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经济方面论文(全文完整)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3年中国经济方面论文(全文完整)

2023-10-24 10:32: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国经济方面论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年中国经济方面论文(全文完整)

  篇1

  浅议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概况

  汇率指外汇行市或汇价,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一般来说为对美元的比率。

  目前中国现行的汇率法律制度为2005年7月确立,由原来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转变为有一定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人民币升值原因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极其复杂,国内外政治经济各种因素交织互动,总体而言,近9年来人民币还是保持升值态势。

  (一)从内外因分析人民币升值原因

  1.内因。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持续快速增长模式,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常年强劲的出口贸易,获得了巨额的外汇储备,目前逼近4万亿美元。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率远高于欧美日发达国家,其内在代表的价值必定导致对外的升值。国内市场及国际企业投资对人民币的需求加大,同时外汇节余多,升值压力显现。

  2.外因。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一直认为人民币低估,要求升值。究其本质,是为改善其本国经济所致。由于中国币值较低,出口优势显现,导致与西方国家保持贸易顺差,尤其是美国因对华一直巨额贸易逆差,其通过各种手段要求人民币升值。如对中国采取反倾销调查、收回直接投资,制定贸易限额,征收各种附加关税等。历史上日本升值30%导致经济衰退为典型案例。

  (二)从国家目的分析人民币升值原因

  币种贬值利出口,反之利进口,升贬背后都有深层次目的。改革初期,国内经济基础薄弱,此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控制进口设备成本。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民币需扩大贬值力度,保持出口竞争优势。中国人民币长期的贬值,高额的贸易顺差,内外不平衡,加之萧条的世界经济,引发众多国家不满。人民币升值舆论2005年起在国内外弥漫。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居民、企业、国家购买力增强。用现在的通俗语言来说,我们购买国外的产品都是打7折或8折,钱更值钱了,以前用8元左右人民币换一美元,现在只用6.1元。

  2.促进企业内部竞争力,改善中国产业结构。由于购买力加强,企业进口国外先进仪器、技术、服务的成本降低了,可促进企业革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摆脱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

  3.人民币升值预期引入外资投资。由于人民币预计升值,在中国的投资能获得更丰厚的回报,国际投资资金将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促进市场发展。

  4.人民币升值为成为国际货币奠定基础。币值价值高是一国经济强势的体现,由于人民币的升值,GDP排名前进,显示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提升,提高世界对人民币的信心。

  5.部分企业获得受益,股价表现出色。因人民币升值,成本降低,依托国外采购的企业受益,拥有外债的行业如工程机械、电信、电力、造纸、航空等等也因此受益。上述相关行业的股价也因此获得追捧上涨。

  (二)负面影响

  1.不利于出口。人民币升值,国外采购我国产品成本提高,导致需求降低。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将因升值冲抵。

  2.外汇储备缩水。如对美元升值20%,则我国的外汇储备缩水20%,意味着前期的出口业绩付诸东流。

  3.国内资本外流。由于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加强了,在境外的投资成本降低了,国内资本外流投资的动力更强。当前形势下资本外流不利国内经济复苏发展。

  4.国内商品竞争力下降,损伤外向型企业。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外商品价格降低,国内商品竞争力下降,国内外的需求转至国外,企业订单减少,尤其外向型企业将受到重挫,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

  5.冲击国内金融资产环境。由于人民币升值,热钱大肆流入套利,冲击金融环境,引发通胀,刺激资产异常上涨。如热钱流出将使经济剧烈波动,如房地产价格迅速回落、债券价格以及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等。

  四、正确认识及应对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我们要将有利的积极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消极影响。

  (一)促进企业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

  借助人民币升值的契机,加大引进国际先进设备、管理、技术,促进企业从劳动密集向高新技术型转型,从低效率到高效率转型,从管理低水平到高水平转型。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人民币升值后,我国产品价格优势不再,应及时调整产业及出口贸易结构,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转向以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产品作为重要出口产业。

  (三)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

  我国寻求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已有9年探索实践,人民币汇率机制对促进贸易平衡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经济运行影响非常大。

  (四)防止货币危机,维护经济稳定

  国际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国际资本继续在能源、大宗商品市场、外汇等领域炒作,市场风险仍然较高。人民币汇率必须加强监管,防止国内货币危机,维护经济的稳定。

  (五)打好人民币升值牌,不做无谓牺牲

  各国基于经济利益迫使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走出了从8字头到6字头的单边升值态势,出口贸易的重创已影响国内经济。需在国际上加大宣传我国升值作出的牺牲,中国非各国贸易逆差的源头,但深受他国的贸易制裁伤害,各国需提供其他方面的贸易待遇。近9年来人民币兑换美元升值近30%,需改变姿态,通过各种手段迫使美国不再施加升值压力。

  五、结束语

  2014年全球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存在波折反复、二次探底的风险,整体走向尚不明晰。国内外环境巨变,中国难以支持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率未来几年将回落至6%~8%之间。2014年中央工作核心为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既不能大幅升值,导致贸易出现巨大逆差,资本外流,外资减少,损害国内宏观经济;也不能大幅贬值,导致人民币出现恐慌抛售,国内人民财富大幅缩水等情况发生。但无论是否已达均衡或继续升值,我国都必须要坚持正确认识人民币升值原因及利弊,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措施,化被动局面为主动局面,维护经济稳定局面,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篇2

  谈西方经济学思想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一、前言

  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被世界各国的关注,因为其经济快速的发展以及发展模式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不乏一些质疑的声音,其中就包括西方经济学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思想已经经过了几个世纪的传承与发展,它一定有其独有的历史精髓,才使得其能够在岁月的年轮中得以沉淀下来。关于中国经济有一些学者提出问题,如西方经济学对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到底有哪些作用、怎样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等。换句话说如何掌握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西方经济学思想以及合理运用西方经济学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二、西方经济学思想的经典传承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学派很多,从重商主义到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庸俗经济学到约翰穆勒的综合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到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到凯恩斯革命,最后到现代主流经济学等。主要观点有:

  (一)古典经济学派

  他们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利用剩余价值的相关理论维护其有关土地的利益。为劳动价值说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二)新古典主义

  这一理论适应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需要,通过研究生产要素在生产和分配中的作用,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它运用一般平衡理论、供求平衡理论、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和帕累托最适度理论,解决了古典经济学没有解决的价值的来源和分配问题、价值和价格问题。它运用边际分析方法,把研究对象局限在以物为主的生产要素上。

  (三)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他以充分就业为开端来进行了需求与供给的研究,要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密切结合起来。

  三、西方经济学思想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启示

  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模式,GDP每年都有很高的增长。并且一直在不断超越发展中国家,有赶超发达国家的势头。但其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我们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这就需要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和领导者借鉴西方先进的、有效地、实用的经济思想,并进行合理的改造、升华加以实施。下面就两点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古典经济学的市场自由理念

  亚当斯密作为西方经济学之父,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经典理论几百年来深刻影响了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并且其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正是借鉴了西方优秀的经济学思想,我国的经济发展才会更加有迹可循。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开端,十四大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开始形成,十四届三中全会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我国不断地采取经济措施来增强市场调节的能力,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微观市场基础。市场因素被一步步引进到经济体中,冲破僵化,极大激发了经济的动力和活力。因为安居乐业是人民福利的具体体现,而市场自由竞争促进了经济发展、私人投资则促进了就业,两者都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所以,中国人民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

  (二)西方福利经济学启示

  西方经济学上讲实现经济福利的办法,一是提高效率。二是实现公平。而且微观经济学上最有效的经济状态,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一种变革能够使没有任何人处境变坏的情况下,至少有一个人处境变得更好,我们就把这个变化称为帕累托改进。一般地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现状不是处在帕累托最优状态,就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相应地,如果没有任何帕累托改进余地,就意味着现状已经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可以说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公平状态。一些开始追赶经济的国家,为了提高经济发展,会提出一些提高效率的措施。慢慢地经济发展程度赶上来之后,会产生贫富分化,这时可以提出相关公平的政策。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提出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我国在顺着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福利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和决策。

  四、中国经济对西方经济学思想的辩证借鉴

  (一)西方经济学的服务目标

  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它的产生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所以说,在这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思想在运用上有着极大的局限性。中国在借鉴西方经济学思想时更加应该注意到这一问题,因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也较为复杂,以及其国际地位的影响,在采纳和运用外国经验时应更为谨慎。所以,在借鉴西方经济学思想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发展根源的不同。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与我国的经济特点有着明显的区别。从表面看,两者似乎都是以市场经济为研究载体,都同社会化大生产相关,都涉及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问题。但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客体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最高发展形势;而我国经济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后阶段。所以说,西方的经济学思想在借鉴过程中不能直接将其先进理论搬用过来,应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情以及所处的经济环境。

  五、结语

  西方经济学的思想对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思想对其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应辩证的去接受西方的思想流派,并根据本国实际进行合理的采纳和吸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篇3

  浅谈中国人购买外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早年掀起的购买外货浪潮,在一次又一次的抵制外货活动中重新审视自身的温度。一方面,所谓的外国货就是比国货好的盲目崇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卑的民族心理,同时也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品牌弱势营销带来的消极影响。国货在某些群体中代表着廉价与低质,这种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给国内产品形象重建的进程加大了难度。另一方面,一味地抵制外货的行为也缺乏对全球经济的整体认知。毕竟,海外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哪一方面的失衡都不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可持续性的发展。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大量中国人购买外货的现象出现,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同时,购买外货已经从早期的单纯依靠运输业转变成出境旅游时的购买行为。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一些政策来限制境外游的消费上限,但仍然抵挡不住消费额度的增加。最后,我们依然要认识到的一点是经济活动永远和政治环境与政治政策密不可分。如果要系统地研究一种经济行为背后的经济影响,势必要结合时代背景下政策环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购买外货行为是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中国人购买外货这一行为表面上看是中国公民自身的消费行为,就像近年来掀起的出境游一样,在本质上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投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的化学效应。在经济学中,定量分析在金融行业运用比较广泛,这就需要有大量的数据作为依托,提供更为高效的分析;而定性分析则更多是运用于宏观经济,将数据信息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用社会心理和人文因素来剖析某种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本文针对中国人购买外货这一经济现象,结合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将其对国内企业、居民消费水平、国内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全面的研究,并且将这些影响辩证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对国内企业。

  抛却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必须认同的一点是消费者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国内企业产生促进与鞭策作用。先进的国际品牌在原材料的选取,对质量的保证,对生产链的深入和优化等方面,都对国内普遍起步较晚的企业提供学习的模板。同时可以促进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换。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并加强中国对外的联系与贸易往来。社会历史的发展永远是不断向前,这就需要我们优化自身,完善机制。当追求品质成为一种国内企业的发展共识,那么树立国内企业良好形象的进程就可以得到加快。反映在行业内就是一股求新求稳的良好风气,反映在社会公众层面就是重新建立起的国货信任。

  2、对生产力和生产水平。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水平。当经济基础到达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上层建筑也随之进步。相应地,作为两种矛盾运动之一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飞跃提升。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许多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办厂,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得益于那一场打开自我的变革。同样的,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的是,为了改变某种利弊失衡的经济现象,比如本文探讨的中国人购买外货这一现象。我们必须要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更重要的是其对于生产力提升的启示意义。

  3、对居民消费水平。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理念是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消费者们将面临更多的选择,消费地域也从本国拓展到了全球范围。这对生产者和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能够以差异化的特色和人性化的服务来抓住消费者的心,那么这家企业无疑是成功的。相反,如果一家企业总是用古老的思维模式来运营,那么无疑将会被新时代的消费者所淘汰。因此,长期以往,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将是品质优良的产品和服务,那么,这对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消极影响

  事物永远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起来的,用单一的眼光去看问题会陷入不全面不准确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也需要看到中国人购买外货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

  1、对国内市场。

  一方面,大量的中国消费者将目光投放到国外,这就必然导致了国内市场的动力不足,资金大量流出也会造成国内经济的波动。提到购买外货,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人们待在家里,通过进口产品进驻中国来购买国外产品。第二种模式是和境外游挂钩的,中国居民的旅游习惯总是和购物联系在一起。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人们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人们往往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经济处于一个繁荣阶段,那么更高级别的现象也就随之产生了。而不管是哪一种模式,对中国经济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其中包括汇率的波动,为了协调国内外进出口的贸易差,政府会采取一些宏观调控的措施,当无形的手出现偏差,那么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就会出来调控,但是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这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

  2、对民族心理。

  有些情况下,人们购买外货是出于对品质的考量和猎奇心理,但有些情况下,人们则是出于一种跟风和随大流的心理。根据经济学理论,消费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人的行为心理,而放大到整个国家来说,则反映的是民族心理。那么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就可以从社会的角度来深度剖析中国人购买外货这一经济现象背后的人文危机。可想而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多元的思想和文化涌入中国,琳琅满目的各国货物涌入中国市场,这对闭关锁国了很久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而在这个激荡与交融的过程中,民族心理产生了急剧的分化。这种分化反映在经济层面上的反映,是中国人购买外货的一个缩影。当人们消费上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那么将会加剧民族心理的不平衡,反过来这种心理失衡的状态又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久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3、对经济风险。

  最后,这种现象也削弱了中国经济对抗经济危机的能力。经济全球性一方面增加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力,人们能够买到其他国家的产品,这本身就是以这种经济活力作为基础的。另一方面,这种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也将经济危机和经济风险扩散到全球范围内。在这场关乎国家利益的经济战略中,可以看到的是,发达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从属地位。发达国家利用其发展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运营模式,在外贸关系中保持优势,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样的局面则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则名利双收,若运用得不好,则很难再竞争激烈的世界格局中占据一席之位,甚至还要承担资本主义经济世界周期性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加入这个行列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单单从中国人购买外货这个现象来说,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挑战。大量的资金外流,对中国内部的经济发展,以及对中国外部的贸易发展都是起到了消极作用。

  二、再深化

  和这个现象相对应的是,外国人购买中国产品,如果将这两个现象结合来看,才算的上是从整体全面的角度来分析。当我们意识到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那么这个论题就深化到探讨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经济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综合矛盾体,这其中的很多因素都会对整体产生蝴蝶效应。因此,探讨中国人购买外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当从正面和负面,对立和融合的角度来全面分析。

  参考文献:

  [1]詹宏毅《全球经济的非对称依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1

  [2]严北溟《辩证唯物主义和经济规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3]杨世松《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推荐访问:中国经济方面论文 中国经济 论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