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震撼讲话,讲透了新经济招商引资!,供大家参考。
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震撼讲话,讲透了新经济招商引资!
新经济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热点,也是理论界关注研究的焦点。我们必须树立全球视野,观照世界新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尊重规律、研判趋势、抢抓机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发展之路。
(一)准确把握全球新经济的发展大势。
自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首提“新经济”以来,新经济迅速席卷全球,不断重塑世界经济结构、改写国家竞争格局。
从全球看,形成了以美国、德国、以色列、新加坡、中国等为主的新经济策源地和新经济活跃区。美国以“原创产业”为主推进新经济发展,德国以“智能制造”为主推动新经济发展,以色列以“创新创业”为主推动新经济发展,新加坡以“政府主导”为主推动新经济发展。从国内看,近年来新经济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已形成以北上深杭等城市为引领、部分区域中心城市竞相追赶的新经济发展格局。北京以创业为引领发展新经济,上海以“四新”为引领发展新经济,深圳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引领发展新经济,杭州以“互联网+”为引领发展新经济。
伴随新经济发展实践不断深化,先后形成了四种主流新经济理论范式:主张科技和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主张新经济形态的出现使得经济本身的波动性越来越平缓的“新经济周期理论”;
主张随着新经济发展更多的陈旧经济准则行将失效的“新经济增长源泉论”;
主张用新动能带动新经济引领新常态的“S曲线理论”。
综合分析以上实践和理论可以看出,新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不完全是一种技术现象,而是一种由技术到经济的演进范式、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的生成连接、资本与技术深度粘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作用的经济形态。具有四个明显特征:一是聚合共享。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普及,海量分散的各类资源通过网络聚合起来,促进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重新聚合和供需双方高效配置,打破了工业社会崇尚资源与财富占有的理念,更加注重最佳体验与物尽其用。二是跨界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颠覆了产业组织方式和企业商业模式,推动价值链上下游的分工转变为价值网络上的交互与协同、产业内部的精耕细作转变为跨界的组合式创新,以技术应用、模式创新为内核的跨界融合成为显著特征。三是快速迭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颠覆式技术创新,互联网思维、技术、产品、模式等变革升级时间远远短于传播普及时间,快速迭代倒逼我们要更加专精、更加开放、更加主动高效适应,否则就顾此失彼、被动应对。四是高速增长。技术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爆发式井喷,促进新经济以指数型增长。企业不再是缓慢由小及大,而是跃迁式快速成长,在独角兽群体中3-5年就会成长出一个引领世界的企业。
(二)准确把握成都新经济的发展态势。成都新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明显阶段:2003年新经济开始萌芽,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布局,电子信息技术逐渐向各行各业广泛渗透;
2010年新经济开始起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
2015年新经济开始蓄势,人才引进、创新创业共同作用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商务、文化创意等领域,一批“双创”种子和初创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新经济蓄势待发。
目前,成都新经济总量指数、发展指数、竞争力分别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四、第六和第七位,大数据、云计算、数字金融等新经济代表行业在全国城市位居前列,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一是以科技创新、集成创新为核心的新技术取得突破。科技创新从单一创新转向技术维度集成创新,核动力、生物医药等领域多项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科技与经济深度融通。2016年,全市拥有各类研发机构965家,科技进步贡献率约63.4%,发明专利申请量近两年平均增长33.7%。二是以科技型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风投机构为主角的新组织异军突起。伴随“双创”热潮,从孵化器到众创空间,再到创新生态营造,各类新兴市场主体裂变增长。近两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共58.4万户,年均增速达34.1%。其中,科技企业24396家,潜在独角兽企业31家。三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组织形式智能化、生态化,信息网络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培育形成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年,全市新经济产业增幅超过1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8446亿元。四是以跨界融合、创新裂变为特征的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衍生叠加出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网络视听、数字经济、新媒体等新兴业态。五是以线上线下、共享共赢为理念的新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改变传统商业模式,推动企业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加快渗透,开启线上线下新模式。成都聚集共享经济企业超过100家,上半年网络零售额达1050.7亿元,增长44.5%。
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成都新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一是生态圈能级弱,显示度高的领军企业缺乏。在新经济领域尚未形成生态圈,与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尚无一家独角兽企业,缺乏行业领军企业。二是创业层级低,高端创业项目和人才缺乏。成都基础创业充足,而高端创业较少。高端创业人才匮乏,在人工智能算法、数据挖掘、3D打印等前沿领域成熟人才稀缺。三是洞见能力差,爆发式成长企业匮乏。创业者、企业家对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洞见力不足,以跟随、模仿为主,缺乏原始创新创造,本土创业企业成长后劲不足。四是资本密度低,金融支持不足。新经济企业融资渠道有限,本土创投机构数量少,仅相当于北京、上海的1/10,创业企业融资渠道90%来自外地,成为风投机构的围猎场。五是制度创新慢,治理能力滞后。存在制度真空、行业准入障碍以及不适应行业发展的思想观念、专业精神、法规制度、监管方式,干部队伍缺乏与新兴企业一起下深水求发展的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
(三)准确把握成都新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加速向前。成都具有培育新经济的肥沃土壤。一是科技人才资源富集。拥有56所高等院校,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18家军工企事业单位,近500万各类人才,在大数据、5G、机器人等领域人才储备丰富。在海归吸引力上升最快城市榜单中排名第三。二是消费应用市场庞大。成都是全国人口第四大城市,拥有西部广阔市场腹地。成都人消费观念强,消费理念前卫,互联网理财、旅行订购、网络购物等使用频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地域文化基因独特。无论是世界最早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和纸币“交子”等发明创造,还是成都人对新生事物的敏锐度、包容度、接受度,都彰显了天府文化“创新创造、开放包容”的鲜明特质,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丰厚滋养和创意源泉。四是要素资源约束倒逼。成都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容量受限的双重压力,走传统工业发展的老路行不通,低水平发展人民不答应,这倒逼大家必须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坚定不移发展新经济,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来。
1、追踪前沿、勇于创造,积极探索发展新经济的现实路径
成都发展新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和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部署,以研发新技术、培育新组织、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业态、探索新模式为基本路径,以发展新经济形态和培育新经济应用场景为着力重点,以营造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为重要保障,推动新经济加快发展、高质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劲支撑。
(一)准确把握成都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路径。综合研判国内外新经济发展大势,立足成都客观实际,今后一段时期成都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新经济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基本路径是:
——坚持以新技术为驱动。聚焦前沿技术,打破转化壁垒,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坚持以新组织为主体。推动各类创新组织、创新企业迅速成长,培育扶持一批独角兽企业,聚集一批新经济领域高端领军人才。
——坚持以新产业为支撑。顺应新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工艺流程、产业场景、创意设计和生产要素组合再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一批新经济聚集区。
——坚持以新业态为引擎。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融合,建立“互联网+”创新联盟,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精准医疗、互联网教育、IP经济等新业态。
——坚持以新模式为突破。加速发展平台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共享服务模式,积极引入共享经济企业在蓉设立分支机构。
“五新”之中,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表现形式,新技术、新组织是驱动力量,共同构成集成、协调、系统的新经济发展路径。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目标和基本路径,明确新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二)聚焦“六大形态”,着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
一要着力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信息作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重要推动力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量已达到22.77万亿元,占国民经济总量的30.61%,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体。这表明,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和传统产业转型增长的“新蓝海”。要加快发展资源型数字产业。抓好数据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实施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全市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支持大数据相关硬软件产品发展,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向各行业融合渗透。要加快发展技术型数字产业。率先开展5G网络试点,大力推进信息终端、下一代互联网IPv6芯片和系统设备等关键产品的研制和产业化。增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巩固在新型显示、传感控制、集成电路、新型电子材料等领域的领先优势。要加快发展服务型数字产业。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数字金融、智慧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IC设计与测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数字媒体、系统集成与运营服务、新兴信息服务、软件外包七大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全球软件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
二要着力发展智能经济。智能经济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基本坐标,以物理设备、电脑网络、人脑智慧为基本框架,以智能政府、智能产业、智能社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形态。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突破,正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预计到2025年,我国智能化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元。要大力推动智能制造。积极引导企业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的集成应用,提升重大成套装备集成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推进生产制造设备联网和智能管控,实现全生命周期制造活动智能化。要大力推动智能服务。着眼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促进人工智能与物流、金融、商务、医疗、旅游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智慧金融、互联网医疗和智慧办公、智慧家居等产业。要大力研发智能产品。紧盯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生物识别、虚拟现实、无人机、增材制造、激光光电、卫星导航等产业。
三要着力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绿色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改变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据工信部预测,到2020年仅绿色制造业规模就将达10万亿元。要推动绿色资源的转化利用。加快在清洁能源储能和转化利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清洁能源受端城市和市场化示范基地。深入持久地推动全域增绿,夯实城市绿色本底,为新兴产业赋能,推动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产业、生活品质、景观环境和城市品牌。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着力发展生物材料、石墨及碳素材料等关键性、战略性新材料,打造国家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聚焦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分布式新能源、光伏能源、再生能源等产业。聚焦节能环保领域,围绕治霾、治污、治土等应用,重点发展环境监测及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产业。要积极推动绿色生活。大力培育绿色消费文化,建设绿色消费体系,在城市建设中加大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品开发利用,改造提升垃圾收集处理及利用产业,积极发展绿色交通、绿色餐饮、绿色住宅等绿色业态,加快建设宜居生活城市。
四要着力发展创意经济。创意经济是基于智慧性创造,推动文化、科技、经济相互交融与作用所形成的综合经济形态。创意产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仅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就将达8万亿元。要大力促进知识创造。着重培育具有“蜀”味的原创IP经济,推动技术上有创新性和独占性的文化科技创新产品开发研究,重点推进手游电竞、历史文学、音乐制作、影视动漫及网络视听等领域产业发展。要大力推动创意设计。聚焦数字创意设计,办好国际非遗节、创意设计周、音乐产业博览会等精品活动,建设中国数字创意之都和国际音乐名城。聚焦文化创意设计,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城市设计、出版设计、新媒体设计等产业,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要大力发展创意体验。促进创意生活产业发展,把文化创意和生活美学融入市民的衣食住行。萃取天府文化特质和创新载体,加快发展文化体验、文博旅游,开展具有成都味、天府范的文化创意体验活动。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天府农业本底,促进田园文创、农耕体验等创意农业发展。
五要着力发展流量经济。流量经济是指在经济领域中各种依靠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物质流等要素资源的流动而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业态。在未来发展中,谁能控制流量和入口,谁就能赢得发展主导权、占领竞争制高点。要提升流量承载力。以内陆自贸试验区建设为重点,结合创交会、西博会等重大展会活动,充分利用中法、中德等国别产业合作平台,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离岸金融结算、创新创业等国际经贸合作,增强国际高端资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要提升流量控制力。加快推进“总部成都”建设,高度重视轻资产和高能级项目招引,全力争取“六类”500强企业来蓉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提高对高端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人才流的控制力。要提升流量运作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高水平建设国际空港枢纽、国际铁路枢纽、国家级高速公路枢纽,打造全国重要的信息通信节点、数据中心和国际信息港,持续提能蓉欧快铁,建设国际交通信息枢纽和国家门户城市,提高资源要素集聚使用的广度、深度、便利度。
六要着力发展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整合、分享海量分散化闲置资源,连接、配置最优供需资源的信息经济新形态。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已达3.9万亿元,增长率高达76.4%,成为经济发展6个新增长点之一。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共享经济将保持40%左右的增长,到2020年规模将突破10万亿、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共享经济。通过众创、众包、众筹等多种方式,推动办公空间、生产线、研发中心、专利技术成果等创新资源和供应链管理、智慧仓储、现代交通运输等流通资源共享,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和生产服务供给能力。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共享经济。精准把握分众化需求,垂直细分衣食住行生活服务领域,开发面向商贸流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新型共享应用软件和平台,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再造。要大力发展公共性服务共享经济。进一步打破信息壁垒、制度障碍,重点推动政府闲置资源和公共设施资源共享,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
(三)构建“七大应用场景”,着力培厚新经济发展的市场沃土。脱离应用场景,任何技术和优势都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大力构建与新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多元应用场景,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和新模式融合创新。
一要大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服务实体经济,是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经济是在对传统经济的改造中孕育而生,与传统经济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共荣共生的关系。要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金融等应用于实体经济,推动发展理念、生产要素、组织模式等变革,切实增强经济的创新力、竞争力。要提升新技术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试点,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和工业云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产业生态圈,推进产业和园区智能化。要提升新模式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结合国家制造强市、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城市建设,以“互联网+”思维改造提升实体经济,积极探索发展众筹、定制服务、新零售等新模式,重塑产业链和价值链,构建基于新模式的经济新体系。要提升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聚焦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基于互联网的金融要素市场和功能性金融服务基地,推动支付清算、金融科技等产品创新,依托自贸区建设积极发展国际化金融业态,构建立足西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新金融服务体系。
二要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新经济最为集中的应用场景,对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要积极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利用数字化基础设施构建市政服务平台、支付系统平台、促进商业创新的生态系统平台,建设智能化城市营运体系,对民生、安全、服务等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要着力打造智慧政务。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云网端数”四位一体政务云平台,加快把互联网打造为政务服务的主平台。要着力推动智慧出行。实施智慧出行工程,结合科学治堵十条,扩大移动支付、共享交通等新技术覆盖面,建设更加先进的驻车管理、道路信号、快速缴费等智能交通系统。要着力建设智慧社区。结合实施“五大行动”,加强一体化信息服务站、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等便民设施建设,推行居民生活服务“一卡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三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融合起来,构建科学高效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让创新创业成为城市永续发展的强劲动力。要汇聚创新创业资源。以全球创交会为品牌载体,按照互联网思维打造国际性站位、创新资源开放、创新成果实时交易的“O2O”平台,推动全球创新资源在蓉汇聚流通、转移转化。结合全面创新改革和支持在蓉高校“双一流”建设,构建校地企协同创新数字信息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融合”。要赋能创新创业载体。坚持以共享理念改造双创载体,着力构建全要素、全周期、全产业链的孵化体系。在苗圃配置创新共享平台,推动科研设备、试验室和生产线共享开放,实现从创意到样品的突破;
在孵化器配置智能硬件等行业共享试验室、小试和中试车间,解决从技术研发到小批量生产问题;
在加速器配套共享生产线、共享工厂,解决批量生产和扩大规模问题。要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大力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机构,构建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更好发挥“一次分配”的作用,使千千万万人靠创业自立、凭创新出彩。
四要大力推进人力资本协同。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蓉漂”计划,加快构建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协同体系,将人力资源优势充分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要推进人力资本匹配。人力资本发展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结构。要紧贴城市发展人才需求,坚持以“高精尖缺”为导向,优化人才行业、知识、年龄等结构,着力引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大学生,促进优秀人才同优势产业、优秀企业有效对接,推动人力资本与城市战略目标、产业发展和资源禀赋高度契合。要加强人力资本开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人力资本信息库,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人力资本有效开发、高效管理和优化配置,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优化人力资本服务。大力发展人力资本服务业,推进人力资本服务产业园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本服务企业,加快发展国际化测评培训、管理咨询、从业资格考试等人力资本服务机构,着力构建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本服务软硬件体系。
五要大力推进消费提档升级。消费城市是成都的鲜明特质。要深化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盯消费新需求、新热点、新模式,加快消费转型升级,着力建设国际购物天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美食之都,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成都服务”和“成都消费”品牌。要发展个性消费。积极引入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定制服务、定制消费,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个性化旅游、教育、医疗等新兴服务,依托大数据技术创新旅游产品、实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推动消费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和精品化。要提升消费层次。跟踪世界消费潮流,瞄准中高端需求,培育和引进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推动“成都消费”向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打造国际时尚之都。鼓励传统商业企业开展产品、模式和技术创新,擦亮“老字号”金字品牌,打造更多具有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良品美器”。要优化消费环境。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商圈,植入特色文化、发展新型业态、提升消费体验,打造新型都市商业中心和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建立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健全消费信用体系,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六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培育绿色低碳文化,坚定不移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要推动生产绿色化。结合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功能分区,明确各园区的产业布局、环境控制、投资强度、产出水平等准入标准,大力发展与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都市型产业,推进生产过程可循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要推动城市绿色化。把绿色低碳理念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方面、全过程,深入实施“三治一增”,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绿色能源使用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加大环保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城市可持续运营和发展能力。坚持以生态理念高水平规划建设绿道慢行系统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有机嵌入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绿色业态,打造绿色、人文、经济的功能复合体。要推动生活绿色化。增强绿色供给、推进绿色包装、开展绿色回收,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绿色化。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扩大城市公交、出租车、环卫和公务用车使用新能源汽车比例。加强宣传动员和示范推广,引导市民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理念,让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风尚。
七要大力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加快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促进产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和政府治理方式创新。要着力打造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协同的供应链创新网络,建设跨界融合的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市场开拓、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加快推进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制定供应链发展的支持政策,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培育一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构建跨行业、跨领域的供应链协同、交易和服务示范平台。要着力推动智慧供应链发展。整合供应链网络资源,提升供应链组织效率,增强数据集成应用和协同共享智能水平,实现供应链各环节协同运行,打造有利于实体经济高效运行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制定供应链产品信息、数据采集等关键共性标准,推进供应链服务标准化,提高供应链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能力。要着力创新供应链组织模式。依托国际空港、国际铁路港、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构建以“物流枢纽、国际通道、立体口岸”为核心要素贯通欧亚、连接全球的全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基于供应链的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培育优质供应链管理企业,以供应链带动产业链重构和价值链提升,打造优势产业供应链高地。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区块链在跨境支付、保险理赔、证券交易、票据管理等金融领域的典型应用,为供应链管理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2、努力营造发展新经济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新经济意味着发展理念、产业形态、组织方式、制度环境、监管方法的全新变革,必须以开创新时代的政治勇气和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创造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营商环境,让新经济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活力充分释放。
一要勇于解放思想。发展新经济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党员干部是开启新时代的关键少数,要勇于学习、勇于创造、勇于担当。要带头践行新思想。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谋求新跨越”大讨论,重新审视和思考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动力和机制,让改革担当、创新意识、变革思维、开拓精神融入血液、成为基因。要主动服务新经济。学深研透新经济发展的特点、趋势和路径,主动与企业一起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增强行业洞察力和领悟力,鼓励政府部门、产业园区在国际国内选择合作伙伴共建新经济发展研究智库,主动为新经济企业解难,为创新型人才赋能。要加快培养发展一批懂新经济的专业干部并尽快调整到关键核心岗位。要积极创建新制度。加强地方立法保障和制度政策创新,制定新经济领域的产业负面清单,科学划定政府与市场的权责边界,综合运用政府公共资源、财税杠杆和要素资源配置等政策工具促进新经济快速发展,构建新经济发展统计考核体系,营造更合理更便利更高效的新经济发展制度环境。
二要创新要素供给。坚持以创新需求和企业发展壮大为导向,推进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政府公共资源和城市优质要素投放到可以充分发挥优势的高增值行业,促进各类要素向新经济领域优势企业和优秀人才倾斜流动、有效集聚,为新经济发展培育丰厚土壤。要创新信息要素供给。整合、赋能政府和社会公共数据资源,建立全市统一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推进数据合法有序契约开放,推动数据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加快建设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鼓励基础运营商和大数据领军企业在蓉兴建大型IDC项目。对主要面向大数据应用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云数据中心等给予优惠支持。要创新人力资源要素供给。着眼提升人才引进的精准度、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强化新经济人才招引,推进“蜀才归蓉”,大力引进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人才和团队。引进培育一批“猎头”公司,建立对企业和创新团队引进使用新经济人才的奖励制度。加强新经济人才培育,鼓励新经济平台企业与在蓉高校联合办学和深度合作。推行人才绿卡制度,分类分级为新经济人才提供户籍办理、安居保障、子女入学等服务。在全市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新经济领域知名企业嵌入式学习。要创新资本要素供给。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汇聚新经济创投资源,制定鼓励政策吸引全球知名风投在蓉设立法人机构,提高首轮融资便利性。设立新经济天使基金和发展基金,为企业提供全过程融资服务。在市县两级分别设立校地合作专项资金,促进校地合作和成果转化。要创新技术要素供给。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努力在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充分激发高校院所在蓉转移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培育和发展创新要素市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评估中心和交易中心,鼓励各类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按照市场化机制开展知识产权收储和就地转化。要创新平台要素供给。积极争取国家级国际化重大创新平台在成都布局,努力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实施工业互联网重大专项工程,对进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互联网平台,给予财政配套和扶持奖励。
三要营造良好氛围。发展新经济、集聚新动能,既需要政府大力推动,更需要创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大力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充分尊重企业家和创新型人才的社会贡献,培养一批具有诚信意识、全球眼光、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对新经济领域中有发展潜力和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领军人才,要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表彰。建立新经济企业俱乐部,汇聚行业资源和要素,打造政产学研用常态化交流平台。要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时代风尚。完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加强开放包容、创新创造的人文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让一切有利于发展进步的创新创业想法得到鼓励、行动得到支持、成果得到尊重。要全力创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实行包容性管理和审慎性执法,变“事前设限”为“事中划线”“事后监管”,多出“指导意见”、慎出“管理办法”。对发展初期的新生业态要经常调研,依规依法规范,给企业留足成长空间。支持设立“非负面清单”的新经济企业或新型组织,放宽新经济领域企业登记条件。建立动态包容审慎监管制度,量身定制、逐步完善新经济监管体系。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