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党建武装思想心得体会6篇
促党建武装思想心得体会篇1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有的同志在理论学习中粗枝大叶、粗细不匀、粗心大意,是典型的“粗人”,这是不可取的。作为党员干部,务必在精益求精、精细入微、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见成效,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别当粗枝大叶的“粗人”,要在精益求精上多钻研。当前有的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不够高,在学习时粗枝大叶,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深入解读。有的同志认为,对理论知识作一般了解就行了,没有必要深入下去研究;有的同志认为,平时工作太忙了,实在是无法静下心来抓学习;还有的同志认为,理论学习太抽象,学多了也没什么用,把工作干好就行了。这些同志上级强调了就学一学,抓得紧了就读一读,要检查笔记了就补一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长此以往将难以准确把握科学理论的精髓。因此,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要在精益求精上下功夫,自觉往深里学、往实里走,在钻研中学懂弄通科学理论,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层次,充分激发内生动力。
别当粗细不匀的“粗人”,要在精细入微上多琢磨。有的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自己感兴趣的就多学,自己不感觉兴趣的就学得少,呈现出粗细不匀的现象,导致学习“偏科”。其实,每一本经典的理论书籍,每一篇精彩的理论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我们科学校正“三观”、纠正思想偏差、掌握工作方法起着关键作用。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种种诱惑和糖衣炮弹随时存在,如果一名党员干部学习抓得不系统不深入,就很容易导致思想道德滑坡、理想信念淡化,甚至步入违法乱纪的歧途。因此,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要在精细入微上下功夫,坚持系统地学、渗透地学、联系地学,在学习中坚定信仰,在琢磨中明辨是非,在领悟中增强本领。
别当粗心大意的“粗人”,要在精耕细作上多用功。有的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比较粗放,蜻蜓点水式浮于表面,呈现出粗心大意的现象。有的同志把学习当作任务,学完了就扔在一边;有的同志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学过了就是弄清搞懂会用了,不愿下苦功,满足于浅尝辄止。其实,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不可能一劳永逸,切不可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储备。如果在学习上走形式,缺乏深入的思考,长此以往必将在思想上“长毛”,在修养上“长草”,与党离心离德,甚至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因此,党员干部要纠正认识偏差,在精耕细作上用功,以如饥似渴的心态去学理论,以归零状态去读经典,在精读精学中增强修养、增长才干,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能力和实绩。
促党建武装思想心得体会篇2
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离不开以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凝心聚力,团结奋进。要把党建设得强劲有力,就要抓好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古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下,党员干部学好党的科学理论、内蕴理论之华,要下“三方功夫”。
要在深学久悟上下功夫,领会理论真精神。党的科学理论,是经历烈火淬金、实践证实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同脉搏、与新时代共呼吸而产生的智慧结晶,具有无比丰富的精神内蕴与现实指导意义。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在学习党的科学理论过程中下“真功夫”、下“苦功夫”,以深入体悟、反复领会来明精神、见真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于新时代变化与发展要求上,蓬勃真理、显明方向的科学指引,是我们党员干部必须研学与明确的理论力量。党的科学理论,要以“心”来读,我们要深入学习先进思想,真正感悟伟大精神,切实跟随指引方向,勤学善思,真章明志,领会科学理论精神力量。
要在常思常新上下功夫,发展理论新认识。党的科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跟随时代发展与国情民生而涌动的“活水”,是指引新的发展方向与前行目标的猎猎“高帆”。这也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学好党的科学理论,就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常思常新,焕发思维。学好党的科学理论,就要放眼远大,在“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开拓新视野,也要创新思路,在“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发展新思维。党员干部学习理论不能“钻牛角尖”,更不能“做老先生”。党的科学理论内蕴与时俱进的蓬勃生命力,我们党员干部要想学好党的科学理论,就必须与理论内在活力保持一致,创新思维、开拓思路,发展理论创新活力。
要在实践真知上下功夫,提升理论新力量。党员干部做工作、干实事、为民生、谋发展,大方向、小细节都离不开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历史上,没有哪一个优秀理论是只活在纸上的,我们党的科学理论更是有着指导实践的磅礴力量,有着在中国各处生辉的践行发展,体现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进的每一步中。我们党员干部,要把理论学好,就必须把理论学实,以实践检验学习成效,以实践促进学习认识。“学始在知,学贵于成”,我们不仅要做党的科学理论的学习者,更要做践行者、弘扬者,要明白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为了什么。我们党员干部要学好党的科学理论,就必须知行合一、实践真知,提升理论实践力量。
学习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下好功夫、下足功夫,在理论深入、认识创新、实践坚定中走好奋进复兴之路。
促党建武装思想心得体会篇3
理论武装是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更关系着党的事业发展全局。探讨理论学习的“正确姿势”,号召大家在学习中去品尝“真理甜蜜的味道”。笔者认为,党员干部想要在为民服务的事业上取得进步、收获成长,应当领悟“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内涵,把自己真正武装起来,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培植好“精神家园”。
坚守“学无止境”的信念,做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如果在新知识、新事物面前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靠复制粘贴来学习,靠指尖上的浅阅读来知晓天下事,不持之以恒地去“苦作舟”,是不可能学到真本领,进而提高能力和水平的。党员干部应当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仍然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既不能“三分钟热度”,也来不得半点儿虚假,更不能不懂装懂,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深学深悟、常学常新,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和把握,不断补齐补足知识和能力的短板,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大家”,并在学习中浸润心灵、滋润情怀,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保持“教无止境”的态度,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而言,不仅要自己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得,而且还要善于“传道授业解惑”,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所学的知识娓娓道来,全面准确、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讲解时,应当联系实际、贴近基层,把查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作为重点,将自己理解、领会、悟到的东西讲出来、传播出去,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地方话”“贴心话”“百姓话”,用鲜活生动的事例、简洁质朴的语言,说变化、谈梦想、鼓士气,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受到鼓舞,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为民情怀,既开拓视野又闻到泥土的芳香,这样才能激发大家学习的兴趣,产生心灵的共鸣,达到入脑入心、知行合一的效果。
培养“研无止境”的精神,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是系统的,不仅要学懂、弄通,还要做实,通过认真思考、调查研究,将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思路和策略,推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抢险救灾、经济发展等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工作成效更是检验理论学习的可靠指标。党员干部理论武装要有“实体”意识,在“挤时间”学习理论的同时,还应该有意识地“挤时间”思考,“抢时间”落实,以新思路新做法的实践倒逼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让“学”“干”互促,做到学中干、干中学,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再改进、再实践、再学习的过程,逐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综合素质,促进成长进步,担起时代重任,让初心和使命在学习与实践中绽放光彩。
促党建武装思想心得体会篇4
泱泱大国,巍巍华夏。如今的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区间,也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前进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难关和挑战。越是风高浪急、山高路远,越要强化理论武装、坚定政治信仰。站在历史新方位,把握时代新变化,就要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入行,让广大党员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铸就强大思想武器,在行稳致远中唱响新时代奋进之歌。
乘势而上,坚定信仰,打开理想信念的“绿色通道”。“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让我们从历史长河中走来之时无坚不摧、无往不胜。要从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这“三个认同”入手,打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刻骨铭心进头脑的“思想通道”,从立场、感情上真正爱党敬党、赞同党的理论方针,愿意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同时,要把理论学习转化为坚定的政治立场,落实到讲政治、落实到“两个维护”上,在政治上一寸也不能让步,在思想上一刻也不能放松,以对党忠诚渲染思想底色、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擦出理论学习的“智慧火花”。“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刻骨铭心进头脑,绝非一日之功,必须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才能擦出“学思并行”的智慧火花。党的创新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只有及时跟进,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一方面,要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在讲好总书记的故事和用好红色教育资源中唤醒和筑牢入党初心,增进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血脉亲情。另一方面,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上级带动下级,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始终保持先进分子的特质,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进行到底。
学以致用,躬行实践,产生学思悟践的“化学反应”。“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理论学习的最终归宿是用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走上新台阶。党员和干部要在实践的熔炉中与“学”“思”“悟”充分产生化学反应、锻造本领、陶铸能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和愚公精神,以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的强烈使命担当,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干一项、成一项、巩固一项,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用双脚去丈量前行的路途,用双手去托举民族的复兴,从行动去镌刻无愧于时代的实干印记,在学思习行中展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丰硕果实。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十四五”已然开启,新长征路上,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铭刻脑海、扎根心田、融入血脉、终身铭记,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学习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行动自觉,凝心聚力推动“中国号”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促党建武装思想心得体会篇5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同时要用各种科学知识把自己更好武装起来。要在理论学习上求新、求深、求实,而不是读过且“过”,这是不可取的。
别当“老套”的过儿,要在理论学习上求“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学习稍有放松,就有可能落伍。”可见,理论学习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常学常新、不断充电,“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广大党员要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经常自省修身,打扫思想灰尘、进行“党性体检”,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断汲取养分提升自我的思想修炼,培植精神家园,做到学习不“掉线”,思想不“离线”。
别当“务虚”的过儿,要在思想教育上求“深”。古人云,“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这就是告诉我们,开展政治学习,唯有细细琢磨、反复咀嚼,理论思想的精炼之处才能学入脑里、读进心里。而现实中,一些党员在理论学习上还存在差距:学归学,学得如何,抛之脑后;说归说,所提之言,蜻蜓点水。广大党员要自觉扎牢真学深学的思想之根,把“浅层学习”引向净化心灵、升华境界的“深度教育”,涵养“庖丁解牛”式的钻劲,实现理论补课与精神补钙“双达标”,在“细嚼慢咽”中不断坚定信仰信念,铸牢干事创业的思想根基。
别当“傻学”的过儿,要在成果转化上求“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将“融合发展”作为工作主基调,全面推进党建与业务发展的融合,用实干注脚初心与担当。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找准学懂弄通做实的落脚点,聚焦当前上海建设“五大新城”、发展“五型经济”等主攻任务,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促党建武装思想心得体会篇6
最近连续下村,检查贫困户汛期受灾情况、核实贫困户政策享受明细,大力进行感恩教育,顶着烈日、迎着强雨,不分时段,只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发光发热。这几天明显感受到身体吃不消,从脚痛到腰酸再到乏力,这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扶贫干部,从事扶贫工作,体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保障。其实,能力与魄力,也是一名扶贫干部所必备的“技能”,打磨体力、能力与魄力“三把利剑”,造就脱贫攻坚新“武器”。
强化持续“作战”的体力,夯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基石。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想当年,毛主席73岁高龄,依然能横渡长江,这也得益于他年少就崇尚体育精神;看今朝,钟南山院士,一生保持健身的好习惯,每天工作之余,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健强体魄,这也是他八十多岁高龄依然活跃于“救死扶伤”一线的原因。强健体魄,不畏惧无数个冲刺扶贫的夜晚;强健体魄,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更加响亮。
养成不断学习的能力,筑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底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只有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从而达到增强能力的目的。从一名工作小白,到熟悉扶贫工作的扶贫办主任得力助手,短短八个月的时间,让我明白了工作中学习同样很重要。扶贫工作是个大系统,谋好一域,才能服务全局。从易地扶贫搬迁、CD级危房改造,到雨露计划;从到户产业补助,到一站式结算、大病保险;从小额信贷,到公益性岗位……每一项都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关键一环。学政策,学要求,学经验,扎实做好理论课;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兄弟乡镇学,博采众长,少走弯路。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只有一项一项地学,一类一类地请教,方能融会贯通,增强能力,强化“斗贫”底气。
涵养千秋凛然的魄力,凝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力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顶天立地的英雄魄力,会一直流传下来,为世人所歌颂。在人民大会堂“吆喝”卖土豆的“农民院士”朱有勇,60岁时果断放弃大学教授的优渥生活,穿上迷彩服、扛起可锄头,加入了“扶贫大军”,他秉着“没有让百姓享受成果,就是失职”的人生目标,开启了扶贫征程,这是何等的超人气魄,一身魄力,串起身边一个个“斗贫”星火成一团团熊熊旺火。树立雄壮魄力,汇聚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亿万人心,变“单一体”为“共同体”,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最后一公里”总是举步维艰,惟有鼓足胆气,挺直担当腰杆,才能做到心中有信仰、前行有方向、脚下有力量。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奋起而前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葆有难必克、业必兴、事必成的雄心壮志,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觉悟,以义之所在、舍我其谁的担当,打磨体力、能力、魄力“三把利剑”,斩断“穷根”,种下“富根”。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党建 武装 如何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狠抓帮扶指导心得体会 如何做好基层武装工作心得体会 武装工作心得 强化党建意识心得体会 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心得体会 党管武装心得体会 武装工作心得体会 基层武装工作心得体会 基层武装工作心得 坚持用新时代思想武装全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