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延迟退休调查报告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我国退休年龄是怎么定的?
中国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源于1951年政务院颁发的《劳动保险条例》,其中对正常退休的规定是: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60岁,一般工龄满25年,本企业工龄满5年;女工人和女职员年满50岁,一般工龄满20年,本企业工龄满5年。
195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将国家机关中女性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从1951年规定的50岁提高至55岁,并增加了伤残提前退休的规定。
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退休条件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2020年;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在之后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中,尽管制度模式多次调整,但没有再对退休年龄做进一步修改。
此外,根据1990年人事部《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和1992年中组部《关于县(处)级女干部退(离)休年龄问题的通知》,本人自愿基础上,高级职称女专家和处级及以上女干部可以与男性同龄退休。
延迟退休是为了弥补养老金不足吗?
养老金当期发放没问题,养老金收支状况不是延迟退休的先决条件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专家讲了嘛,再不推迟退休年龄,养老金无法实现收支平衡。在北京一家出版机构任职的王敏,最近对清华大学发布的养老改革方案格外关注。
14个省份的养老金入不敷出,这情况太严重了,看来不想延退也不行了。福建泉州已经退休的陈大爷从报纸上看到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成果,专门打来电话。
养老金是不是马上发不出来了?延迟退休是为了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多次表态,养老金支付没问题,不仅没缺口,到2020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达2.3万亿元。2020年上半年,养老金收大于支,预计下半年延续此走势,结余将继续增加。
不过,对于官方回应,一些人并不相信,甚至认为是粉饰太平。而另一组数据影响力似乎更大,即中国社科院去年发布的2020年14个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如果没有财政补贴,会影响养老金发放。
究竟信哪个?对此,人社部的负责人曾解释,事情并不复杂。目前养老保险没有全国统筹,13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缺口不假,但还有18个省份有盈余。前者缺口达700多亿元,乍看惊人,但盈余省份中,广东一省累计结余就超过3000亿元。从全国看,养老金结余稳步增加是客观事实,经过了严格的审计。
对缺口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成果中是不同的。是指当期缺口还是长远缺口?显性缺口还是隐性缺口?全国缺口还是局部缺口?采用不同的口径,算出来的结果天差地别。养老保险的确要未雨绸缪,但也不必把老百姓吓住。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说。
随着老龄化进程,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过些年养老金收不抵支了怎么办?人社部负责人表示,商业保险出现收不抵支就很难运行下去,社会保险则不同,不是以收定支,而是和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国有资产紧密相联。2020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五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人社部对此条法律解读为: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建立并强制缴费的制度,应当由国家信用来担保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社会保险基金一旦发生支付不足,出现支付缺口时,政府应当予以财政补贴,承担兜底责任。在延迟退休问题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多次表示正在研究,但未把这项研究与养老金收支平衡直接挂钩。
想通过延迟退休来解决养老金支付难题,这样的看法是本末倒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延迟退休的必然性应当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受教育年限增长和老年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而不是养老金有支付压力。如果人均预期寿命与受教育年限不延长,劳动力持续供大于求,即使养老金入不敷出,也不应延迟退休年龄;反之,即使是养老金有结余也应当延迟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会不会影响就业?
延迟退休会对就业产生一定挤出效应,对低收入者、大龄劳动者的冲击更大
延迟退休年龄,另一个热门理由是,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到了调整退休年龄、增加工作年限的时候。
但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理由也集中在此领域。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大学生找份工作这么难,再延退,还让不让人活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人不退,年轻人彻底找不到好工作了。网络上、现实中,都有不少类似反对声。
调整退休年龄和就业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据介绍,劳动力相对不足是许多国家调整退休年龄的主要原因。中国是否也到了这个阶段?
2020年,我国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的首次下降。不过,单独年份的微小下降未必改变一段时期的劳动力总量高位。人社部2020年的一份报告认为,在2035年前,我国会一直处于劳动力丰富、抚养负担低、储蓄率高的人口红利期。xx期间,我国劳动力供给将达到峰值,超过9亿人,并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一高位。我国仍是全球第一劳动力大国,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时期。这将给就业带来长期压力。
xx时期,我国每年新增需就业的城镇劳动力在2500万人左右,在宏观经济保持预期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城镇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在1200万个左右,岗位缺口每年预计都超过1000万个,不存在劳动力不够用的问题。
现实中,提前退休普遍存在。2020年,人社部公布的实际退休年龄是53岁左右。有专家指出,在实际退休年龄不足55岁的情况下,尚且存在劳动力过剩,更没必要把法定退休年龄再向后调整。
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持续的招工难,这也是赞成延迟退休者常常提到的理由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分析,现在所说的招工难是结构性缺工,有人没活儿干,有活儿没人干。许多喊招工难的企业及其所在地区,设置了不合理甚至是歧视性的障碍,比如工资压得过低、工作时间过长等。休年龄后只是让这种隐性就业显性化,不会对就业产生冲击。还有专家提出,增加老年人就业时间可能创造新的岗位,比如老年人不能帮忙照顾第三代,会制造大量针对03岁婴幼儿的社会服务性岗位。
郑功成教授谈到,在劳动力需求不变的前提下,延迟法定的退休年龄,会对就业产生一定冲击。不过,老年人与青年人的工作岗位之间不是一对一的替代关系,实际的挤出效应需要综合测算。
唐钧则特别强调了对低收入者、大龄劳动者的就业冲击。在劳动力市场上,这部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更弱。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就业的冲击将首先传导至这部分人,使其更难找到工作,而他们又不能退休领养老金,生活会非常艰难。
延迟退休,为何分歧大?
一线工人多持反对意见,部分下岗工人等退休已等了十多年,差别退休则易引发不公平争议
研究机构频频出台报告建议延迟退休,称形势紧迫、不可拖延,但每一次反对的声音都很高。
8月份清华大学包括调整退休年龄在内的养老改革一揽子方案公开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5311人进行的调查中,94.5%的受访者明确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人民网在2020年延迟领养老金年龄的调查中,45万网友参与投票,93.3%的人反对。
据了解,调整退休年龄涉及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同群体的意见很不一致。临近退休年龄的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不论男女,多数认为可以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一位提出延迟退休报告的学者表示:五六十岁正是经验丰富、能出成果的时候,这时候退休是人才的巨大浪费。
专业技术人员,如医生、教师、科技工作者、工程师等,往往是越老越吃香,很多人觉得,这部分群体愿意延迟退休。但调查发现,不少专业技术人员更想按点儿退休,再到其他机构兼职或由原单位返聘,这样能拿双份收入,既有养老金又有工资。父亲退休了,却是收入最高的时候。在北京某网站工作的宋涛说,他父亲今年61岁,做地质勘探近40年,退休后受聘于一家民营企业,每月有退休金4000多元和8000多元薪水。
一线员工则多数认同目前的退休年龄规定,有的人甚至希望早点退休,以获取稳定的养老金收入。近几年国家稳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对那些在职时工资不高的员工,早退休,意味着月收入有可能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大量下岗职工对延迟退休表示激烈反对。辽宁鞍山的韩先生1999年下岗,时年45岁。下岗后,他基本上靠打零工挣钱,日常生活由当教师的妻子支撑,他挣的钱主要用来给自己续缴社保费。这几年,我就盼着哪天能退休了,我就有稳定的收入了。我明年10月份到60岁,千万别在这期间延迟退休年龄。对于这部分下岗职工,等退休已苦等十几年,现在提延迟退休,遭到反对是必然。
既然有人想早退,有人想晚退,那么尊重个人意愿,想延就延,弹性退休、差别退休行不行?有若干方案提出此建议,同样招来反对声一片。有专家指出,这种差别化退休在操作层面难以保证公平。延退,由谁说了算?自己想延退,单位未必想留。单位领导认为自己延退理所当然,员工未必这样想。这在有编制限制的机关事业单位更复杂。
差别化还容易与养老双轨制联系起来。机关事业单位延或不延,都会成为难题。延退,企业员工可能指责机关工作轻松,不用每月缴纳养老保险,现在又能轻松地多干几年;不延,可能被批评养老金高出一大截,当然想早退早受益了。
对退休政策研究不代表会立即调整,人社部未要求研究机构限期出具调整方案
我爸爸后年满60岁,这两年不会调整退休年龄吧?女干部55岁就退太不公平了。我今年54岁,身体很好,不知道能不能赶得上延迟退休?近期,不少人致电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媒体询问。
调整退休年龄,会像一些机构建议的那样很快实施吗?
记者致电人社部有关负责同志,得到的回复是,仍在进行相关研究,研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早在2020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曾开展过此类研究。有关专家的意见和社会各界的反映,人社部将高度关注,稳慎地对这项政策是否调整进行研究。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人社部要求多家研究机构限期出具调整退休年龄方案,人社部相关司局予以否认,称不会像部分研究机构所建议的那样xx期间退休年龄延长两岁或明年起调整退休年龄。
从全世界看,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特别是女工人的退休年龄相对较早,这是否意味着延退虽不会立即实施,但随着预期寿命提高,将是大势所趋?
储福灵表示,目前的退休年龄是1951年确定的,而现在我国预期寿命已达74岁多,超过上世纪50年代20多岁,还沿用原来的退休年龄政策,不太妥当。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口结构转变,对退休年龄择机调整是必然的。
人社部也曾明确回应,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但要根据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就业状况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要求来综合平衡,确定什么时候实施这样的政策。
什么时候会是合适的时机?调整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唐钧认为,近期不是调整退休年龄的合适节点,须优先考虑就业,特别是中下层群体的就业问题。他同时强调,对影响这么大的政策,社会各界应充分讨论,让各种赞同的、反对的意见都充分表达,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间的公平公正,在逐步达成共识后再实施。
储福灵说,调整退休年龄应当是渐进的过程,不太可能一步到位调整到63岁或65岁,而是小步推进,比如从某年起,每年向后调1个月,并且有一个时间表,告诉劳动者,现在40岁的人可能会在60岁零1个月退休,39岁的人可能在60岁零2个月退休等等,经过一个过渡期到达某个稳定的年龄。预期明确了,应该不会有那么多反对声。15、20年后,劳动力供求状况、人均寿命、大家的心态都会有很大变化。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的意见是,目前先规范退休制度,并对一些地方进行的探索来总结有益的经验。至于普遍提高退休年龄,其实施一定会是柔性的、渐进性的,考虑公众的心理适应程度和整个社会的平稳运行。
延迟退休调查报告
延迟退休是为了弥补养老金不足吗?养老金当期发放没问题,养老金收支状况不是延迟退休的先决条件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专家讲了嘛,再不推迟退休年龄,养老金无法实现收支平衡。在北京一家出版机构任职的王敏,最近对清华大学发布的养老改革方案格外关注。
14个省份的养老金入不敷出,这情况太严重了,看来不想延退也不行了。福建泉州已经退休的陈大爷从报纸上看到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成果,专门打来电话。
养老金是不是马上发不出来了?延迟退休是为了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多次表态,养老金支付没问题,不仅没缺口,到2020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达2.3万亿元。2020年上半年,养老金收大于支,预计下半年延续此走势,结余将继续增加。
不过,对于官方回应,一些人并不相信,甚至认为是粉饰太平。而另一组数据影响力似乎更大,即中国社科院去年发布的2020年14个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如果没有财政补贴,会影响养老金发放。
究竟信哪个?对此,人社部的负责人曾解释,事情并不复杂。目前养老保险没有全国统筹,13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缺口不假,但还有18个省份有盈余。前者缺口达700多亿元,乍看惊人,但盈余省份中,广东一省累计结余就超过3000亿元。从全国看,养老金结余稳步增加是客观事实,经过了严格的审计。
对缺口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成果中是不同的。是指当期缺口还是长远缺口?显性缺口还是隐性缺口?全国缺口还是局部缺口?采用不同的口径,算出来的结果天差地别。养老保险的确要未雨绸缪,但也不必把老百姓吓住。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说。
随着老龄化进程,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过些年养老金收不抵支了怎么办?人社部负责人表示,商业保险出现收不抵支就很难运行下去,社会保险则不同,不是以收定支,而是和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国有资产紧密相联。2020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五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人社部对此条法律解读为: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建立并强制缴费的制度,应当由国家信用来担保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社会保险基金一旦发生支付不足,出现支付缺口时,政府应当予以财政补贴,承担兜底责任。在延迟退休问题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多次表示正在研究,但未把这项研究与养老金收支平衡直接挂钩。
想通过延迟退休来解决养老金支付难题,这样的看法是本末倒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延迟退休的必然性应当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受教育年限增长和老年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而不是养老金有支付压力。如果人均预期寿命与受教育年限不延长,劳动力持续供大于求,即使养老金入不敷出,也不应延迟退休年龄;反之,即使是养老金有结余也应当延迟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会不会影响就业?
延迟退休会对就业产生一定挤出效应,对低收入者、大龄劳动者的冲击更大
延迟退休年龄,另一个热门理由是,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到了调整退休年龄、增加工作年限的时候。
但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理由也集中在此领域。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大学生找份工作这么难,再延退,还让不让人活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人不退,年轻人彻底找不到好工作了。网络上、现实中,都有不少类似反对声。
调整退休年龄和就业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据介绍,劳动力相对不足是许多国家调整退休年龄的主要原因。中国是否也到了这个阶段?
2020年,我国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的首次下降。不过,单独年份的微小下降未必改变一段时期的劳动力总量高位。人社部2020年的一份报告认为,在2035年前,我国会一直处于劳动力丰富、抚养负担低、储蓄率高的人口红利期。xx期间,我国劳动力供给将达到峰值,超过9亿人,并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一高位。我国仍是全球第一劳动力大国,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时期。这将给就业带来长期压力。
xx时期,我国每年新增需就业的城镇劳动力在2500万人左右,在宏观经济保持预期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城镇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在1200万个左右,岗位缺口每年预计都超过1000万个,不存在劳动力不够用的问题。
现实中,提前退休普遍存在。2020年,人社部公布的实际退休年龄是53岁左右。有专家指出,在实际退休年龄不足55岁的情况下,尚且存在劳动力过剩,更没必要把法定退休年龄再向后调整。
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持续的招工难,这也是赞成延迟退休者常常提到的理由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分析,现在所说的招工难是结构性缺工,有人没活儿干,有活儿没人干。许多喊招工难的企业及其所在地区,设置了不合理甚至是歧视性的障碍,比如工资压得过低、工作时间过长等。休年龄后只是让这种隐性就业显性化,不会对就业产生冲击。还有专家提出,增加老年人就业时间可能创造新的岗位,比如老年人不能帮忙照顾第三代,会制造大量针对03岁婴幼儿的社会服务性岗位。
郑功成教授谈到,在劳动力需求不变的前提下,延迟法定的退休年龄,会对就业产生一定冲击。不过,老年人与青年人的工作岗位之间不是一对一的替代关系,实际的挤出效应需要综合测算。
唐钧则特别强调了对低收入者、大龄劳动者的就业冲击。在劳动力市场上,这部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更弱。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就业的冲击将首先传导至这部分人,使其更难找到工作,而他们又不能退休领养老金,生活会非常艰难。
延迟退休,为何分歧大?
一线工人多持反对意见,部分下岗工人等退休已等了十多年,差别退休则易引发不公平争议
研究机构频频出台报告建议延迟退休,称形势紧迫、不可拖延,但每一次反对的声音都很高。
8月份清华大学包括调整退休年龄在内的养老改革一揽子方案公开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5311人进行的调查中,94.5%的受访者明确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人民网在2020年延迟领养老金年龄的调查中,45万网友参与投票,93.3%的人反对。
据了解,调整退休年龄涉及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同群体的意见很不一致。临近退休年龄的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不论男女,多数认为可以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一位提出延迟退休报告的学者表示:五六十岁正是经验丰富、能出成果的时候,这时候退休是人才的巨大浪费。
专业技术人员,如医生、教师、科技工作者、工程师等,往往是越老越吃香,很多人觉得,这部分群体愿意延迟退休。但调查发现,不少专业技术人员更想按点儿退休,再到其他机构兼职或由原单位返聘,这样能拿双份收入,既有养老金又有工资。父亲退休了,却是收入最高的时候。在北京某网站工作的宋涛说,他父亲今年61岁,做地质勘探近40年,退休后受聘于一家民营企业,每月有退休金4000多元和8000多元薪水。
一线员工则多数认同目前的退休年龄规定,有的人甚至希望早点退休,以获取稳定的养老金收入。近几年国家稳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对那些在职时工资不高的员工,早退休,意味着月收入有可能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大量下岗职工对延迟退休表示激烈反对。辽宁鞍山的韩先生1999年下岗,时年45岁。下岗后,他基本上靠打零工挣钱,日常生活由当教师的妻子支撑,他挣的钱主要用来给自己续缴社保费。这几年,我就盼着哪天能退休了,我就有稳定的收入了。我明年10月份到60岁,千万别在这期间延迟退休年龄。对于这部分下岗职工,等退休已苦等十几年,现在提延迟退休,遭到反对是必然。
既然有人想早退,有人想晚退,那么尊重个人意愿,想延就延,弹性退休、差别退休行不行?有若干方案提出此建议,同样招来反对声一片。有专家指出,这种差别化退休在操作层面难以保证公平。延退,由谁说了算?自己想延退,单位未必想留。单位领导认为自己延退理所当然,员工未必这样想。这在有编制限制的机关事业单位更复杂。
差别化还容易与养老双轨制联系起来。机关事业单位延或不延,都会成为难题。延退,企业员工可能指责机关工作轻松,不用每月缴纳养老保险,现在又能轻松地多干几年;不延,可能被批评养老金高出一大截,当然想早退早受益了。
对退休政策研究不代表会立即调整,人社部未要求研究机构限期出具调整方案
我爸爸后年满60岁,这两年不会调整退休年龄吧?女干部55岁就退太不公平了。我今年54岁,身体很好,不知道能不能赶得上延迟退休?近期,不少人致电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媒体询问。
调整退休年龄,会像一些机构建议的那样很快实施吗?
记者致电人社部有关负责同志,得到的回复是,仍在进行相关研究,研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早在2020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曾开展过此类研究。有关专家的意见和社会各界的反映,人社部将高度关注,稳慎地对这项政策是否调整进行研究。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人社部要求多家研究机构限期出具调整退休年龄方案,人社部相关司局予以否认,称不会像部分研究机构所建议的那样xx期间退休年龄延长两岁或明年起调整退休年龄。
从全世界看,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特别是女工人的退休年龄相对较早,这是否意味着延退虽不会立即实施,但随着预期寿命提高,将是大势所趋?
储福灵表示,目前的退休年龄是1951年确定的,而现在我国预期寿命已达74岁多,超过上世纪50年代20多岁,还沿用原来的退休年龄政策,不太妥当。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口结构转变,对退休年龄择机调整是必然的。
人社部也曾明确回应,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但要根据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就业状况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要求来综合平衡,确定什么时候实施这样的政策。
什么时候会是合适的时机?调整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唐钧认为,近期不是调整退休年龄的合适节点,须优先考虑就业,特别是中下层群体的就业问题。他同时强调,对影响这么大的政策,社会各界应充分讨论,让各种赞同的、反对的意见都充分表达,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间的公平公正,在逐步达成共识后再实施。
储福灵说,调整退休年龄应当是渐进的过程,不太可能一步到位调整到63岁或65岁,而是小步推进,比如从某年起,每年向后调1个月,并且有一个时间表,告诉劳动者,现在40岁的人可能会在60岁零1个月退休,39岁的人可能在60岁零2个月退休等等,经过一个过渡期到达某个稳定的年龄。预期明确了,应该不会有那么多反对声。15、20年后,劳动力供求状况、人均寿命、大家的心态都会有很大变化。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的意见是,目前先规范退休制度,并对一些地方进行的探索来总结有益的经验。至于普遍提高退休年龄,其实施一定会是柔性的、渐进性的,考虑公众的心理适应程度和整个社会的平稳运行。
我国退休年龄是怎么定的?
中国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源于1951年政务院颁发的《劳动保险条例》,其中对正常退休的规定是: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60岁,一般工龄满25年,本企业工龄满5年;女工人和女职员年满50岁,一般工龄满20年,本企业工龄满5年。
195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将国家机关中女性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从1951年规定的50岁提高至55岁,并增加了伤残提前退休的规定。
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退休条件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2020年;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在之后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中,尽管制度模式多次调整,但没有再对退休年龄做进一步修改。
此外,根据1990年人事部《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和1992年中组部《关于县(处)级女干部退(离)休年龄问题的通知》,本人自愿基础上,高级职称女专家和处级及以上女干部可以与男性同龄退休。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调查报告
今年以来,关于延迟退休的话题持续引起热议,而近日人社部部长表示中国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即将公示于众,言下之意是既已成定局。当有人以养老金亏空来质疑延迟退休是推脱责任时,人社部总是会澄清养老金不存在亏空说,盈余足够支付。那么撇开养老金问题不谈,照官方语境下,推行延迟退休最充分的理由是什么呢?
中国人退休年龄全球最早是第一大理由。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一项报告,调查了全球139个经济体的官方退休年龄,有媒体统计后发现男性退休年龄在60岁之前的国家或地区共有22个,女性60岁之前退休的地区有48个。中国目前男性60岁、女性50岁的退休年龄虽然谈不上最早,也算是进入了偏早行列中。
中国人寿命越来越长,50年前的退休年龄已不合国情是第二大理由。目前的退休年龄是50年代制定的,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也只有50岁左右,而现在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已经到了75岁,延长退休年龄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再加上90年代之后,中国人口生育率已经低至1.5左右,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当,联合国预测照此趋势,2050年中国社会的人口年龄中位数将达到49.6岁,即一半人口都将在50岁以上,老龄化社会的图景越来越明晰。
老龄化社会,劳动力将不足是第三大理由。近年来,有关中国享受了20多年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说法渐成老生常谈。根据官方数据,中国就业人口数量增幅自90年代后期就越来越小,从高峰期的1.3%降至当前的0.36%,也许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出现近乎零增长的趋势也不是不可能。经合组织有一项关于成员国老年劳动力的调查数据,在美国、英国、瑞典等一些发达国家,老年人仍然活跃在工作岗位上已成常态,10%以上的劳动人口都由65岁以上老人组成,而在日本,这一比例高达21.3%。
推荐访问:延迟退休调查报告3篇 延迟 调查报告 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