:“驻村工作组与
困难村的村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困难村解决实际问题,让机关干部们真正能够面对面和基层群众打交道,实实在在地接到了地气,大家不仅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与群众的感情也不断加深。”
第3篇:对照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农村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农村党员则是党在农村的急先锋和先遣队,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当前在大多数农村的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时间少、内容偏;“联上多,联下少”;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一些党员甚至在处理问题时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考虑群众的感受,群众意见很大。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有诸多因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够强、问题把不准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村党员对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摆在了次要位置。二是真正走近农民身边,服务群众的时间还不够多。有些农村党员虽然身在农村,但心不在农村,对身边群众不愿意去了解,对群众没有感情,很少甚至不会主动到农民家中走访了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绕道走”,仅有的一些走访也局限于上级指令和硬性指标等。三是农村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内容不全面,党员群众呈现两条平行线,平时不接触,一交叉就是矛盾纠纷,而涉及内容又集中表现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村民违规建房、土地征用、计生等问题。党员干部对问题把不准,认为联系服务群众就只包括解决上述问题,忽略其他应该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例
如带领农民致富、盘活集体资产、服务农业生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造成当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片面、狭窄。
二、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基础缺失、考核不活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集体经济就逐步走向衰弱,在当前农村大范围的存在着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的现象,这不仅使得农村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群众的主要物质纽带,也使得农村党员在面对生产、经营自主性日益扩大的群众面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联系方法和途径,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党员“联下少”的现象。二是农村党员干部的考核提拔机制存在诸多弊端。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的考核不需要群众的参与,群众没有发言权,在涉及到党员干部提拔考核时,存在“一言堂”弊端,大部分乡镇领导说了算,乡镇领导说行就行,群众说了不算,缺乏群众的监督,这就从源头上使得农村的党员干部没有动力去联系服务群众,只要与上级领导保持好关系,考核提拔就不成问题,导致党员干部“联上多”现象大行其道。三、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法不多、渠道不畅一是联系和服务群众创新不足,被动执行。当前农村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存在以“结对帮扶”、“挂点驻村”等机关干部下乡服务为推手,自己被动参与其中为主要形式的问题,形式单一,缺乏自主创新和主动服务意识。二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资金不足。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只能停留在进行一般的捐款捐物等简单的帮扶上。三是工作方法简单陈旧。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落实计划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靠“经济处罚”,解决纠纷靠“恐吓哄骗”。四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不畅。党员对畅通群众意愿
表达渠道工作重视不够,党员不愿“惹”群众的事情,以自保心态对待农村工作,造成当前农村一些群众想找党员反映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反馈和处理。
四、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不强、作风不实一是农村党员干部和党员文化素质还不高,特别是一部分农村党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观念陈旧,生活水平还不如当地普通群众,更谈不上有效联系和服务群众,造成农村很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严重不足。二是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够好。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短期、形式的培训造成当前农村党员参加了培训却帮不了村民什么忙的尴尬局面。三是党员待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农村不少党员还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比较艰难,党内关怀也没有及时得到落实,不落实待遇单方面要求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给党员造成一种义务多,权利少,甚至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错误认识,造成了党员履行义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下降。四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农村党员热衷于各种各样的会议、检查、评比以及应酬,静下心来抓落实少,倾听群众声音,踏实解决问题更是少之又少,一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看摊守业,不思进取,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和农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第4篇:对照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
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
节。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
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三、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
作。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
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第5篇:对照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对领导关注的、要考核的“显绩”比较重视,对
打基础、利民生的“潜绩”关注不够。比如在农民建房、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与群众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
2.有时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慢慢与群众拉开距离,出现了脱离群众的问题。
3.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入,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电话指示、文件指导,对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有力、不够彻底。
4.工作作风漂浮,工作不够务实,强行执行政策多,关心群众需求少,喜欢“和稀泥”。
5.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注重改善民生,建成了一批过去一直想建而未建的民生项目,但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6.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持久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没有认认真真将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7.艰苦朴素作风、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不能经常在内心深处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换位思考。
8.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的时间少,不愿意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只注重自己想了解什么,没有关心群众的诉求。
9.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基层的角度考虑,满足于来什么事办什么事,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为基层办事主要体现在给钱给物,真正关心
体贴的少,尊重群众首创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10.部分工作方式方法与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运用
新方式、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11.基层调查研究不深不透,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
么掌握的还不够实、不够全面。12.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
公,很少接触群众。最近几年,也没有花更多时间直接接触基层群众,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尽了解,慢慢就与人民群众有了距离,没能与人民群众很好地打成一片。
13.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比如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上,了解的就多关心,不了解的就没有主动去帮助。
14.下基层与群众交流得少,没有沉下身子接地气,了解基层群众情况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拓思路、出点子、尤其是调查研究不够,出于对分管部门的信任,就交由职能部门去解决,导致与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15.工作中先后接触过一些集体访、越级访等信访案件,因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和过分要求,对信访群众一度抱有偏见,没有站在信访群众的立场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
16.宗旨意识远没有践行在行动上,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
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基层鲜活的典型经验学习总结的不够,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分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17.“问计于民”的意识不够,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急。
18.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所弱化,对群众的呼声困难了解不够,有时满足于完成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对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多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考虑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19.在处理加快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有所欠缺,对于群众关心的脱贫解困,教育医疗、便利出行、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上重视不够,没能时刻做到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20.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有时产生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思想误区;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冷暖疾苦不那么上心了,久而久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也就淡化了。
21.缺乏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
“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22.总认为“为民发展”就要抓大放小,把工作重点放在大项目、大建设上,只要把经济指标搞上去了,群众生活就上去了,一切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办事情,考虑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多,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考虑的少,特别是深入到社区贫困家庭访贫问苦更少了。
23.平时下乡调研检查工作,尽量做到不打招呼、随机抽查,但是或早或晚都会回到城里,在乡镇居住的少,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疏远了群众。
24.思想上对“依靠谁”认识不够深刻,有时自认为工作经历多,经验丰富,在碰到困难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请教学习不够,不注意吸取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
25.随着工作岗位的改变,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不自觉地开始与群众存在距离,导致工作中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没有很好地针对每个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
26.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有所懈怠,想问题、做决策虽然能够做到出于公心,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追求个人口碑和自我实现的私心杂念。
27.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虽然手机内存有上千名上访群众的号码,然而有时上访群众的诉求缺少耐心的解释和引导,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
28.在习惯上认为对党负责是宏观性要求,是硬任务;对人民负责是微观性标准,是软约束,特别是认为自身的提拔、任命、考核主要在上级,群众没有决定权,所以更多地考虑如何面对考核,对上“交账”,而对如何使上级精神落地生根,把要求部署转化为惩治腐败、切身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考虑较少。
29.基层调研不深入。自己联系×个乡镇、×个企业、×个社区,平时到这×个联系点去的多,到其他乡镇、企业去的少,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的少,听汇报多、看实地少,存在“隔着玻璃看”的现象。
30.联系群众不紧密。与基层群众联系少,在抓工作、谋发展时,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少,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多,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不够全面准确。
31.工作方法较简单。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还是按部就班,在与时俱进地将群众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还有待提升。对群众基本需求等问题重视不够,解决办法不多,还只停留在“送钱、送物”上,帮助基层和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力度不大。
32.听不进意见。下级和职工群众的话听不进去,有时下级和职工群众汇报工作、反应情况时,不是耐心细致听取对方的陈述,不让下级把话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把下级和职工训斥一顿。结果是下级有话不敢说,有不同意见不敢反应,干群之间的鸿沟也就越来越深。
33.调研不深入。在工作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时,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群众中,摸清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内在关系,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而是盲目的拍脑袋定板,拍板的方案即缺乏科学性,让执行者左右为难不说,严重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34.对下负责少。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不差分毫的贯彻领导的意图,领导一句话语、一个眼神自己就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怎样能干好,但是,有时对于职工和群众反映的情况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有时甚至不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去满足对领导的高度负责。
35.科学决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同志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倾听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够,对部门和基层干部提要求多、布置任务多,对思想、工作和生活关心少,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需要改进。
36.没有落实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工作精力用于开会和日常事务过多,用于联系群众、联系基层时间不够;在办公室、会议室多,下基层入农家不够;听单位领导汇报比较多,与一般干部及群众接触不够;主观意愿成份多,广泛听取同事、群众意见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掘群众的首创精神,没有做到真正把人民群众当老师、当亲人、当英雄,政绩观、群众观有所偏离,过于追求发展,考虑名次,有所忽视民生改善和百姓诉求,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方面力度不大。
37.在工作决策部署和精力投放上,偏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工作,对民生改善、社会事业投入精力偏少。
38.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
情况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不够。39.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被动解决多、主动解决少,解民难、纾民
困、化民忧的工作力度还需要加大。40.对全县困难群体,还停留在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层面,多数是安排
有关部门按政策搞好救助,逢年过节走访慰问,深入跟踪帮扶少,“群众提出要求、党政解决问题、群众进行评价”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41.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虽然也经常深入村居,但是由于调研时间限制,与群众沟通交流不深入细致,有时候只注重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没有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一些深层次问题挖掘不够,分析不透,没有真正做到解剖麻雀、举一反三。
42.随着阅历增长、环境变化,不自觉地在思想深处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认识出现模糊,潜意识中在处理对上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关系上出现偏差,以至在工作中考虑上级满意不满意的时候多一些,考虑群众高兴不高兴的时候就相对少一些。群众观念淡化、为民情怀弱化,没有实实在在地站在贫困群众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就不能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43.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识,没有树牢群众立场和群众观念,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结合分管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较少,对实际情况掌握不全面、不准确。听取群众意见不多,工作争先创优意识不强,还不够积极主动。
44.自己认为来自于基层,对问题比较了解,对情况比较熟悉,因而,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
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45.没有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第6篇:对照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国革命的斗争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回顾我们党在战争年代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和颠覆。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依靠群众,依靠信念,勇于胜利,取得了历史辉煌的伟大胜利。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佐证。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和具体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群众路线是我党发家和发展的传家宝,既有理论上的成熟,更有实践上的检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
如何发展,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放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改变,否则,我们就会丢掉执政的土壤、丧失执政的根基。党的群众路线关系着民心向背,左右着党群脉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执政环境的优化,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人民公仆”变为“群众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从心理上拒绝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等等。诚然,这些现象仅存于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行为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要保证群众路线不失其根本实质,必须要提高走群众路线的能力,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党员干部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党的所有工作和一切发展都需要群众参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党的领导、实现科学执政的最好“助推剂”。党员干部要发挥宣传的作用,通过建立党群思想沟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见、建议的新平台,把群众组织、调动起来。
新时期,新任务,党给我们广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奋进目标,要求我们从更加善于做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管任何时候,群众都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撑和基础,这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新生动
力。群众路线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思想,把党的奋斗目标凸显集中地概括了出来,认真学习领悟,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具体工作之中,切实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在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福利,愉快和谐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着力树立群众观点、着力解群众决突出问题、着力改进工作作风、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努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这正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
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走好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群众变得尤为重要。新时期的群众路线是要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地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群众路线不是简单的送温暖和施恩惠,是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关注大众民生,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真正的为老百姓做实事,真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管是在什么时候,群众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最有力的后盾,这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坚持群众路线,将权力用于群众之中,权为民所赋,亦当为民所用,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服务和奉献,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多干实事、多办好事,努力将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职能优势,将权力化作服务群众的工具,引导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队伍积极为群众服务,当好群众的“勤务兵”。
就国企而言,存在着企业效率与职工个人利益、企业盈利与职工劳资待遇、企业利润与职工生活福利、企业条件与职工生产环境,以及企业管理发展模式与职工切身利益的享受分配等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和情感交结
的操作环节及法规流程。作为国企党员干部和领导,更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和职工的沃土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企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职工、政治上代表职工、感情上贴近职工、工作上为了职工,一切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出发,多为职工群众着想办事,大走群众路线,实施厂务公开,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手段,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不断解决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分配等各方面的基本问题,达到均衡、和谐、有力、成效,才能使企业和职工群众共同品尝到改革发展的硕果、享受和谐进取的乐趣、体验恪尽职守的快乐、拥有积极奋斗的希望,才能得到职工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才能在国企建设和事业发展中取得新发展,迎得新胜利。
第7篇:对照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要求“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经过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认真研判,笔者得出以下浅见。问题及原因当前,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不强,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淡薄、践行宗旨不积极,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弱化、发展党员不均衡,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突出、开展活动不经常等问题,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从环境因素分析,主要是社会生活的变革对部分党员的认识观念产生冲击。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使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复杂变化。
从思想因素分析,主要是党员个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不力。一些党员对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抵挡不住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从工作因素分析,主要是组织对党员队伍的教育效果不明显。存在形式单一、培训渠道狭窄、内容重复等问题,学习教育形式以举办培训班、发放辅助材料供自学等为主,效果不理想。
从条件因素看,主要是基层组织经济基础弱导致活动缺失。无论是村级组织,还是社区党组织,经费都比较紧张。村集体没有积累,社区难创收,组织活动经费没处解决,导致部分基层党组织有想法没办法。
对策建议党员发展工作上突出严肃性,扩大队伍来源。发展党员要摆脱束缚,放宽视野,重点从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基层干部等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把好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和审批关,注重质量。党员教育工作上突出实效性,注重学用结合。如农村党员,要把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新科技成果的能力、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其教育重点,采用集中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形式,解决好农村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党员管理工作上突出灵活性,分类分层管理。对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实行外出登记制度,落实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的管理责任;对老年党员可采取划分党小组的办法,指派支委专人负责其教育管理,使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管,老有所为。可打破地域限制,组织离退休党员按行
业相近、兴趣相同、年龄相仿等标准成立党小组,由不同的支委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提升交流效果。
组织开展活动上突出多样性,丰富活动形式。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网上的学习与交流,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按照党员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平时以党小组活动为主,支部按季活动一次,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以党性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党员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篇十: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总结工作总结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总结工作总结篇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小结马岭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全面清查阶段工作总结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马岭镇以创建"平安马岭"为主线,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坚持边调查边梳理、边摸排边调处原则,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现将全面清查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根据工作实际成立了以各包村领导为组长、各村支书、主任和包村干部为成员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工作小组,要求各村工作组要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进村入户,认真排查,及时化解,将调处有难度的重大复杂纠纷及时按程序上报镇信访办和司法所,确保此次行动取得一定失效。二、主要做法1、全面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一是截至11月份来,我镇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全面部署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各村各调解组织按照统一部署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把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与专项治理结合起来,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充分了解群众所期所盼,摸清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症结,及时发现和化解突发性的重大、疑难纠纷,切实防止矛盾纠纷激化或发生群体性事件,有力促进
社会的稳定。二是围绕中心工作化解重点难点矛盾纠纷。各村调解组织立足本职,在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等常见性民间纠纷的同时,主动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化解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资源纠纷、劳资纠纷和经济纠纷等突出矛盾纠纷,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地方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2、落实工作制度,促进调解规范。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调委会规范化建设标准,结合我镇实际,规范了调委会各项工作制度的内容,上墙公示牌的规格、标准,调委会的"五簿两册",调解文书格式,统一刻制调委会印章。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纠纷排查、纠纷登记、纠纷回访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规范了调解程序和调解文书。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各项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严格落实例会制度、调处责任制、信息报送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3、规范运作机制,推进工作开展。一是落实未结纠纷调处责任制。及时掌握调处进度情况,对在调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在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及开展群体性事件隐患排查调处活动期间,根据实际对未结纠纷进行任务分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和分工,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对全镇各村调解人员进行重新摸底登记,镇定期召开月例会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发挥村信息员的作用,随时
掌握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苗头动向,组织法律工作者深入各村参与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调处。
4、开展法制宣传预防工作。我镇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把开展专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与法制宣传结合起来,提高广大群众法律意识,促进矛盾纠纷预防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建立以人民调解员为骨干,扎根基层的普法宣传队伍,在做好调解工作的同时,又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把化解纠纷问题放在预防矛盾纠纷发生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二是通过开展生动直观的法制宣传,运用广播、宣传车、墙报等各种媒体宣传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的重要作用,分发有关法律常识材料到全镇各村,加强了对群众的宣传,起到一群、影响一片的效果;三是在重大政策出台前后,有针对性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增强广大群众对政府中心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工作的落实。
三、目前取得实效及今后工作打算通过近一个月的走访摸排及调处,我镇辖区内共排查矛盾纠纷15件,现已调处成功13件,剩余2件正在积极调处中,排查重点人员6人,其中5人长期上访(4人为越战退伍人员),另有一名精神障碍患者,目前各相关村已做好稳控工作。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
篇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篇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总结报告酒泉市民政局关于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总结报告省民政厅:根据省厅关于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为期二个月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责任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突出矛盾纠纷,使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加强改进信访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我局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成立了工作小组,局长为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信访工作,努力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一)认真摸底调查,准确掌握情况。从4月份开始,市、县两级民政部门结合调查冬令春荒青黄不接期间困难群众缺粮情况,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逐一排查潜在矛盾和存在问题,把民政业务涉及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全部纳入视野,做到底数清楚,有的放矢。
篇十一: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P> 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经验材料5篇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经验材料5篇篇一疫情以来,某某市司法局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市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涉疫情矛盾纠纷摸排活动某某次,排查预防矛盾纠纷某某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某某件,取得良好成效,为企业复产复工和人民群众恢复正常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工作部署到位及时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摆上重要工作议程,建立工作专班,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通知》,有针对性地部署安排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分层明确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责任,有力推动了工作的开展。二、法治宣传到位动员和组织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员加强对疫情、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当好疫情防控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员。同时,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广大调解员面向群众做好宣传解读工作,注重在调解过程中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科学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三、矛盾纠纷排查到位积极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走进基层,扎实开展排查工作,重点做好复工企业、个体工商户、企业员工等多元主体侵权纠纷、合同履行、劳动争议等纠纷的排查工作,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解决问题。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明确时限,最大限度将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某某智慧调解运用到位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充分利用“某某智慧调解”系统等网络载体,
“键对键调解”,减少线下“面对面调解”,在提高调解工作的时效性和便捷性的同时,减少了疫情传播的风险。疫情防控期间,各级调解组织通过“某某智慧调解”系统受理和化解矛盾纠纷某某件。
篇二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某某市多元化解中心有针对性地抓好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力维护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的和谐稳定。一是强化参与疫情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及调解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坚持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网格化排查工作,充分发挥“人员熟、情况清、联系紧”的优势,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排查工作,做到村(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不落死角、不留盲区。截至目前,全市参与疫情防控排查的调解员共计某某人,以发热人员和武汉及外省返昌人员为重点,严格执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总体要求,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及时科学有效筛查处置,真正把党委、政府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强化涉疫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以源头治理、预防为主,坚持有调必调、应调尽调、就地化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
群体性的矛盾纠纷,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及时稳控,切实将疫情防控期间的各类矛盾纠纷消化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化解在一线。
篇三一、积极作为,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根据某某区司法局的要求,街道司法所在疫情期间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全力投入到防控一线,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疫情期间,管控措施较严,一些居民不理解、不配合,有些人员不按规定戴口罩、有些人员不配合测体温、有些人员硬闯小区,这部分人与具有管理职能的物业保安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发生冲突,司法所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耐心细致地做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讲解当前形势下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厉害关系,并积极与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通过现场和电话沟通的形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二、勇挑重担,全面融入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疫情发生后,司法所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听从社区指挥调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对外来人员进行地毯式摸排,将近期从疫情重灾区来某某人员及其密切接触人员逐一排查登记。三、多渠道普法,筑牢普法主阵地积极配合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除在辖区显著位置张贴宣传画和悬挂横幅,还在社区法润民生群通过网络平台宣传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有关法律知识,宣传居家隔离、勤洗手、戴口罩等卫生知识,为依法防疫提供法律支持。建立社区法律顾问进网格制度。结合网格化管理,聘请某某律师事务所,每个社区配备一名律师,面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四、强化监管,聚焦特殊人群管理主战场新形势下社区矫正工作管理难度大,特别在敏感时期,严控辖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严控其活动范围,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身体情况,每日核查运动轨迹,日常动态。全力做好安置帮教人员和后续照管人员的管控工作。对必接必送人员,与公安、监狱和社区相互配合,做到无缝对接,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两类”特殊人员的安全稳定。篇四
某某司法所结合工作实际,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排查化解的范围包括:婚姻家庭、邻里、物业管理、劳动争议、侵权、消费、旅游、医疗纠纷等涉疫情矛盾纠纷;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商业产生的合同纠纷、房屋租赁纠纷、债务纠纷、劳资纠纷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主要采取五项有力措施:
篇十二: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P>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情况汇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汇报】
文章标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汇报围绕“三最”搞调研“四心”活动促稳定__乡地处城郊,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群众思想活跃。乡域面积89.7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全乡以民营经济为主导,有企业1725家,其中工业企业107家,20XX年实现企业总产值17亿元,工业产值9亿元,完成国地两税16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3元。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上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有关精神,以“围绕三最搞调研,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为契机,创新载体,夯实基础,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创造性地开展“四心”活动,即“尽心抓好发展,热心关注民生,用心化解矛盾,真心转变作风”,取得了明显成效,构筑起融洽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一)编织“三大网络”,夯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基础一是。我们将“排调”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在加强乡综治委和综治办建设的同时,成立了专门的“排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保障经费,加入投入,夯实了硬件设施。各村也相应地配备好专职矛盾纠纷排调员,统一由村治保主任担任。二是。乡驻村干部分别担任各村联络员,及时了解和上报各村社会治安动态。在各村配齐了纠纷信息员和法制宣传员,并建立了信息联络、收集汇报制度,及时掌握基层出现的各种矛盾苗头,采取针对性措施。目前,全乡共有纠纷信息员人,法制宣传员人。三是构建三级调处网。按照“巩固中心户基础、发挥村为主职能、强化乡级协调指导”的思路,
构建了调处的“三级网络”。全乡共有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户处,村级调解室个。乡按照上级统一标准,设立了调解中心,并配奋好专用场所。“三大网络”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夯实了“排调”基础,为各项“排调”措施的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健全“五项机制”,筑起预防矛盾纠纷激化坚固堤坝我们根据矛盾纠纷发生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本着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宗旨,建立健全了足以有效控制矛盾纠纷激化的“五项机制”,切实达到了把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的目标。一是预防机制。坚持把主体下移、重心前移,以村为主,利用广大基层纠纷信息员,及早发现矛盾纠纷。普法预防,在全乡范围内采取不同形式,加强对群众的法制教育,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各类纠纷发生率。坚持印发《__通讯》,并保证每期都有法制内容。落实回访预防。制定了《__乡矛盾纠纷定期回访制度》,对于调结的重大纠纷,实行专人包案定期回访,督促协议履行,防止纠纷出现反复。二是排查机制。制定了并坚持落实《__乡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__乡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坚持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每月发放矛盾纠纷排查表,要求各村每月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针对重大活动、重大节庆日和特殊事项,组织大规模集中排查。建立了村情、矛盾调处回访、不安定因素排查等台帐,做到年初建帐、年中查帐、年底交帐,逐月登记、逐月汇报、逐月落实。对于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要求如实填报《矛盾纠纷排查统计表》,由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备案;对于重大纠纷,由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汇总,逐级上报。三是调处机制。针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严格按照“属地”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归口调处,坚持“以村为主”,做到小事不出“中心户”,大事不出村。一般纠纷,由村及中心户及时解决;涉及具体部门的,出具交办书,分流到相关部门限期解决;对于涉及多个部门或久调未决的疑难纠纷,由乡调解中心协调有关部门实行集中办公,联合调处。坚持信访、调处联合办公,真正把信访、排调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融信访于“排调”之中的新路子。同时,实行领导包案制,对涉及面较
大的矛盾纠纷,明确党政主要领导为包案领导,一个领导,一套班子,形成合力,共同协调处理。对农村财务不清、支村两委班子混乱等影响农村稳定的问题,利用驻村队驻村的有利时机,组成组,宣传法律,搞好服务,逐步理顺党委、村委和群众的关系,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四是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确保调处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加强机构建设。大力开展村级调委会达标创建活动,制订完善了案件受理范围、调解程序等配套制度,使基层调委会做到了调解人员、办公场所、经费保障“三齐全”,牌子、证件、文书“三统一”,卷宗整理、调解制度、使用印章“三规范”。另一方面,强化队伍管理。择优选聘村调解中心户,并建立排调考核机制,对不称职的基层调解人员及村调委会人员提出调换建议,予以调换。五是督办机制。实行了领导督办、跟踪督办、会议督办等制度,乡建立了“排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综治、纪检、组织、公安、司法等部门
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听取专门汇报,针对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意见。乡党政人大联席会议坚持每季度专题研究综治、排调,通报情况,讲评。同时,以“一书三单”的形式狠抓督办,即“督办书、交办单、报告单、绩效考核单”。建立了奖惩制度,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纳入各村目标责任考核,纳入综合治理一票否决,与其他中心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行奖惩双挂钩。奖惩制度的实施,建立了“排调”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了“排调”的连续性。
(三)突出“三个重点”,努力创造政通人和的社会局面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涉及面宽,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只有抓住了重点,突出了重点,才能做到整体推进,全面覆盖。一是围绕“三最”抓排调。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处理不好,往往成为不稳定因素,极易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中,我们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强化服务,尽量在这些问题上使群众满意。在近期的移民后扶中,我们组织了纪检、信访、综治、水利、财政等部门精干力量成立了专门机构,由分管信访的领导专职抓该项。通过两个月的努
力,顺利地落实了第二期移民后扶,未发生一起矛盾纠纷、信访事件。我们高度重视下放人员补贴落实以及电影放映员、复退军人等“八员”问题,组织乡村干部广泛走访,做好解释、稳定,在这些人员的群体上访事件中,我乡无一人参与。二是围绕经济发展抓排调。结合经济发展服务年活动,我们坚持落实干部联系企业制度,以驻村干部的职责要求驻企业的干部,广大干部经常性下企业调查走访,及早发现企业内部及周边环境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全乡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实施“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管到底”的机制,为全乡经济发展及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三是围绕作风转变抓排调。以市“围绕三最搞调研,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为契机,我们结合实际,开展了“实现跨越发展,构建和谐__”金点子征集活动,要求全体机关干部深入村组开展调研,每人都要围绕本职写出调研报告。同时,利用《__通讯》将活动实施方案及金点子征集表发至各农户,现已进入收集“金点子”阶段。年初,我们制定了新的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对乡干部每月一考核,直接与当月绩效工资挂钩,年终将每月得分相加得出全年得分,直接与年终奖金、绩效工资挂钩,并作为绩效档次评定的依据。
篇十三: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P>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汇报为确保新全乡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九月,在全乡大规模集中开展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活动,目标是通过在全乡大规模集中开展排查活动,实现进京非访和进京赴省集体访为零的目标。确保进京赴省到市到县集体上访大幅度下降,非正常进京上访大幅度下降,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确保全乡政治稳定、社会稳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一次重大实践活动,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经验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将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力量,创新方法,使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全面及时妥善地解决,维护了稳定大局,助推了科学发展。自今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以来,全乡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8件,全部化解。(一)主要做法1、突出“三个到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清醒的认识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对待人民群众态度问题这个根本,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在处理矛盾纠纷、开展排查化解工作中,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对待群众、坚定相信群众、全心依靠群众,牢记“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密切掌握社情民情,认真搞好矛盾纠纷排
查调处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组织领导到位。为使社会矛盾纠纷能够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正常开展,乡党委成立了党委书记为组长,政法书记为副组长,综治维稳、司法、公安、民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挂靠乡综治办开展日常工作。各村也都相应成立了以村支部党书记为组长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集合治保会、调委会、团、妇、兵等相关部门工作力量全面开展此项工作,从而在全乡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村级组织、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机制,实现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三是工作落实到位。我乡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月例会制度。并要求各村根据实际,每月也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例会的主要内容,是对各村前一个月的治安状况,纠纷调处、法制宣传、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等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近期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定因素进行分析排查,研究重大疑难纠纷案件的调处方案以及对调委会、治保会主任进行培训,同时部臵下个月的有关工作。自建立此项制度以来,不论是乡领导更换,还是部门人员变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均未停止过。对一些重大疑难纠纷,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还亲自参加研究、及时部署,确保排查化解任务落到实处。2、做到“三个靠前”,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加大改革力度,致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目的。在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中,乡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做到了“三个靠前”。
一是领导指挥靠前。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全乡各级领导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靠前指挥,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决不回避矛盾,敷衍塞责。通过积极主动,抢前抓早,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控制局面,平息事态。二是干部工作靠前。乡党委、政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责任制,加大排查调处力度,及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此基础上,加强信息报送和通报工作,对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和异常上访信息,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做到防范在前,处理及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三是宣传教育靠前。乡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干部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积极依法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同时,采取发放宣传单、大集日集中宣传、法制讲座等形式,教育群众正确处理法律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认真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使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按照正常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3、建立“三项机制”,完善排查化解网络。为有效开展工作,北头营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三项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层级管理机制。即由乡党委负责调解跨村、邻乡以及一些重大的矛盾纠纷;乡调委会负责调处本乡重大疑难和村调委会久拖不决的纠纷;村调委会负责调处本村一般性纠纷,从而形成了全方位的点、线、面三级防范机制,增强整体防控能力。二是建立包案调处
机制。将每起纠纷具体落实到人头,做到“四定”、“三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馈。新形势下农村矛盾纠纷呈现出“群体性、复杂性、易激化、难调处”等特点,要把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调处好,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单靠一个单位或几个人是难以做好的,必须协同各方面力量,群策群力,才能使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为此,北头营乡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制度的同时,确定土地、林业、民政、计生、妇联、团委、经管等部门为矛盾纠纷调处联动单位,并明确了相应的责任,为有效平息纠纷提供保证。例如,在农村集体林改制过程中,因历史遗留问题,许多山林权属不清,村与村之间常为山林归属问题发生争执,留下纠纷隐患。为此,北头营乡及时组织司法、林业、公安、民政、土地等部门深入农村调查走访村老人,查阅乡、村所有相关的历史资料,经过周密调查取证,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及时召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召开协调会,通过摆证据,讲道理,陈述利害,最终确定山场界线,及时消除了隐患。三是建立工作奖惩机制。实行月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对每月布臵的工作任务,凡是未完成的扣除相应补贴,当年工作任务完成好的给予表彰,从而激发了两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4、狠抓“三个前移”,营造和谐稳定环境。地方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近年来,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北头营乡努力做到“三个前移”。一是精力前移。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稳定与发展放在同一高度上来认识,切实做到“两手抓”和“两手硬”。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加强
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敏感性。及时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处理复杂局面下各种难点热点问题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把主要精力放到抓基层工作,紧紧抓住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力求通过及时化解一些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安定稳定,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力量前移。近年来,北头营乡进一步加强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为依托的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全乡目前共建立调解组织7个,调解人员达21人。各基层调委会、治保会按照上级的要求,基本实现了规范化运作,群众自治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三是措施前移。乡党委、政府进一步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协调理顺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稳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严格执行村级事务决策程序,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村级重大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狠抓党务、政务、村务的“三公开”督察力度,特别是加强村级财务的公开水平,凡是群众关心的土地调整、征地、拆迁、各种补偿等问题都做到及时公开、全面公开,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上,着力加强治安联防与治安巡逻,杜绝和减少治安隐患和漏洞,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人员的高压态势,对各类突出治安问题定期进行集中整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秩序。(二)取得的主要经验。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乡立足实际,做了一些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也积累了一点点经验,主要有以下4点:
1、预防矛盾纠纷突出一个“早”。一是要加强“六五”普法的宣传力度。人人要守法,个个要懂法,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从干部依法行政角度来说,现在的基层管理绝不同于计划经济的年代,过去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在现在的情况下,是肯定行不动的,因为你不学法,别人在学法,你不懂法,别人已懂法,现阶段非常突出的,有些上访对象,说起法律是一套一套的,讲起政策是头头是道的,现在干部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否则就违法,成被告无法开展工作。再从老百姓角度来说,通过学法、懂法后既监督干部依法办事,又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懂法后,也能依法办事,避免盲从使,胡来乱搞,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量。二是严格制订和履行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村居自治组织和村民代表共同制订的规章制度,又是全体村民行为规范,可以说是得到法院部门的认可。如法院判决时遇到合情合法或者是有些方面法律规定不详细的就参照了村规民约和民间风俗等办法判决。村规民约是农村中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既通俗易懂,又方便操作,也便于村民执行。村居干部和村民代表只要严格履行,矛盾纠纷就会大幅度下降,就能是各种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三是规范合同管理,严格程序办事。首先是合同签订要规范,签订合同之前应该按相关程序,公开竞标,决不能少数人说了算,搞议标。如果不公开,会导致相关矛盾发生。村在决定村级重大事务时,严格按照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开展,做到了程序合法,确保合同不违法的情况下才能签订,不仅搞活了经济,更是形成
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其次是严格履行合同,如遇到特殊情况,必须经过村民代表讨论确定结算办法,决不能少数人说了算。2、矛盾排查掌握信息要突出一个“准”。完善排查机制,超前稳控矛盾隐患。按照“预测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思路,具体排查中,我乡重点掌握四个方面:一是矛盾纠纷排查必须有一个完整的队伍;二是搞好经常性排查,一般情况下组织相关人员每半月排查一次,每次排查都要认真填写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情况记录表;三是搞好集中排查。针对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矛盾易发的特点,集中力量开展排查,主要查重点人员,重点部分。努力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防患于未然;四是搞好联合排查。对劳资纠纷,拆迁安臵,土地承包,计划生育等一些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矛盾问题,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排查,了解掌握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引发矛盾和问题。总之只要及时排查,准确掌握信息,就能掌握调解和稳控的主动权。3、矛盾纠纷发现突出一个“快”。矛盾纠纷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有相当大的不确定因素,相当一部分的矛盾纠纷属突发性。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必须快介入、快调处,这样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避免事态扩大,减少调处工作的难度。只要及时介入,早疏导、早调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矛盾纠纷一旦发生,必须快介入,快调处,绝不能相互扯皮、相互推诿。4、矛盾纠纷调处突出一个“巧”。
调解人员在调解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这对调解的成功率有较大的影响。在调解中,调解人员的语言表达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发言应当客观,准确,慎重。在调解时机不成熟时,对当事人争议过大,过于敏感的问题应慎重提及,不宜评判。须要作出评判的,要注意表达上的明确性,准确性,合理性,要让当事人在幽默、友好和推心臵腹的气氛中受到感化和心灵的洗礼,接受批评、教育,从而明理、通情。不能让当事人因我们的语言表达或肢体语言的不当而对调解人员产生怀疑,激化矛盾,造成调解局面的紧张,增加当事人心理上的对抗情绪。二、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大矛盾调解能力建设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大调解组织网络,健全纠纷排查、信息分析、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发现在早、处臵在小。要着力把握社会矛盾纠纷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抓住要害化解矛盾,不仅形成化解婚姻、家庭、邻里、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的方式方法,而且要积极探索成立征地拆迁、医患纠纷等专业调解组织,调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争议、行政争议和医患纠纷等新型矛盾纠纷,形成化解专业化矛盾纠纷的方法体系。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建立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的科学评估体系。要重视加强村调解组织建设,发挥好“第一道防线”作用。(二)加大部门协调配合力度,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注重和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积极推动信息联通、工作联动和矛盾纠纷的联排、联防、联调,形成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
强大合力。同时,积极整合各方面调解资源,搞好“诉调对接”“访、调对接”,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有机结合,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三)加大调解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良好氛围。加大对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大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使“处理矛盾首选调解、调解也是法制建设、调解反映社情民意、调解小成本大效益”等全新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广大老百姓信任调解、选择调解、使用调解,使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大调解工作。(四)加大调解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激励机制、长效机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保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而对于调解不收费的人民调解工作来说更是迫切需要。调解机构经费不足,调解员的工作报酬低,严重制约着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把调解机构的办公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建立奖励基金,一方面,要保障调解机构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要通过以奖励代补,对调处成功重大疑难矛盾和一般纠纷的调解员给予一定标准的奖励,以调动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巩固长效机制。我乡一定借助这次排查的东风,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治保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不断加强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新路子、新机制、新方法,以社
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突出成果,为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富裕安宁做出了积极贡献。
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xx乡集中开展治安复杂地区排查整治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总结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再调整,xx乡的各类矛盾纠纷有所增多,特别是山林、资源权属纠纷,山地承包纠纷,婚姻家庭邻里纠纷,以及社会筹资、金融债务等方面引发的民事纠纷日益突出,有些还酿成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
会安定稳定。xx乡2005年以来,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立足基层实际,扎实抓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探索出一套综合运用组织、法律、行政、民间等手段,适合基层调解工作规律,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解决矛盾纠纷的方文秘114版权所有法,努力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的安定稳定。主要做法是:一、建章立制
一是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是一项牵涉面广,影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方能有效运行。xx乡及时总结、推广几年来的经验和做法,建立以乡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为依托,以司法所为支点,以各村(居)治保调解主任为网眼的长期排查调处动态管理网络。各村政府把组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议事日程,在“选。培”上狠下功夫。即:配齐、配强队伍;组织短期业务培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研究探索调解方法与技巧,理清工作思路。二是依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规则、工作范围和工作方法。建立了“五排查”制度,即每月一次的定期排查,重大节目及活动的重点排查,敏感时期及有关政策出台前的超前排查,共性问题的联合排查,突出问题的专项排查;有效规范了中心的“从业”行为,促进了“中心”的有效运转,深得案件当事人的信服,群众都说:“调处中心效率高,以后有事我们就找中心解决。”这充分体现了群众对调处中心的信赖。一年来,这些“中心”共排查矛盾纠纷180余件,调处120件,调处率明66.7%。“中心”的成立及有效运转,使xx乡信访总量大幅下降,越级上访的批数和人数连年稳中有降。三是建立党政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组织协调、实行归口调处的工作机制。完善滚动排查、信息报送、定期通报、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等工作制度,不断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对全乡每月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隐患及重大信访问题和积本文来自文秘114http://www.wenmi114.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案及时进行通报,并由乡五套班子领导挂钩督办;乡直各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有关村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到“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办好自家事”,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形成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坚持一线接访制度,开设乡委书记、乡长信箱,开通“148”法律服务专线,开展人大代表下乡巡回接访等活动,拓宽了群众信访渠道。同时,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的处臵方案,密切关注土地征用、下岗安臵、“两劳释解”人员等不稳定因素的各种动态,积极采取预警、疏导、处臵、化解等相应对策,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的苗头纳入视线,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调处。二、明确责任做好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是关键。“党按照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地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抓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有效形成抓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责任体系。一是排查纠纷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责任制。深人开展领导下乡接访和主动约访活动,定期深入到所挂钩的村,就本人负责督办的和该乡村已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调查研究,靠前指挥,面对面做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各村政府在本辖区划分责任片区,由村领导及“调处中心”工作人员分片挂钩,定期进村入户调查情况,掌握社会不稳定因素,
并做到提前研究对策,提前入户访谈,前移工作关口,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二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责任追究制度。把领导干部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实绩与职务升降、奖惩挂钩。根据中央综治委(2000j07号《关于对发生严重社会稳定重大治安问题的地方实施领导责任查究的通知》文件精神,立足本乡实际,制定《落实信访效能督办制度实施意见》及《关于发生集体越级上访问题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对工作失职、排查社会矛盾纠纷不力,或贻误时机,致使小矛盾酿成大事端及问题较多、长期得不到解决酿成重大事件的责任单位领导和责任单位分清不同情形分别给予督办文秘114版权所有告诫、效能告诫直至综治“一票否决”。对各地各单位辖区或管辖范围内发生集体越级上访,造成不同程度恶劣影响的,分清不同情形对党内责任人分别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给予党内警告直到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对党外责任人则按法律程序给予相应的处理。三、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全年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乡为单位,以村委会为基础,进行认真清理检查,加强对各机关单位的重点部位进行检查,防止发生重大的恶性事故,坚持专门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动员人民群众,认真摸排,本文来自文秘114http://www.wenmi114.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分类统计,切实把治安混乱的地区治理好。截止3月8日,共排查出矛盾纠纷29件,其中村务公开1件,企业转制中生活保障纠纷2件,土地草场纠纷12件,民间纠纷14件,在调处过程中,有27件经乡综治办、司法所联合调处成功,有两件民间矛盾纠纷移交六户人民法院(1件债务纠纷,1件婚姻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4。此总结xx乡综治办2005年11月28日
篇十四: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P>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典型经验材料篇一:矛盾纠纷调处先进典型材料2
双鑫社区调解材料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社区一直以稳定为前提,以发展为目标,高度重视矛盾纠纷的预防和排查与化解工作,有效预防和妥善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保持了社区稳定。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我社区始终坚持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统一领导,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第一道防线,摆上重要位置。对本辖区社会稳定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负总責。特采取了几项措施。建立制度,完善机制,促进矛盾纠
纷排查调处工作规范化社区按照“科学、实在、配套、管用”
的原则,建立实施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会议交流制度,每月最后一次周一例会,对本月内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问题的事由、发生原因、调处过程、调处结果等在会上公开交流,促进了排查调处责任的落实。
完善纠纷排查机制。一是经常性排查。对一般性、多发性矛盾纠纷,坚持条块结合、定期不定期结合,实行全方位排查,保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面细致、不留死角。二是集中排查。针对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矛盾易发的特点,
集中力量开展排查,主要查重点人员、努力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防患于未然。
(一)要提高认识,充分认清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大意义
社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度,从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力维护好王庄地区社会的安定稳定。
(二)突出重点,着力排查调处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
社区各部门要明确这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点,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各种社会热点难点纠纷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上来,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部位。突出抓好矛盾纠纷多发、频发、易发部位的排查调处。二是突出重点对象。对省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等重点对象,进行重点摸排,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重点调处。
(三)发挥作用,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社区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充分发挥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中的职能作用。一要认真排查。要坚持
“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对本社区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归类、分类建档、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三要掌握信息。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社区
治安的综合治理,关系到社区的安定和居民生活的安宁。社区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也是战士国家稳定的窗口。如何抓好社区的综合治理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在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同时,注重组织建设,制订了一套综合治理的制度,明确责任人,建立考评,对检查活动有详细记录。做好组织、职责、人员三落实,出好防范告知。社区党员积极参加义务巡逻队,每季度请民警通报一次社区的治安情况,真正做到警民联防,构筑起强大的治安联防网络。认真做好外来暂住人口管理工作,做好有关制度宣传,使他们懂法、守法,做到制度措施落实、管理教育二结合。
认真做好归正人员帮教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社区吸毒人员0人,实现“无毒社区”。同时她加强对出租房屋和外来人口的管理,并且与非法传销相结合。社区现有2名刑释解教帮教对象,她一一落实帮教人员,帮教结对。她对居民反映强烈、呼声较高的问题如暖气不热等问题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调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做好人民的调解工作,化解矛盾,邻里和睦。通过调处避免了一次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和一次民转刑事件的发生。一年里,她调解民事纠纷17起,调解成功率100%,对缓解社会治安压力,化解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加强领导,确保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取得实效
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经常过问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街道将适时组织人员深入社区,了解掌握情况,督
促工作落实。街道、社区对矛盾纠纷的潜在问题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加强防范,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做好补缺补漏,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对已调处的矛盾纠纷要巩固成果,做好回访,防止回潮;对未调处好的矛盾纠纷要研究对策,制定方案,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例如261栋居民徐艳君住4楼,王杰住3楼,徐艳君家的卫生间漏水,给楼下的王杰家淹了,如果要彻底解决4楼漏水的问题,就需要把徐艳君家的卫生间地砖刨开,重新整修,由此产生了矛盾。王杰家觉得是徐艳君家的责任,所需要产生的维修费用,都应由徐艳君家承担。而徐艳君则认为,把她家的卫生间地砖刨开,使她家产生了损失,王杰家应出钱来补偿。为此两家屡次协商都没有结果,因此产生了很大矛盾,闹得邻里不和。发生了此次事件后,我社区积极调解,找到双方谈心,起初双方
都有抵触心理,不但不接受社区调解,还对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言语性的辱骂,但我社区工作人员没有气馁,本着为居民化解矛盾的原则,多次耐心的调解,最终两家达成协议,徐艳君和王杰家各拿出150元,作为此次维修的费用。最终两家和好如初。
我社区还调解了一个纠纷,185栋居民张也养一条大狗,狗一天到晚的叫,影响居民正常修息。为此居民多次反应,我们到家多次规劝,就是不听。最后我们和派出所取得联系,一同把狗送走。
通过调解我们总结了几条经验:多走访多调查多研究。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是我社区的经验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必要时采取强制的手段等等。多听居民的呼声,集思广义篇二:矛盾纠纷化解典型材料强基维稳,铺就和谐发展道路——白塔镇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几点做法
白塔镇地处博山北郊,位于博山新区新城规划范围。下辖19个村、社区,人口万人,面积平方公里。支柱产业为汽车配件、新材料产业,是淄博市经济强乡镇前十强。
推荐访问:根据分管矛盾纠纷写个对照材料 分管 对照 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