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歌》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说明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1课。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乡歌》说课稿,菁选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水乡歌》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说明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1课。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二)学习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写好“荡”、“船”、“飘”、“装”。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荷花贴画
(四)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两课时
二、说教法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鲜奇异的东西所吸引。根据孩子这些年龄特点和教材自身的特点,这一课我主要运用课件及荷花贴画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运用闯关游戏、多种形式的朗读等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最后进行迁移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闯关摘荷花的游戏,寓教于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通过学生自读自评、加动作读、师生比赛读、以唱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最后的迁移运用更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四、说教学程序
(一)旧知引路,激趣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一上课就觉得似曾相识,进入想学、愿意学习的境界,上课伊始,我为学生们描述了江南的美,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识字1》,勾起学生对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回忆。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诗歌——《水乡歌》。小朋友们请准备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这样的导入,即复习旧知而提出新课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享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寓识字教学于玩乐之中。
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课文之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池塘边的小青蛙送来了许多荷花,要得到荷花就得答对小青蛙的问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为了得到美丽的荷花,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这个闯关游戏中来。
按照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我按顺序出示了带有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的生字、带有生字的词条,引导学生开火车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来读、当小老师带读,通过多种活泼有趣的读,使学生掌握了生字的读音。
《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根据《课标》要求,我设计了“生字宝宝找朋友”这一游戏,让学生帮助荷花贴画背后的生字部件寻找朋友,组成这一课的生字,并向大家介绍这个生字。这样,在游戏中学生学到了记忆生字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在游戏中还渗透着互相帮助的思想。
最后再让学生跟着课件书空,在课本上描红。做到了《课标》要求的“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一小节来朗读,并让学生间互相评价,重视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评价。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导”的工作,采用加动作进行朗读、师生比赛读、唱歌促读、师生齐读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进而喜欢阅读,愿意阅读。
此外,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是本篇课文的一大特色。根据《课标》第一学段中对阅读的要求:“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每小节都有的一个相同的句子,即问句,让学生练习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感悟,把握了问句所表达的疑问语气。
(四)迁移运用,综合提高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在教学的最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美丽的风光,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再模仿课文说说“海南什么多?”并动手写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铺设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水乡歌》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1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首先说说教材分析。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7单元中的一首诗歌,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水乡歌》作为本单元的开篇,歌颂了水乡秀丽风光和水乡人发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有三小节:第一小节写水多;第二小节写船多;第三小节写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水乡歌》以优美的语言文字,以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展现了水乡的兴旺景象,歌颂了水乡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诗的内容、形式比较独特引领学生去感悟生活的意义。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对教材的初步分析与理解,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十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随文认识“渠、驳”。认识两个新部首。重点写好“荡”、“船”、“飘”、“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感悟水乡的“水多、船多和歌多”,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水乡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试着仿写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其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下面说说教法和学法:
一、创设情境
《新课标》对低学段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教学活动要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使其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去领悟,去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自主学习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写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再说说教学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欣赏水乡的美景入手,根据年段特点,采用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升华。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实课堂,是本节课的教学思路。由此我设计了“创设情境,领略水乡情韵”、“进入课文意境,品味水乡魅力”、“创编赞歌,抒发对水乡的热爱”、“整体感知,启动思维”、“迁移运用,综合提高”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领略水乡情韵
本环节我设计分两步进行导学:首先充分利用班班通创设水乡的情境,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水乡。上课后,教师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水乡风光图,并相机指导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讨论,说说看到了什么。由此得出水乡的概念,即像这样有水,有船,有桥,还有人打鱼的地方就是水乡。随后,再进一步指导学生欣赏水乡风光,激发学生对水乡的喜爱之情。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其次,引领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水乡。这里我设计分四个步骤进行阅读指导。
第一,大屏幕出示问题:水乡歌里唱了些什么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探究。在学生读书的时候,教师相机指导学生选取喜欢的方式来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第二,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欣赏,并启发学生对照自己的朗读,感受一下诗该怎样读。听完之后让学生再读,找出差距,同时布置学生边读边自学生字词。教师同时课件出示词语。
第三,在学生通过对照录音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水乡什么多?(课件出示)
第四,有了上面的基础,此时教师顺势过渡,带学生一起走进水乡,欣赏美景。
二、进入课文意境,品味水乡魅力
这一环节,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细读课文,感情朗读。
学习第一小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创设水多、船多、歌多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自主感悟,进行交流。理解水乡水多的特点。
具体的指导方法我想分三步,第一步,出示课件,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第一小节,让学生自由读,然后合作探究,读了这一小节知道了什么?并引导学生想象:仿佛看到什么?
第二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受水多,让学生画出相关词语,教师相机课件出示:(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
第三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段,可以设计问题:除了水多,你还读懂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板书(水美)
水乡究竟有多美,此时教师适时出示图画,并深情地课件出示的句子:是呀,湖水清澈荡漾,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真是美极了。
第四步,指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想象,如果现在自己就站在水乡的渠边、河边、池塘边,最想去做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去游泳、坐船去游览、欣赏美景等等,教师相机给与鼓励。
上面的四步完成后,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并要求读出渠多、河多、池塘多的特点。理解水乡水美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画面,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荡”字;读好“处处绿水荡清波”,感受水乡的水美。最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一小节,读出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学习第二小节、第三小节时,可以采取同第一小节相同或相近的方法。第二小节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合作探究,理解水乡船多的特点。教学时,教师首先设疑,这么美的水,可老师觉得还缺点什么,你们说缺什么?引导学生阅读并解疑:答案是船,教师提示:有水的地方就会有船,并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看图思考,这幅图让你想起课文中的哪句话。学生回答后指导学生读“千只船,万只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读后讨论,读了这一段 你除了读懂船多,你又能感受到什么?(湖面美)并指导学生把船多的这一小节美美地读出来,想象船上的渔民都在干什么,体会渔民的勤劳。
第三小节主要引领学生理解水乡歌多的特点。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畅想下面的情境:水乡水多,船多,水美、船美。风光如此美丽,那里人们也很幸福,看水乡的孩子划着小船在荷花丛中穿行,听他们还唱着歌呢?然后播放预设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让学生欣赏,让学生透过歌曲所描述的美景来享受水乡之美。欣赏完歌曲后,趁着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情境之中,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最后一节读给同桌听。并指导学生随文解字“箩”,合作探究:水乡人用箩筐来装什么?联系上文,想象水乡人民过上了怎样的新生活?最后让学生选择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理解“歌”在文中意思,再读课题。
三、创编赞歌,抒发对水乡的热爱
这篇课文学到这里,已近尾声,因此,教师要通过合理过渡进入本环节教学:由问题“水乡不仅水多,船多,歌多,而且其他的也多”导入。
第一,出示三幅图片,指导学生观察水乡还有什么多?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是啊,水乡鱼多,虾多,桥也多。
第二,启发学生像小作家一样把它编成像课文一样的小诗,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仿佛可以划为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比比哪一组编的最美,给予肯定和鼓励。
可出示下列句式给学生作为床边的参考:
水乡什么多?
________________多。
千_________,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学生分组讨论,编诗(师巡回指导)
第四,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评。学生可能会以“鱼多、桥多、虾多”等为题创编,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及时给予激励和点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以鱼多为题的,教师讲评:打鱼的人叫什么?渔民们打到鱼时心情怎么样?可以用哪个词?那最后一句我们可以用“乐的渔民……
四、整体感知,启动思维,
本环节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负。
首先,教师出示水乡的全景图投影,扩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水乡桥多、树多、花多、鸟多,水乡的水是一首歌,水乡的船是一首歌,唱也唱不完,水乡歌里还会唱什么歌呢?让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其次, 让学生完整朗读全文,获得整体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启发学生思考:你们觉得水乡美不美?水乡的水静静地流着,水乡的船轻轻地飘在水上,水乡的歌令人陶醉,启发学生一起来夸夸水乡吧。
五 迁移运用,综合提高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在教学的最后,我设计利用多媒体播放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美丽的风光,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再模仿课文说说“青岛什么多?”并动手写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铺设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六:总结
教师小结谈话,启发学生朗读全文,出示全文课件,全班齐读。要求把对水乡的喜爱表达出来。
这样设计与导入环节前后呼应,指导了学生感悟音乐的方法,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旋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实现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最后说板书设计:
主要板书设计:
水多
水乡歌 船多 美
歌多
这样设计简单明了紧扣主题,这既是是的精萃过程,也是学生聆听感悟表达的结果。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水乡歌》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我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十一课《水乡歌》。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生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五个生字: 船、帆、箩、荡、清,认识绿线内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水乡特点。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巩固字词,学会剩余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朗读课文的同时了解水乡的景美物丰,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爱家乡的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本篇课文教学中,我准备三步导学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任务一.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初步了解水乡特点。
任务二.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任务三:自读自悟,积累语言,感受品读水乡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美好生活。
任务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上课伊始,我为学生们描述了江南的美,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识字1》,勾起学生对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回忆。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诗歌——《水乡歌》。小朋友们请准备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这样的导入,即复习旧知而提出新课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民主导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享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我用学习任务一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
(三)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语文教学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四)检测导结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在教学的最后,用两道检测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为了让学生直观易懂的看笔记,板书设计得有条理性、概括性、指导性,最好还要有艺术性。根据课文的内容,体现简洁明了、统领全文的原则,表现的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水多
水乡歌 船多
歌多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
《水乡歌》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我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十一课《水乡歌》。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生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五个生字:船、帆、箩、荡、清,认识绿线内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水乡特点。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巩固字词,学会剩余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朗读课文的同时了解水乡的景美物丰,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爱家乡的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识字教学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本篇课文教学中,我准备三步导学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任务一.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初步了解水乡特点。任务二.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任务三:自读自悟,积累语言,感受品读水乡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美好生活。
任务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上课伊始,我为学生们描述了江南的美,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识字1》,勾起学生对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回忆。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诗歌——《水乡歌》。小朋友们请准备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这样的导入,即复习旧知而提出新课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民主导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享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我用学习任务一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
(三)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语文教学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四)检测导结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在教学的最后,用两道检测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为了让学生直观易懂的看笔记,板书设计得有条理性、概括性、指导性,最好还要有艺术性。根据课文的内容,体现简洁明了、统领全文的原则,表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水多水乡歌船多
歌多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
《水乡歌》教学反思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有3节,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了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朗朗上口。每一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
在《水乡歌》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做得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设置游览情境,激*感。播放最美*的江南水乡的风光片,激发孩学生对水乡认识的欲望,充分调动起了孩子对水乡已有的知识水*,进而更有效地进入教学中。在纵观全文中,我提出了水乡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轻而易举地概括出水乡的特点:水多、船多、歌多。我又让孩子们仔细读诗歌第一小节,找出水多的理由。(画出重要的句子,然后相机圈出“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等表示多的词语,通过多形式的朗读,通过图文结合,逐步感受到多的理由。
二.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教学中,重点引领学生学习第一小节,教授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画、圈、标、读、写”,第
二、三小节则放手,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三.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领略水乡的风光美,重点抓好识字教学。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的特点就在于整体性和综合性。识字识词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通过分析“荡”、“飘”、“箩”等字的字形,识字析词,理解句子“处处荡清波”、“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及“唱咱水乡新生活”的意思。把字词的教学与句子的教学和整篇课文的教学协调起来,将阅读、识字、理解、感悟、朗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做到寓识于读,寓解于读,以读促识。
四.以朗读为主线。为了感受诗歌的意境,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加强朗读,层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在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淀语感的能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等等,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不但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同时学生的朗读水*也得到了提高,特别是配乐朗读,孩子们兴趣盎然。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设计适时用语言和图画音乐为学生创设了江南水乡优美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听、看、想)整体感知了水乡秀丽风光的水乡水多、船多、歌多的典型特征,充分感受诗歌的情境美。所以学生能深刻领略文章内容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文章形态的格式美和韵律美、文章风格的质朴美和规范美,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陶冶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也热闹起来了。
六.教学完整首诗歌,我又带着孩子们尝试了说话训练:水乡还有什么多?我们的家乡滨湖多,我们的校园什么多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编出了一首首语言优美,富有童趣的与《水乡歌》相同格式的小诗歌。这不仅巩固了课文的语言形式,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续编能力、组织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展现的舞台。
虽然课前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准备较充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让每位孩子都能够充分读,有感情读,因而读的时间就比较多,到了拓展写诗歌的环节时间不够充裕,因此放手太快,留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也比较有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有的放矢,达到课堂的最大高效。
《水乡歌》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一)教材说明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1课。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二)学习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写好“荡”、“船”、“飘”、“装”。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荷花贴画
(四)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两课时
二、说教法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鲜奇异的东西所吸引。根据孩子这些年龄特点和教材自身的特点,这一课我主要运用课件及荷花贴画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运用闯关游戏、多种形式的朗读等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最后进行迁移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闯关摘荷花的游戏,寓教于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通过学生自读自评、加动作读、师生比赛读、以唱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最后的迁移运用更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四、说教学程序
(一)旧知引路,激趣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一上课就觉得似曾相识,进入想学、愿意学习的境界,上课伊始,我为学生们描述了江南的美,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识字1》,勾起学生对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回忆。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诗歌——《水乡歌》。小朋友们请准备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这样的导入,即复习旧知而提出新课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享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寓识字教学于玩乐之中。
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课文之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池塘边的小青蛙送来了许多荷花,要得到荷花就得答对小青蛙的问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为了得到美丽的荷花,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这个闯关游戏中来。
按照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我按顺序出示了带有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的生字、带有生字的词条,引导学生开火车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来读、当小老师带读,通过多种活泼有趣的读,使学生掌握了生字的读音。
《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根据《课标》要求,我设计了“生字宝宝找朋友”这一游戏,让学生帮助荷花贴画背后的生字部件寻找朋友,组成这一课的生字,并向大家介绍这个生字。这样,在游戏中学生学到了记忆生字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在游戏中还渗透着互相帮助的思想。
最后再让学生跟着课件书空,在课本上描红。做到了《课标》要求的“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一小节来朗读,并让学生间互相评价,重视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评价。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导”的工作,采用加动作进行朗读、师生比赛读、唱歌促读、师生齐读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进而喜欢阅读,愿意阅读。
此外,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是本篇课文的一大特色。根据《课标》第一学段中对阅读的要求:“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每小节都有的一个相同的句子,即问句,让学生练习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感悟,把握了问句所表达的疑问语气。
(四)迁移运用,综合提高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在教学的最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美丽的风光,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再模仿课文说说“海南什么多?”并动手写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铺设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水乡歌》说课稿 (菁选5篇)扩展阅读
《水乡歌》说课稿 (菁选5篇)(扩展1)
——《水乡歌》教案
《水乡歌》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乡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乡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认读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学生能基本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分小组学习。
五、学情调查:
1、学生对水乡风景人情缺乏感性认识,缺少生活体验。
2、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渠”、“驳”、“箩”等词不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小游戏。师板画小帆船,请学生上黑板模仿画,比一比谁画的好、快。
2、导入新课。放水乡风光图像,交流感受。
3、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思考:水乡什么多?
4、读后交流,揭示课题《水乡歌》,板书:水乡歌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诗歌。
2、检查字词与课文。
3、交流学情,你还有什么不懂吗?学生提问。
(1)教给方法,理解“渠”“驳”歌、曲都是人们唱的,它们意思相近,我们可把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词“歌曲”,想一想:渠是什么意思?驳呢?
(2)提出用画画的方式来读课文,弄懂其它提出的问题。
(三)精读,体悟情感。
1、第一段画水。
(1)水乡的美景就像一幅画,我们该先画什么呢?水还是船?(水)
(2)要想画好水,必须知道水是什么样的,自由读第一段。
(3)交流,水乡的水是什么样的?
(4)看第一段图像,师引读。
(5)指导朗读,齐读
(6)指导作画
2、第二段画船及其它。
(1)船应该怎么画,自由读第二段。
(2)请一位小朋友画一只船,指导:用什么颜色粉笔?(白色)船应该画在什么位置?(水上)画一只行吗?再请小朋友画多只帆船。
(3)水上有白帆,天上还有云朵,师再画云朵。你想起书上哪句话?指导朗读,(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4)这么多船在干什么呢?(捕鱼、捉虾、运输……)
(5)小组交流,水里面会有什么,水上呢?水边呢?
鱼、虾、蟹、荷、鸭、鹅、稻田等。
(6)把刚才说的画下来,指导作画。
(7)水乡那么优美,生活在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3、第三段画歌及其它。
(1)歌可以画吗?读第三段。
(2)小组交流:谁在唱歌?为什么唱歌?
(3)水乡人们通过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看到这么多的帆船你能听到他们在唱歌吗?
(4)指导朗读。
4、扩展想象升华内涵。
(1)小朋友想一想,再对照书上的插图。看看还可以画什么?(楼房、鸟、树……)
(2)水乡不仅水多、船多,河渠、池塘边上的稻田也特别多,水乡还有一个美名,叫“鱼米之乡”。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会背的站到讲台前和老师一齐背诵。背诵全文。
《水乡歌》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三个生字"连"、"荡"、"船"。
3、让学生初步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一些字词,如:渠、驳。
教学难点:
理解白帆"飘满湖面飘满河"和歌曲"装满一箩又一箩"。
情感教育: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口述:音乐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带我们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优雅的音乐,走进风光秀丽的水乡吧!
2、师述:大家看,这就是水乡。仔细看看,多美呀!绿水环绕着清波,身处其境,犹如进入了人间仙境。再看看湖面上,好热闹啊,捕鱼的小船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象在开一个盛大的*。湖水清澈蔚蓝,让人心情舒畅,分不清是在湖中央还是已在空中行。
3、你们喜欢水乡吗?其实我们的家乡--太仓就是一个风景怡人的水乡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揭题:水乡的美可以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展现,还可以用诗来描绘呢!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这是一首献给水乡的歌,想听吗?
2、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秋湖月夜》。
3、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纠正。
5、指名读,相机指导。
师:你喜欢读哪一段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6、随机出示词语:清波、飘满、装满、咱、新生活。指名读,齐读
三、自读自悟朗读交流
1、自读课文,思考:水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①水多、船多、歌多。(此处教师板书)
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指名说说,并进行朗读指导。
四、鼓励质疑引导解惑
1、再读课文,学生质疑。
2、小组选择问题讨论,然后组间交流。
3、教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
如:(1)"渠"、"河"、"池"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画面,请学生一一指出)
(2)"驳"与"船"一样吗?(看图理解)
(3)"歌"能装在"箩"里吗?
教师提问启发:谁在唱歌?水乡人民用箩装什么?望着一箩又一箩的劳动成果,水乡人民会唱些什么呢?学生再次朗读第三小节。
五、回归整体表情朗读
师生合作,师问生答。
六、学习生字培养习惯
1、写好"飘"、"装、"船"三个生字。
2、学生说说记忆的方法。
3、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4、学生在书上描红,师巡视指导写字的姿势。
《水乡歌》教案3
教材分析:
<水乡歌>是一首儿童诗,由四小节组成,分别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突出水乡的四个特点。这四小节逐层推进,彼此紧密相联。因为“水多”,所以“桥多”、“船多”,因为“船多”,乘船、打鱼的人多,所以“歌”就多,“歌多”是全诗的结晶与升华,渗透了水乡人民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儿童诗的语言生动优美,运用设问、比喻、拟人、反复等多种修辞方式,把普通的水乡景色描绘的栩栩如生,令人向往。“处处绿水荡清波”中的“荡”字飘满湖面,飘满河中的“飘”字,“大船小船装满歌”中的“装”字,都很具有表现力,既动感十足,又耐人寻味。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感受水乡的美丽以及水乡人们的勤劳快乐,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建议:
《水乡歌》这首童谣写的是江南水乡的特有景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导课。例如:我们南方的孩子对江南水乡是陌生的,那在上课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有关水乡的专题片,让孩子对于水乡先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在学习课文内容就比较简单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让孩子试着用插图讲述课文内容,说说水乡什么多。课文中主要写了水乡的“四多”,既然有“四多”,那“四多”是用哪些具体评议表现出来的,教学时可以让孩子试着说一说,学生照书回答就可以了,不必过于苛求。如果能用具体的词概括出来那就更好了,如:千、万、接等。
这首童谣不仅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四多”,很多地方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一种意境美,如:“处处绿水扬荡清波”像这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句子,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想,在阅读中感悟、体会这种意境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适时指导朗读。诗歌的最后一句点题:"歌唱水乡新生活",全诗这种欢乐的情绪即由此而发,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必强求学生解释诗句的含义,更不要引导学生从政治的角度去认识。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去说说我们现在新生活的内容,这样就可以了。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要局限于课文内容,课文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一个载体。通过学习这样一首小童谣可能会引发提出行行色色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会提出水乡的水为什么会“荡清波”,而我们这里的小河有的为什么全是污水,这就牵扯到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教师应可能不会想到,孩子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所以在教学前教师应尽可能把上课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想得周全、细致一些,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课文学习完了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教师可以结合文后提出的问题“你的家乡什么多?”引导学生用诗的语言来介绍自己的家乡,但千万在教学后直接告诉孩子,我们也写首诗吧,诗是什么,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是个空白,只要孩子能模仿文中的语言来说说自己家乡就可以了。比如孩子可能会讲:楼多,东一座,西一座,东西南北千万座,座座高楼入云朵。大量的儿歌韵文的学习可以给孩子插上诗歌的翅膀,诗化孩子的心灵和眼中的生活、心中的想象,对孩子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在今后诗歌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孩子尽可能模仿文中的语言让孩子以儿童诗的形式描绘出孩子的内心世界。
本课的生字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课文中认字,并且要尽可能分散难点,不要把生字集中在一起教学。
在书写上要重点指导“荡、飘、装”这三个字。“荡”是草字头,不要把三点水当作偏旁。“飘”要注意左右均衡,关键是把“风”写得斜长些。“装”是上下结构,注意右上部分的“士”不要写成“土”。“船”左右结构,写右上部分要注意那不是“几”,而是“横折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八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还记得开学初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水乡的韵文吗?
生齐背诵。
2师:是呀,来到江南水乡,烟波浩淼,荷塘满是荷花,夕阳映照在湖面,耳边传来阵阵渔歌,水乡的风景真美。你们还想再次欣赏水乡的风光吗?(出示水乡风光图)
3师:你在水乡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4引出课题:水乡的美可以用图片来展现,还可以用诗歌来描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赞颂水乡的诗歌——水乡歌,这里的“歌”是赞颂赞美的意思。
指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过渡:水乡人民是怎么赞颂自己家乡的呢?快快进入课文看看吧!
1、出示自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不懂的字借助拼音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不漏字,不添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2、检测自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生词
指名带读,齐读。
2)出示去拼音生词。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过渡:有几个生字宝宝很调皮,他跳了出来,想考考你们。
3)出示生字:渠驳箩
师:你知道哪个词的意思呢?
分别出示图片,配以解说。
渠:人们挖出来的沟,把水从河里引到田里去。为了牢固就用石砖筑起来,这样加快水流,方便灌溉。有一个成语叫“水到渠成”。
驳:这种船肚子大,自己不会前进,前面得有船拖着前进,这就是驳。用来做什么呢?(装货、载人)
箩:是竹字头,跟竹子有关。用竹子编成,方底圆口。大的盛米装货物、粮食,小的用来淘米。
过渡:词语宝宝读得这么好,它们回到课文你还认得它们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诗歌有几节,每节写了什么?
生答。板书:水多船多歌多
2、指名分节读课文。
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指导正音。
3师:你发现了吗?这首诗中有许多地方是一样的,哪里呢?
生:开头第一句一样,一问一答的形式。还有“千”、“万”
出示句子:水乡什么多?
1)指名读,齐读。
2)认识问号,当你有疑问的时候就可以用上这个耳朵钩子——问号了。
4师:水乡只有水多,船多和歌多吗,(依次出示图片)请继续欣赏水乡风光。(依次出示图片)
5出示句式:水乡()多,()多,()多,水乡真美啊!
生答。
四、巧记生字,规范写字
出示:荡清船帆飘湖装
1你会记哪个字?
2你有好方法把生字写美观吗?
3师范写,讲解,生书空,描红。
4组词造句
《水乡歌》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10个生字,本课时重点检查7个生字,学习3个生字。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感受水乡的美丽以及水乡人们的勤劳快乐,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能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2、通过对“荡、飘”等重点词语的理解,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表
达的精当,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美的小诗,叫——
众生:《水乡歌》。
师:我们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呢!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作业纸,根据拼音填一填生字。注意把字写规范,看谁书写的姿势最端正!
(生写生字,师巡视)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写的对不对呢?
(课件出示一个孩子的作业)
水乡水多,
处处绿水dàng(荡)qīng(清)波。
水乡chuán(船)多,
白fān(帆)片片piāo(飘)满河,
水乡歌多,
zhuāng(装)满一luó(箩)又一luó(箩)。
师:“船”的第五笔是提,并且不穿过右边的一竖。第八笔没有钩。
“帆”和“飘”的“横折斜钩”要写好。
“装”上面的右半部分是“士”。
自己检查一下,全对的举手,错的认真订正。
过渡:下面我们把生字带回课文,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
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引导学“水多”。
师:诗里告诉我们水乡什么多?
生:水多,船多,歌多。
(师板书:水多船多歌多)
(课件出示第1节)
师:那么同学们,水乡“水多”,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放声读第一小节。
生: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
理解“渠”
师:你说了一句话,那几个字最关键呢?
生:千、万、
师:是正正好的一千条渠,一万条河吗?
生:不是的,只是说明数量多。
师:还从哪感受到了水多?
生:一个连一个、处处。
师:什么是处处呢?
生:就是到处都是。
评价:你会读书,也会思考。
师:谁来读第1节,让我们感觉水乡的水真多。除了多,你还读出水乡的水怎么样呢?
生:我还看出水很绿,很清。(板书:水清、水美)
师:那句话看出的呢?
生: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你怎么理解“荡清波”?
预设:清澈的水波随风荡漾,水很清,清得可以?看到水中的鱼、水草。
师:谁来读出碧波绿水的感觉呢?(指名读)女生我们一起读,男生读,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第一小节。
评价:我发现同学们已经爱上这片碧波绿水了。
(三)指导学“船多”。
师:你也能读好描写船多的部分吗?自己读,边读边画出表示船多的字或词。谁来说说你画了什么?你为什么画这些字词。
生:我从“千、万”看出的。
师“千只船,万只驳”,这里的“驳”你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生:我从“片片”看出的。
师:为什么?(预设:片片说明有许多片,帆船的数量很多。)
生:“飘满”看出到处都是的。
谁来读好这一节?指名读
(课件出示白帆图)
师:这是什么呀?
生:这是白帆。
师:诗里是怎么写帆船的呢?
生: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师:这是什么句?
生:比喻句。
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白帆比作了云朵。
师:为什么这样比呢,它们有什么相似点?
生:白帆和云朵一样都是白色的,还会动呢!
出示填空:柿子个个像()。
菱角个个像()。
枫叶片片像()。
棉花朵朵像()。
师:所以诗中用了一个“飘”字,多恰当呀!这么多的船,它们都在忙着干什么呢?生:渔民们在打鱼呢,拉货呢。
师:水乡的人民可真勤劳!(板书“勤劳)谁来读一读第2段,让我们感觉到船儿真多呀!(指名读)
小朋友们注意了重点字词,读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会背吗?会背的我们一起背,不会的可以看屏幕。
生背,老师评价:听了你们的背诵,让我仿佛看到了各种各样、来来往往的船。过渡:生活在这样的水乡,你乐意吗?水乡的人们乐意吗?
(四)、质疑学“歌多”。
师: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3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水乡的人很快乐。
师:那就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生读
生:我知道了水乡的歌多。
师:你是从哪感受到的。
生答,重点词语“千”“万”“装满一箩又一箩”变红。
师:这节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箩”我不知道是什么?
(课件出示箩筐图)
师:这就是箩,是用竹子做的,它可以用来装什么呢?
生:可以装鱼虾。
生:可以装蔬菜。
生:可以装药草。
……
师:为什么歌也会装满一箩又一箩?鱼虾会给渔民带来什么?
(生活好了,心情就好,所以渔民们打到鱼就想唱歌了。)
师:想象:他们会唱些什么?(《水乡歌儿多》)水乡的新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口头填空:()的歌()的生活
板书:幸福
师:所以,箩筐里装的不仅仅是鱼虾,还是他们美好的生活,也是渔民们一支支快乐的歌曲。师:人们丰收了,还唱着开心的歌呢!谁来开心地读一读第3节呢?(指名读)我们男生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水乡歌》教案4
一、谈话导入新课:
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
1、师:小朋友,你们游览过哪些地方呢?
2。师:这节课,老师也想带小朋友去游览一个地方。
(课件出示水乡图和“水乡”两个字。)
二、过生字关。
1、(课件演示:水乡的小河里开来了一艘小船)
师:小朋友,游览水乡的小船已经开来了,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船票,如果你们能把船票后面的词语读出来,你们就能上船了。现在就请小朋友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哪个小朋友读不出来,就帮帮他。
生:自由读,互相读。
2、师:会读了吗?那就请小朋友拿好船票,准备上船了。谁先来验票?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师注意及时鼓励:(你真棒,欢迎你上船!)
(祝贺你,你也可以上船了。)
(真不错,请上船!)
3、(课件演示:小朋友上船,船儿开了)
欢迎各位小朋友乘上浏览水乡的小船,请坐好,船儿就要开了。让我们一边浏览水乡的美丽风光,一边听一曲水乡歌。
(课件播放水乡风光)
(评:教师巧妙地利用“船票”的形式,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中自主学习生字,并通过自读和小组互读,使生字的学习真正落到了实处,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三、品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师:你们觉得水乡怎么样?
生:水乡的水很多
师:是啊,水乡的水多,船多,水乡美。那就让我们划着船儿,赶紧去欣赏水乡的水吧!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小节。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正确了吗?(指名读)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评:新课改中的新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学生评议,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鼓励,很好地体现了民主的教学思想。)
师:水乡的水真的很多吗?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你都看到了什么?(师配乐范读)
生1:我看到池塘,一个连一个。
生2:我看到水乡的水被风一吹,荡起了波纹。
生3:我看到了水乡的水很清,水里还有许多鱼儿在游来游去。
师:看到如此多,如此美的水,你们最想去干什么?
生1:我想到河里去玩水。
生2:我想到池塘里去捉小鱼。
小朋友这么喜欢水乡的水,我们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
师:就这么读,谁还能读得更美些?
谁能把小河、池塘读得再多些?
(评:在学习这一小节时,教师通过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呢?孩子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也让二维的文字在孩子们的小脑瓜里变成了三维的动画。我觉得一旦孩子头脑里出现了鲜活的画面,他就会对课文产生强烈的情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在接下来的朗读指导中,没有枯燥乏味的繁琐分析,也没有滔滔不绝的告诉,有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读自悟,学生在自读自悟“过电影”的过程中,已经学懂了课文,感受到了渠水哗哗流淌,河水清澈荡漾,池塘波光粼粼的景象。)
2、学习第二小节
师:水乡的水多,船也多,船是水乡重要的交通工具,现在我们就去欣赏水乡的船吧!
生自由读这一小节。
师:水乡的船各种各样,小朋友做的船又是怎样的呢?(生展示)
师:如果你划着这么美丽的小船来到水乡,你最想去干什么?
生:我想去捞鱼
师:无论你想到水乡来捕鱼捞虾,还是旅游观光,开上你的小船出发吧!
生:上台贴画
师:你们能给这幅图配上朗读吗?呆会儿我们来选出最佳配音员。
先在四人小组里练一练,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读,还可以加上动作读。
生上台表演。
生评议。
(评:学生在品悟了上一小节后,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不少朗读方法,提高了品悟能力。在这一小节中,教师通过启发想象,通过“贴画”“配音”“表演”,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又通过合作学习将所学方法不断内化,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以读促悟,读中见悟。很好地达到了“让学生想象船上人们的劳作情况”这一目的。)
3、学习第三小节
师:读完这一小节,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歌怎么能装在箩里呢?
生2:水乡的新生活是什么样的?
生3:
师:你们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生1:小组讨论
生2:到课文里去找答案
师:那就请我们一边读书,一边解决这些问题。
师:如今的水乡,房子高了,环境美了,鱼儿肥了,交通便利了,通讯发达了,水乡人心中也装满了幸福的歌,能通过你们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吗?
个人、男女比赛读。
(评:质疑质在有疑处。思维的激活,起于对问题的困惑和探究,对问题的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但也不是漫无边际地提问,教师能抓住课文的难点,让学生在真正有疑问的最后一小节去质疑,并通过读书、讨论自己解决。让学生在和文本、教师的互相对话中,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
四、拓展
1、你想给水乡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吗?(课件出示:大余什么多?)
2、你们能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写一首小诗吗?
(分四人小组讨论)
3、展示交流。
五、总的评析
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
整整一堂课里,孩子们的小脸都充盈着惊奇和喜悦。因此,在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里,不仅能听到读书声,还有笑声、歌声、击掌声;不仅让孩子们学的快乐,还能让孩子们玩的快乐。当然,新课堂教学不但应该充满生命活力,还应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我们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既要重视孩子们认知发展,更要重视孩子们情感的发展;既要重视眼前的教学成果,更要着眼孩子们未来终身的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改中的新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而这些新课改理念,在韩老师执教的《水乡歌》里得到了很好地印证。
《水乡歌》教案5
教学设想:
《水乡歌》是国标本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诗歌。诗题中“歌”字点明了诗人对水乡的热爱——歌唱水乡的秀丽风光,歌唱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诗人依据水乡的“水多—桥多—船多—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每一节开头都采用问答形式,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语言清新活跃,勾勒出一幅绿水清波、白帆如云、歌声回荡的生动画卷。
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或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这一幅画面在脑海中徐徐展开,感受水乡的景美、人欢和诗人的情浓。短小精悍的诗歌往往带有很大的跳跃性,留有不少空白处,给阅读理解造成困难,尤其是本诗的第四小节。然而又给引发学生遐想发明了空间。那么,教师如何掌握诗歌的特点组织教学呢?
《规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教师单纯的讲授所不能替代的。因而,反映在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而应有学生的声音——
有学生读书的声音。杨再隋教授说过:“老师讲得再多,难道还比课文自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指导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可见,教师要敢于放手,舍得给学生充沛的时间读,加工处置课文的符号信息,与课文和课文作者对话交流,进而接受课文的熏陶感染。最终把课文的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方式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另外,一年级学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视幅太窄,不善于综合,因此要在读得连贯、形成顺畅语流上下功夫。这就得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体悟、提高。
有学生提问的声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古代圣贤对于学习、考虑与疑问的关系所做的精辟论述。鼓励学生质疑既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时调整授课计划,使教学更灵活紧凑。又是启迪学生思维,点燃他们智慧火花的有效手段。最后一节由景和人,收束全诗,点明题旨,是教学难点。教师没有提问“这是什么意思?”而是抓住学生的问题“‘歌’怎么会装在船里?”自然引导学生对诗歌深藏内涵的体会.
有学生讨论的声音。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并不是逐个解答,而是先把这些问题“还”给学生,鼓励他们通过研读讨论尝试解决。在这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边读边想,学习与人合作。这样,质疑不再是一个形式,而是注重学生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所采取的措施。当学生经过独立考虑还是难以解决时,教师还是不急于出现结论,只是采用图片出示、动作演示等灵活的方法为学生解惑“铺路搭桥”。这种理解、体会、领悟和感受,是“填空记忆”所不能比拟的,充沛显示了”重在过程”的教育思想.
有学生交流的声音。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过:“假如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是有差别的。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会各不相同。《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让他们说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再通过朗读表达这样的感受。就是在交流中,学生的理解更深刻了,体会更丰富了。另外,针对学生生在江南、长在水乡的实际,鼓励学生模仿课文创编诗歌片段相互交流,既内化了语言,又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教师口述:音乐,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观赏绿草如茵、碧波荡漾的山水画,聆听山泉流淌、群鸟欢唱的交响乐。此时此刻,优雅的音乐将我们带到风光秀丽的水乡。(黑板上徐徐展开画卷)
2、你喜欢水乡吗?为什么?(教师相机概括为“白帆如云”、“青山绿水”等优美词语。)
【舒缓的音乐、素雅的画卷、优美的语言一起把学生带入水乡那独特的意境中感受美,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揭题:水乡的美可以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展现,还可以用诗来描绘呢!
板书课题。读课题。
师:这是一首献给水乡的赞歌。
2、教师配乐《秋湖月夜》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5、指名读,相机指导。如:轻声、前后鼻音的读法。
【本诗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教师通过让学生充沛地读,逐渐丰富意象,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协助学生进入诗歌境界。】
三、自读自悟朗读交流
1、自读课文,考虑:水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①水多、桥多、船多、歌多。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并进行朗读指导。(指明“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相机创设情境理解“飘满湖面飘满河”,启发联想从而体会水乡人民的勤劳。
【教学不只仅是一种“告诉”,尤其是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这儿,教师充沛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指导朗读时,不是技巧的传授,让学生简单地模仿,而是努力协助他们掌握诗的内容和基调来完成对本诗的二度创作。】
四、鼓励质疑引导解惑
1、再读课文,学生质疑。(教师有选择地把问题写在黑板上)
2、小组选择问题讨论,然后组际交流。
3、教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协助。
如:①“渠”、“河”、“塘”有什么不一样?(出示三者交融的画面,请学生一一指出来意会)
②“歌”怎么会装在“船”里?
教师提问启发:谁在唱歌?水乡人民用箩装什么?望着船里满载的劳动效果,水乡人民会唱些什么呢?学生再次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体现在:鼓励学生质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组织小组讨论,合作选题、解疑,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尝试的空间;优化教师引导探究的战略,唤起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巧妙地突破了篇末点睛之笔的理解难点。】
五、表情朗读鼓励创作
1、用问答的形式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2、鼓励学生独立或合作模仿创编诗歌。
【采用朗读、创编,进一步体会作品语言特色的同时,提升了对水乡景美、人欢的情感体验,使热爱家乡的教育取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六、指导书写教认新偏旁
1、练读生字并组词。
2、学生看笔顺图,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水乡歌》教案6
教材简析:本 文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有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写水多,说明水乡的自然资源丰 富;第二小节写船多,表现水乡人民的勤劳;第三小节写歌多,说明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秀 美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又使人如闻劳动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3、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上次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水乡风光,今天让我们再一起走进水乡,唱一唱优美、动听的——《水乡歌》——齐读课题。
2、要唱好这首动听的水乡歌啊,先要把歌词读准了。(个别学生读词语,男女生赛读,齐读。)
3、小朋友们的歌词读的真美呀,下面我们赶紧去欣赏一下美丽的水乡吧。
4、播放放,欣赏水乡美景。
5、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呀?
6、让我们来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来写水乡的,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看看水乡到底美在哪里?
二、再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水多”。
1、学生自读课文——把你认为美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你觉得水乡美在哪儿?
学生回答,相机完成板书。是呀,水乡美就美在这里的“水多、船多、歌多”。
3、下面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这回呀选择自己喜欢的水乡特点来读一读,然后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4、下面先请喜欢水的小朋友来跟大家分享下,说说水乡的水有什么特点呀?(水多水清)
5、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水乡的水多?赶紧在书本中找一找(学生找词语 读一读 读出水的多)。
6、谁能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好的?
7、是啊,这里是池塘,那里是池塘,池塘——(引读池塘一个连一个),踮起脚尖儿,你会发现,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引读处处绿水荡清波)指名读。
8、小朋友,伸出你的双手,用你的动作,比划划。(处处绿水荡清波)。
8、师生合作读:师读第一句,生读2、3句。谢谢小朋友们的配合,让老师感受到了水乡的水真多、真美呀!
9、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听水声,一起来感受一下,水慢慢地从千条渠里流过,从万条河里流过,从你们的桌子旁边流过,从你们的椅子下面流过,轻轻的、柔柔的,感受到了吗?
10、好,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一段,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吧!
(二)、学习第二段“船多”。
1、过渡:水乡的水真多、真清呀,在清清的水面上,有什么呀?(小船)。
(1)小船多吗?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指名回答)。听出来了,从这些词中体会到船多? (学生找词语读一读)。
2、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有的小朋友提出来,不知道驳是什么。驳也是船的一种,(出示)这就是驳船,它一般是由拖轮在前面拉着或者在后面推着向前行驶的。
3、这里的船不仅多,还很美,你们感受到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你们看,湖面上的白帆都连成片了,就像是天上的云朵在飘动,飘满湖面飘满河。(齐读)
4、教师渲染意境:绿水辉映着白云,白帆连着蓝天,真是美不胜收啊!我们一起读读(齐读第二小节)。
5、小朋友读的真棒,下面老师就要你们来配合下,老师提问,你们回答,可以吗?男女同学配合问答。
(三)、学习第三段“歌多”。
1、过渡:水乡人民用他们的勤劳不断谱写着一首首幸福的歌儿,所以水乡的歌也多。
2、小朋友们读读课文第三段,找找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水乡的歌多?(学生自读课文回答。)
3、(出示“箩”的图片),看,这就是箩,*常,水乡人用“箩”装什么?(鱼、虾、蛋、河蚌、水稻)。可是课文里装的是什么呀?为什么这么说呢?
4、瞧,渔民们满载而归,鱼啊、虾啊装了“一箩又一箩”。他们一边装,一边唱歌,他们把鱼、虾,连同歌声一起装进了箩里,所以说“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
5、水乡人民乘着船儿每天早出晚归,为幸福的生活而忙碌,你来夸夸他们!水乡人民真( )。
6、望着船里满载的劳动成果,渔民们,你们心情怎样呀?你们想唱些什么吗?
7、看来你们都过上了幸福快乐的好日子,这就是“新生活”。谁来唱唱你的新生活?
8、我们再来一起唱一唱水乡人民的新生活吧!
是啊,水乡人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大家都来赞美它、歌唱它。小朋友们拿起书,让我们再来唱一唱这动听的“水乡歌”吧!
三、指导书写
1、课文读的真棒,水乡人民还要考考小朋友们字写的棒不棒。
2、出示“船、飘”。
3、谁来叫叫它们的名字。
4、说说这两个字的共同点。
5、观察第一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怎样放好看?
6、学生跟着老师书空,唱笔画。
7、学生描红、仿写。
《水乡歌》教案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感受水乡美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感受意境。
教具准备:水乡美景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熟诗歌,了解大意,学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学习书写生字:荡、飘。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词,引入课文。
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21课的生字词,孩子们能把他们的名字叫出来吗?(读词语卡片)
2、读读课文。读后老师说:“这首诗里出现了三次‘水乡什么多?’李老师也想用这句话来问你们,你读了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水乡的什么多?谁能用一句话来说出?”
二、学习课文。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一)请一个孩子来读读这首诗歌,其他孩子思考:这首诗告诉了我们水乡的什么多?
(二)师:是啊,水乡的水多,船多,歌也多。李老师忍不住画了一幅水乡图,看,清清的水,绿绿的山,我们再让片片帆船飘荡在水面吧,让美妙的歌声也飘荡在水乡的上空好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贴画:水多、船多、歌多。)
(二)、逐节学习,体会意境。
1、教师指图描述,创设学习氛围。
2、你喜欢哪一节就好好地读一读,读后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第一节:水多
1、喜欢这一节的孩子读一读(多抽几个孩子读)
2、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水多——千条渠万条河一个连一个处处)
3、谁来读一读,读出水多的情景。
4、师:“处处绿水荡清波”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加深体会水乡的美)
5、师描述指出水乡不但水多,而且因水而美。所以读的时候不但要读出它的多,还要读出它的美。
6、抽生读,齐读。
第二节:船多
1、自己读第二节,读完后把自己的感受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并问问他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2、抽生读,其他学生谈听的体会。
3、齐读
4、师:我想知道船里都装着什么呢?你们能告诉我吗?(引导学生说到水乡的美吸引着许多人。)
5、把第一二节连起来读一读。
第三节:歌多
1、听,水乡的孩子们正在唱歌呢!(播放歌曲《采菱》)
2、师:划着小船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水乡,一定不止这么一首好听的歌曲。不信,我们来读读第三节。
3、如果你也是一个水乡的孩子,你想唱点什么呢?还想说点什么呢?
(三)、齐读全文,升华感情。
1、在风景秀丽的水乡,人们过着幸福愉快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读读全文,祝愿水乡人们的幸福生活更上一层楼。用我们美美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祝福好吗?
2、联系背一背。
3、听了孩子们的朗读,水乡绿水荡清波的样子,白帆片片飘满河的情景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来,美美地读读这两个词。
二、学习书写生字:荡、飘
三、学生写字练习。
《水乡歌》教案8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细读课文,读懂本文主要描写的是水多、船多、歌多,水美、船美、人民的新生活美。读好这三种多、三种美。
3、背诵课文。
4、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读好这首诗。
难点:让学生感受到水乡的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
活动练习设计:
自学活动
朗读活动
讨论交流等活动。
板书设计:
╱水
水乡歌─船多
╲歌
一、导入、揭题。
常熟是我们的家乡,这一带称为江南水乡,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称它为江南水乡吗?水乡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唱水乡的歌。板书:水乡歌。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正音。
qú
千条渠一箩清波万只驳池塘装满
像新生活白帆咱
①齐读。
②找出前后鼻音,*翘舌音。
③去拼音,开火车读。
3、再读,要求:看看有几小节,读通课文。做到不添、不漏
不破、不错。检查,分节抽读、评议。
4、同桌互读,相互检查。
三、刚才我们读通了课文,下面请大家来试着读懂课文,把你弄懂了的意思读出来。
(一)、第一节
1、自由练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检查。
①板书:水乡多
你把写水多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评议)
老师帮助学生体会水多,读出水多。看图体会水多,并理解渠。把写水多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再自由练读句子,抽读、评读。
②、再读“处处绿水荡清波”,问:还能读懂什么?
辅助练习,看图理解水美,学生自练→抽读→评读,读出水美。
③、反复读1、2句,说说读懂了什么?(一问一答,师生一问一答反复朗读,读出问的语气和回答的语气。)
3、齐读,读出水多、水美。
(二)、第二节
1、自由练读,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并试着读好这一小节。
2、交流,板书:船多
说说你从哪句话里读懂了船多,看图理解“驳”。从哪个词里读懂了船多?
3、抽读第二节,评读,说说读得好不好?为什么?
4、读“白帆片片……”问:除了读懂了船多,还读懂了什么?看图理解船美,并读出船美。
5、齐读第二节。
(三)、第三节
1、自由练读,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并试着读好这一小节。
2、板书:歌多,说说你读懂了歌多,是从哪句话里看出来的?从哪个词里看出来的?
3、这些歌唱的是什么?水乡人民的新生活是怎样的?(展示画面理解新生活)
4、自由练读,抽两名学生练读,评议是否读出水乡人民的生活美满幸福。
四、小结:
水乡歌这首诗一共有三小节,主要讲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同时赞美了水乡的水美、船美、歌美,人民的新生活美好。看谁能完整地读好这首诗。
自练→抽个别学生读→评读
五、背诵:
1、下面我们看着画面一起来歌唱水乡,歌唱水乡水美、船美、生活美。
2、抽个别学生背。
六、总结:水乡的多、水乡的美还多着呢,真是千首曲,万首歌,唱不尽咱水乡新生活。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歌,只是千首万首歌颂水乡人民新生活的歌曲中的一首歌,所以题目就叫水乡歌。
七、作业:练习背诵。
《水乡歌》教案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三个生字连、荡、船。
3、让学生初步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一些字词,如:渠、驳。
教学难点: 理解白帆飘满湖面飘满河和歌曲装满一箩又一箩。
情感教育: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口述:音乐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带我们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优雅的音乐,走进风光秀丽的水乡吧!
2、(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屏幕出示江南的风光片)师述:大家看,这就是水乡。仔细看看,多美呀!绿水环绕着清波,身处其境,犹如进入了人间仙境。再看看湖面上,好热闹啊,捕鱼的小船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象在开一个盛大的*。湖水清澈蔚蓝,让人心情舒畅,分不清是在湖中央还是已在空中行。
3、你们喜欢水乡吗?(生答:喜欢)其实我们的家乡--太仓就是一个风景怡人的水乡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揭题:水乡的美可以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展现,还可以用诗来描绘呢!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这是一首献给水乡的歌,想听吗?
2、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秋湖月夜》。
3、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纠正。
5、指名读,相机指导。 师:你喜欢读哪一段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6、随机出示词语:清波、飘满、装满、咱、新生活。指名读,齐读
三、自读自悟朗读交流
1、自读课文,思考:水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①水多、船多、歌多。(此处教师板书) 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指名说说,并进行朗读指导。
四、鼓励质疑引导解惑
1、再读课文,学生质疑。
2、小组选择问题讨论,然后组间交流。
3、教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 如:
(1)渠、河、池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画面,请学生一一指出)
(2)驳与船一样吗?(看图理解)
(3)歌能装在箩里吗? 教师提问启发:谁在唱歌?水乡人民用箩装什么?望着一箩又一箩的劳动成果,水乡人民会唱些什么呢?学生再次朗读第三小节。
五、回归整体表情朗读 师生合作,师问生答。
六、学习生字培养习惯
1、写好飘、装、船三个生字。
2、学生说说记忆的方法。
3、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4、学生在书上描红,师巡视指导写字的姿势。
《水乡歌》教案10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诗歌。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依循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
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与价值】
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领会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用相关图片、录像介绍学生不理解的事物。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领会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领悟“新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学情调查
1、学生对水乡风景人情缺乏感性认识,缺少生活体验。
2、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渠”、“驳”、“箩”等词不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认读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初步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并在初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正确、端正地书写部分生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能稍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验水乡的美,初步感受水乡人们幸福的生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分小组预习。
教学过程
(课前前播放水乡录像)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录像,你们想说些什么呢?你们觉得这是哪儿的风景?
2、提示课题:是呀,水乡的景色真美!有人就写了一首诗歌来歌唱水乡。今天我们就学习《水乡歌》。
学生读题:水乡歌
3、放课文录音,学生边欣赏动画边听录音。请小朋友们听清字音。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诗歌。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正音。渠塘波像装咱新
装(zhuāng翘舌音)咱(zán*舌音)
新(xīn前鼻音)箩(luó边音)
3、说说课文里告诉我们水乡什么多。
板书:水多船多歌多
4、交流学情,你还有什么不懂吗?学生提问。
⑴理解“渠”“驳”(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渠:人工开凿的水道,俗称大水沟。
(2)驳:指一种运载货物或乘客的,但没有装发动机的船,靠拖轮在前面拉着行驶。
三、再读课文,体会诗情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读生字“荡”、“清”。
(2)思考: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什么?(学生会说“水多”……)
指名看图说出:河流、池塘在什么地方。
(板书:水多)
(3)哪几个词写出了水多?(用笔画出来)
交流,抓住重点词理解:千条、万条、一个连一个、处处
再读课文。
“荡清波”的“荡”:用小手比划比划。再扩词。
看看图,再读课文,体会一下“水多”。指导读好最后一行。
(4)想象:水乡的水里有些什么呀?板书:物产丰富
2、学习第二小节
哪位小朋友来读读描写船多的这一小节?
(1)指名读。
(2)学习生字:“船”、“帆”、“飘”、“湖”。学习风字旁,用“飘”组词(飘:飘荡飘扬轻飘飘飘洋过海)。
(3)请小朋友们参照第一小节的方法,画出描写船多的词语。
(4)交流,抓住重点词体会“船多”:千只、万只、片片、飘满。
(5)指导朗读,结合图片理解“白帆片片像云朵”,指导理解“湖”“河”的不同,说说我们附近有什么湖(东独墅湖、北金鸡湖、西太湖),西面有条京杭大运河。
(6)再读后想象:这么多船扬帆起航了,人们去干什么了呢?结合回答板书:辛勤劳动
3学习第三小节。
看图片,师述:同学们,水乡的人们捕鱼回来了,看,他们在干什么?(学生看图描述)
渔民们丰收了,他们敲着锣,打着鼓,跳着舞,唱着欢乐的丰收歌,歌唱自己的幸福生活!所以,水乡什么多?(生:歌多)
(1)读最后一小节。
(2)读了这小节,你又知道了什么呢?
(3)你又是从哪儿看出水乡的歌多的?抓重点词“千首”、“万首”、“装满”理解幸福生活。
板书:幸福生活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再说说这是怎样的歌?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们,碧波荡漾的水乡有千条渠,万条河,河面上飘满了洁白如云的帆船,水乡真美呀!生活在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让我们再来幸福地读一读水乡歌!
五、指导写字
先请同学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美,再练习书写。船装飘
六、作业
1、走走看看,想想我们的新生活是怎么样的?
2、苏州也是水乡,苏州什么多?准备下节课进行“小诗人大赛”。(可先和爸爸妈妈比比或请他们稍微指点一下。)
《水乡歌》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随文认识"飘""装",学习新部首"风""衣"。
3、了解水乡的一些特点,感受水乡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观看水乡图片,激发审美情感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很漂亮的图片,想看吗?(示:江南美景)
二、进行文本对话,升华审美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
板课题:21 水乡歌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体现水多的词句,标出相关词语。
2、指名读、评。
3、想象:如果给你一张纸,你想画什么来表现水多。
4、课件显示,理解"渠"。
5、男女赛读第一自然段。
6、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2、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师板书:船多)
3、从哪儿看出船多呢?相机指导朗读
4、学习生字"飘"
5、指名读这一自然段,其余学生闭目倾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美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你还喜欢水乡的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欣赏乐曲《太湖美》
2、自学本段,你读懂了什么?(板:歌多)
3、哪些句子使你觉得歌多呢?
指名读、评
4、学习生字"装"
5、质疑、解疑
6、齐读
[以上三个自然段根据学生提出的喜欢哪个自然段进行变序教学]
三、引导实践活动,进行审美创造
1、配乐齐读
2、自由选择练背
3、编诗:家乡什么多?
_______多。
千______,万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乡歌》教案12
设计理念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第一课时教学紧紧围绕“读好书、写好字”两大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将识、读、写结合,让学生学出乐趣,学出信心。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新偏旁“风字旁”和“衣字旁”,写好“飘”、“装”这两个生字。
★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能了解课文大意,让学生感受到水乡秀丽的风光,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难点
写好“飘”、“装”这两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路,激趣导入。
师:还记得《江南》这首诗吗?(生背)《江南》是一首描写水乡风光的诗歌。今天,我们要伴着另一首《水乡歌》去水乡尽情地游玩,高兴吗?(生答)
1、板书课题:水乡歌
2、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瞧,游览水乡的小船来了!(课件)在上船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水乡。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30页,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师: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船票,如果你们和船票上的字词宝宝交上朋友,就能上船了。
(1)带拼音认读生字词。
①学生自己练读。
②指名读,相机正音。
(2)去拼音认读生字词。
(3)打乱顺序认读生字词。
(4)相机出示难读的句子读通顺。
(5)学习生字。
①用“摘果子”的游戏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②指导学习“飘”、“装”这两个生字。a、认识新偏旁“风字旁”和“衣字旁”。b、请学生说写时要注意什么。c、生跟课件书空生字,教师范写,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d、小组拿出预习时写的生字互查、互评,再次书写,师展示点评。
3、把生字词放到课文里再读。
三、读顺课文,整体感知。
师:生字词同学们掌握得不错,现在我们可以上船去游览水乡啦!
1、(放课件:水乡景观)
学生看后,师:水乡怎么样?(生答)板书:美。默读课文,边读边找看水乡美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把相应的词语圈出来。(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水多、船多、歌多。)
2、师:在诗歌里我们称自然段为小节,看看《水乡歌》有几个小节?(三个),请标出来。每个小节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句子,你找到了吗?这个句子后面是个什么符号?(认识问号)谁来把这句话读好呢?(指导生读)
3、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读一读。(生个别读,比赛读,师生一起读)
四、拓展作业。
这首诗歌很好记,同学们回去可以尝试背诵你喜欢的小节,也可以收集关于水乡的图片欣赏一下。
板书:水多
水乡歌船多美
歌多
《水乡歌》教案13
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的第八单元课文《水乡歌》,是一首歌颂水乡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生活的诗歌,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因此,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理会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水乡的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福安风光、物产的资料图片。
2、教学用具:课件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感
1、今天,老师心情特别好,想知道为什么吗?
今天,老师收到水乡小朋友的一封来信,他请我们一起去水乡游玩呢。谁知道水乡在哪儿?
2、让我们踏着歌声去和水乡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吧。(听音乐看课件:一组水乡风光图片)
3、刚才我们一路走来,你觉得水乡美吗?
这么美的水乡,你想夸一夸它吗?
4、你学过哪篇课文也写到水乡、赞美水乡,读一读吧。
生朗读《识字2》、《江南可采莲》、《忆江南》等。
5、水乡的小朋友是怎样赞美水乡的?齐读课题:水乡歌。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播放课件一系列水乡风光的图片,创设了美好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进入情境,初步感知
你都看到什么?赶快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1、自读(师巡视)。
2、读给同桌听听,请他帮帮忙听听有没有问题。(师巡视指导互纠)
3、自由分节朗读课文,及时评价,相机纠正“连”、“船”、“帆”、“咱”等读音。
4、再读课文,想想有哪些地方不懂,小组先交流帮助解决。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差异,给他们充分的阅读时间,扎实展开朗读的过程,通过同桌帮助,难词指导,切实过好认读关。)
(三)精读课文,感悟意境
1、读了这首诗歌,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欢哪一节,就轻声读读吧。
(水多、船多、歌多)(板书)
2、导读第一小节
(1)小组交流:你从哪儿看出水多?画出有关词语。
(2)你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到水乡的水多吗?指读,学生互相评。
(3)声音轻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还能想像到什么。
“荡清波”,谁能表演读。对,轻轻地,一波一波,就像妈妈摇摇篮。
(4)请闭上眼睛,你已经来到水乡。(听水声,画外音激情。)
这么多、这么绿的水从你的脚底流过,你有什么感觉?
(5)就把这种感觉美美地读出来吧。
(设计意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观察、联想、发现和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更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3、自学第二、三小节
(1)你还喜欢哪一节?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得更生动,学得更有趣吗?
(2)学生反馈。
(3)创造方法,合作学习。
(4)各组展示成果。
A、展示画一水乡的水面上飘着片片白帆。
①水乡的水上飘着的是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②*时你有没有坐过船?你去干什么?
③船这么多,它们在干什么?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吗?(看课件)
句式联系:
水乡的船真多呀,有的在___________,有的在______________,还有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么像天上的一朵朵白云。
B、表演读第二小节,相机引导学生评价,齐读。
(5)你由船多想到了什么?
(6)读读第三小节,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什么装满一箩又一箩?你认为呢?
(7)如果你有满船的鱼、虾,你心情怎样?你会怎么做?
(8)你能把这种幸福的感觉读出来吗?
有感情朗读。(配乐)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发现,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
(四)赏读课文,体会意境
1、此时此刻,你想对水乡的人民说些什么?
2、用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同桌互问互答,也可找小伙伴读,你认为怎么读能读出赞美水乡的秀丽风光和人民的辛勤劳动、美好生活之情,你就怎么读吧。
3、赛读,评价。
4、小结:水乡被称为“鱼米之乡”。
5、欣赏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设计意图: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不失时机把握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无形之间渗透德育,在音乐声中学生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读音。
2、观察字形,小组内交流:我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谁来当小老师?
4、自学笔顺表。
5、重点指导难记的字。
荡:草字头。
飘:注意左右均衡,把“风”写狭长些。
装:衣字底,注意右上部分“士”,上窄下宽。
6、师范写,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7、反馈。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重点指导几个难字的书写,教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六)拓展延伸
1、时间过得真快,小朋友们已畅游了美丽富饶的水乡,与人礼尚往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也邀请水乡的小朋友来福安做客好吗?
你怎么介绍自己的家乡呢?拿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小组讨论。
2、生反馈(写信、画画、编儿歌等)
那就赶快行动吧。
3、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在新课标,教会学生积累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内化转变为技能,更好地为学习、为生活服务。教学生收集、处理资料、编儿歌,激发了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是一次很好的写话训练。)
板书设计:
水多
水乡歌 船多
歌多
《水乡歌》教案14
设计理念: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根据苏教版第一学段阅读课文编写意图,遵循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对诗歌内容不做过多讲解,而是紧紧围绕“读好书、写好字”两大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与写,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理解和创新,将识、读、写结合,让学生们学出乐趣,学出信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写好“飘”、“装”、“荡”、“船”几个生字。
3、让学生感受到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旧知引路,激趣导入
1、在开学初我们学过一课书,这课书讲述了江南水乡美丽迷人的景色,描绘了水乡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小朋友们还记得是哪一课吗?
谁能为大家朗诵一下?
2、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首诗歌——《水乡歌》(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这首诗歌将把我们再一次带到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中去。小朋友们请准备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播放课件)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小朋友们愿意读一读吗?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读一读,不懂读的字多读几遍。
3、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师:小朋友们读得可真认真!池塘边的小青蛙看了可高兴了,它给大家送来了几朵美丽的荷花。可是,小青蛙说,要得到荷花,就得先回答它的问题。小朋友们,行吗?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
师:小朋友们,小青蛙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新朋友,请看一看,你们能认出它们吗?
指名读。
开火车读。(火车火车你来开——)
师:不错,第一个问题小朋友们都答对了,小青蛙的荷花送给你们(贴出两朵荷花)。
(2)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
师:小青蛙把它们的拼音帽子去掉,看看你们还能不能认出来。认得哪个就读哪个。
指名读。
齐读。
师:真不错,小青蛙的第二个问题你们也解决了(再贴出两朵荷花)。
(3)出示带有生字的词条(湖面、咱们、白帆、装满、荡清波)
师:小青蛙把这几位朋友藏在词条中了,请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词语读一读。
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师:小朋友们真棒!小青蛙的问题都没把你们难倒!(贴两朵)为了奖励你们,小青蛙还多送了两朵给大家。(再贴两朵)
(4)生字宝宝找朋友。(“飘”、“荡”、“装”、“船”)
师:小青蛙说,这荷花后面还藏着生字宝宝呢。请帮荷花背后的生字宝宝找朋友,组成这一课的生字。哪个小朋友想上来找朋友?
学生将荷花背后的生字部件重组成本课生字,并向大家介绍。
(5)课件按笔顺描红,“飘”、“荡”、“装”、“船”,学生书空,再在课本上描红。
师:小青蛙请小朋友们跟着它一起写一写这几个字。
三、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1、小朋友们生字学得真好,我想,你们一定也能把书读好。
齐读课文。
师: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2、每个小节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句子,你找到了吗?
这个句子后面是个什么符号?
(相机出示“?”,认识问号:当你有疑问的时候,就可以用上这个小钩子——问号了。)
怎样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来试试看?你为什么这么读呀?
3、水乡到底什么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歌是怎么写的。
师: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练习读一读。
《水乡歌》教案15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诗歌。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依循水乡的“水多rarr;船多rarr;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
【教学要求】
德: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领会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卡片正音。
渠塘波像装咱新
装(zhāng翘舌音)咱(zaacute;n*舌音)
新(xīn前鼻音)罗(luoacute;边音)
3、指名说说课文里告诉我们水乡什么多。
三、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词语。
2、看图理解“池塘”“清波”“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新生活装满
3、学习生字字形。
渠: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像:右边的笔顺是:
装:上下结构,上部右边不能写成“土”。
结合教学“衣字底”。
4、指导书写。
渠、装,要写紧凑。
波、像、咱,左窄右宽。
学生练习描红。
四、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抄写生字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卡,让学生认读。
2、看拼音,写词语。
shuǐxiāngchiacute;taacute;ngqīngbōzhuāngmǎn
()()()()
chugrave;chugrave;piagrave;npiagrave;nqiāntiaacute;oquacute;xīnshēnghuoacute;
()()()()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水乡什么多?(板书:水多)
哪几个词写出了水多?(用笔画出来)
(3)结合图画想象水乡的美景。
①出示幻灯图片。
指名看图说出:河流、池塘在什么地方。师描述水渠的样子。
②看看图,读课文,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口头填空:我们好看到了(),听到了()。
(4)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回忆第一小节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出示:
①练读课文。
②想想水乡什么多,画出“千只、万只、片片、满”。
③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2)自学第二小节。
①检查自学情况。
帮助学生认识“驳”与“帆”。(板书:船多)
②引导学生欣赏“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指名说说读了这一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放录像:水乡湖面宽阔,千帆飘荡,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意境。
(3)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水乡什么多?为什么水乡的歌会这么多?从哪儿看出水乡人民很幸福?水乡人过上了什么样的新生活?
(3)想象水乡人民唱歌的画面。
(4)指名朗读。(快活、赞美之情)
三、练习朗读、背诵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再组成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池塘一()白云一()歌曲一()白帆
3、按要求填空
渠共()画,第五画是()。像共()画,第八画是()。
《水乡歌》说课稿 (菁选5篇)(扩展2)
——《水乡歌》说课稿4篇
《水乡歌》说课稿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乡歌》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乡歌》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1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首先说说教材分析。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7单元中的一首诗歌,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水乡歌》作为本单元的开篇,歌颂了水乡秀丽风光和水乡人发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有三小节:第一小节写水多;第二小节写船多;第三小节写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水乡歌》以优美的语言文字,以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展现了水乡的兴旺景象,歌颂了水乡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诗的内容、形式比较独特引领学生去感悟生活的意义。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对教材的初步分析与理解,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十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随文认识“渠、驳”。认识两个新部首。重点写好“荡”、“船”、“飘”、“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感悟水乡的“水多、船多和歌多”,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水乡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试着仿写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其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下面说说教法和学法:
一、创设情境
《新课标》对低学段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教学活动要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使其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去领悟,去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自主学习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写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再说说教学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欣赏水乡的美景入手,根据年段特点,采用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升华。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实课堂,是本节课的教学思路。由此我设计了“创设情境,领略水乡情韵”、“进入课文意境,品味水乡魅力”、“创编赞歌,抒发对水乡的热爱”、“整体感知,启动思维”、“迁移运用,综合提高”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领略水乡情韵
本环节我设计分两步进行导学:首先充分利用班班通创设水乡的情境,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水乡。上课后,教师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水乡风光图,并相机指导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讨论,说说看到了什么。由此得出水乡的概念,即像这样有水,有船,有桥,还有人打鱼的地方就是水乡。随后,再进一步指导学生欣赏水乡风光,激发学生对水乡的喜爱之情。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其次,引领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水乡。这里我设计分四个步骤进行阅读指导。
第一,大屏幕出示问题:水乡歌里唱了些什么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探究。在学生读书的时候,教师相机指导学生选取喜欢的方式来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第二,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欣赏,并启发学生对照自己的朗读,感受一下诗该怎样读。听完之后让学生再读,找出差距,同时布置学生边读边自学生字词。教师同时课件出示词语。
第三,在学生通过对照录音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水乡什么多?(课件出示)
第四,有了上面的基础,此时教师顺势过渡,带学生一起走进水乡,欣赏美景。
二、进入课文意境,品味水乡魅力
这一环节,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细读课文,感情朗读。
学习第一小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创设水多、船多、歌多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自主感悟,进行交流。理解水乡水多的特点。
具体的指导方法我想分三步,第一步,出示课件,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第一小节,让学生自由读,然后合作探究,读了这一小节知道了什么?并引导学生想象:仿佛看到什么?
第二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受水多,让学生画出相关词语,教师相机课件出示:(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
第三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段,可以设计问题:除了水多,你还读懂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板书(水美)
水乡究竟有多美,此时教师适时出示图画,并深情地课件出示的句子:是呀,湖水清澈荡漾,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真是美极了。
第四步,指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想象,如果现在自己就站在水乡的渠边、河边、池塘边,最想去做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去游泳、坐船去游览、欣赏美景等等,教师相机给与鼓励。
上面的四步完成后,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并要求读出渠多、河多、池塘多的特点。理解水乡水美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画面,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荡”字;读好“处处绿水荡清波”,感受水乡的水美。最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一小节,读出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学习第二小节、第三小节时,可以采取同第一小节相同或相近的方法。第二小节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合作探究,理解水乡船多的特点。教学时,教师首先设疑,这么美的水,可老师觉得还缺点什么,你们说缺什么?引导学生阅读并解疑:答案是船,教师提示:有水的地方就会有船,并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看图思考,这幅图让你想起课文中的哪句话。学生回答后指导学生读“千只船,万只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读后讨论,读了这一段 你除了读懂船多,你又能感受到什么?(湖面美)并指导学生把船多的这一小节美美地读出来,想象船上的渔民都在干什么,体会渔民的勤劳。
第三小节主要引领学生理解水乡歌多的特点。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畅想下面的情境:水乡水多,船多,水美、船美。风光如此美丽,那里人们也很幸福,看水乡的孩子划着小船在荷花丛中穿行,听他们还唱着歌呢?然后播放预设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让学生欣赏,让学生透过歌曲所描述的美景来享受水乡之美。欣赏完歌曲后,趁着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情境之中,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最后一节读给同桌听。并指导学生随文解字“箩”,合作探究:水乡人用箩筐来装什么?联系上文,想象水乡人民过上了怎样的新生活?最后让学生选择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理解“歌”在文中意思,再读课题。
三、创编赞歌,抒发对水乡的`热爱
这篇课文学到这里,已近尾声,因此,教师要通过合理过渡进入本环节教学:由问题“水乡不仅水多,船多,歌多,而且其他的也多”导入。
第一,出示三幅图片,指导学生观察水乡还有什么多?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是啊,水乡鱼多,虾多,桥也多。
第二,启发学生像小作家一样把它编成像课文一样的小诗,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仿佛可以划为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比比哪一组编的最美,给予肯定和鼓励。
可出示下列句式给学生作为床边的参考:
水乡什么多?
________________多。
千_________,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学生分组讨论,编诗(师巡回指导)
第四,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评。学生可能会以“鱼多、桥多、虾多”等为题创编,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及时给予激励和点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以鱼多为题的,教师讲评:打鱼的人叫什么?渔民们打到鱼时心情怎么样?可以用哪个词?那最后一句我们可以用“乐的渔民……
四、整体感知,启动思维,
本环节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负。
首先,教师出示水乡的全景图投影,扩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水乡桥多、树多、花多、鸟多,水乡的水是一首歌,水乡的船是一首歌,唱也唱不完,水乡歌里还会唱什么歌呢?让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其次, 让学生完整朗读全文,获得整体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启发学生思考:你们觉得水乡美不美?水乡的水静静地流着,水乡的船轻轻地飘在水上,水乡的歌令人陶醉,启发学生一起来夸夸水乡吧。
五 迁移运用,综合提高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在教学的最后,我设计利用多媒体播放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美丽的风光,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再模仿课文说说“青岛什么多?”并动手写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铺设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六:总结
教师小结谈话,启发学生朗读全文,出示全文课件,全班齐读。要求把对水乡的喜爱表达出来。
这样设计与导入环节前后呼应,指导了学生感悟音乐的方法,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旋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实现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最后说板书设计:
主要板书设计:
水多
水乡歌 船多 美
歌多
这样设计简单明了紧扣主题,这既是是的精萃过程,也是学生聆听感悟表达的结果。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水乡歌》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7单元中的一首诗歌,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水乡歌》全诗共三小节,分别描写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琅琅上口,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水乡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鲜奇异的东西所吸引,而孩子对于水乡也并不熟悉,依据孩子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和教材自身的特点,这一课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引领学生进入情境,运用闯关游戏、多种形式的朗读等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认读“荡”、“船”、“飘”、“装”。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流利朗读课文生字词。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采用多媒体教学,欣赏水乡美丽的风光, 引起学生共鸣, 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流程
(一)、赏——创设情境 ,领略水乡情韵
(二)、品——进入课文意境,品味水乡魅力
(三)、思——创编赞歌,抒发对水乡的热爱
六、教学媒体的设计与意图
1、提供感性材料,激发学习兴趣
2、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3、再现课文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七、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相整合,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视频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使学生整节课都兴致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课上,孩子们的小脸都充盈着惊奇和喜悦,使得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可以促进课堂教学优化发展。
《水乡歌》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教材说明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1课。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二)学习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写好“荡”、“船”、“飘”、“装”。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荷花贴画
(四)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两课时
二、说教法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鲜奇异的东西所吸引。根据孩子这些年龄特点和教材自身的特点,这一课我主要运用课件及荷花贴画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运用闯关游戏、多种形式的朗读等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最后进行迁移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闯关摘荷花的游戏,寓教于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通过学生自读自评、加动作读、师生比赛读、以唱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最后的迁移运用更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四、说教学程序
(一)旧知引路,激趣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一上课就觉得似曾相识,进入想学、愿意学习的境界,上课伊始,我为学生们描述了江南的美,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识字1》,勾起学生对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回忆。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诗歌——《水乡歌》。小朋友们请准备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这样的导入,即复习旧知而提出新课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享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寓识字教学于玩乐之中。
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课文之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池塘边的小青蛙送来了许多荷花,要得到荷花就得答对小青蛙的问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为了得到美丽的荷花,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这个闯关游戏中来。
按照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我按顺序出示了带有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的生字、带有生字的词条,引导学生开火车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来读、当小老师带读,通过多种活泼有趣的读,使学生掌握了生字的读音。
《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根据《课标》要求,我设计了“生字宝宝找朋友”这一游戏,让学生帮助荷花贴画背后的生字部件寻找朋友,组成这一课的生字,并向大家介绍这个生字。这样,在游戏中学生学到了记忆生字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在游戏中还渗透着互相帮助的思想。
最后再让学生跟着课件书空,在课本上描红。做到了《课标》要求的“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一小节来朗读,并让学生间互相评价,重视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评价。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导”的工作,采用加动作进行朗读、师生比赛读、唱歌促读、师生齐读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进而喜欢阅读,愿意阅读。
此外,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是本篇课文的一大特色。根据《课标》第一学段中对阅读的要求:“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每小节都有的一个相同的句子,即问句,让学生练习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感悟,把握了问句所表达的疑问语气。
(四)迁移运用,综合提高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在教学的最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美丽的风光,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再模仿课文说说“海南什么多?”并动手写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铺设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水乡歌》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我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十一课《水乡歌》。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生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五个生字:船、帆、箩、荡、清,认识绿线内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水乡特点。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巩固字词,学会剩余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朗读课文的同时了解水乡的景美物丰,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爱家乡的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识字教学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本篇课文教学中,我准备三步导学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任务一.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初步了解水乡特点。任务二.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任务三:自读自悟,积累语言,感受品读水乡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美好生活。
任务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上课伊始,我为学生们描述了江南的美,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识字1》,勾起学生对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回忆。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诗歌——《水乡歌》。小朋友们请准备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这样的导入,即复习旧知而提出新课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民主导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享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我用学习任务一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
(三)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语文教学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四)检测导结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在教学的最后,用两道检测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为了让学生直观易懂的看笔记,板书设计得有条理性、概括性、指导性,最好还要有艺术性。根据课文的内容,体现简洁明了、统领全文的原则,表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水多水乡歌船多
歌多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
《水乡歌》教学反思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有3节,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了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朗朗上口。每一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
在《水乡歌》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做得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设置游览情境,激*感。播放最美*的江南水乡的风光片,激发孩学生对水乡认识的欲望,充分调动起了孩子对水乡已有的知识水*,进而更有效地进入教学中。在纵观全文中,我提出了水乡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轻而易举地概括出水乡的特点:水多、船多、歌多。我又让孩子们仔细读诗歌第一小节,找出水多的理由。(画出重要的句子,然后相机圈出“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等表示多的词语,通过多形式的朗读,通过图文结合,逐步感受到多的理由。
二.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教学中,重点引领学生学习第一小节,教授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画、圈、标、读、写”,第
二、三小节则放手,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三.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领略水乡的风光美,重点抓好识字教学。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的特点就在于整体性和综合性。识字识词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通过分析“荡”、“飘”、“箩”等字的字形,识字析词,理解句子“处处荡清波”、“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及“唱咱水乡新生活”的意思。把字词的教学与句子的教学和整篇课文的教学协调起来,将阅读、识字、理解、感悟、朗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做到寓识于读,寓解于读,以读促识。
四.以朗读为主线。为了感受诗歌的意境,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加强朗读,层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在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淀语感的能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等等,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不但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同时学生的朗读水*也得到了提高,特别是配乐朗读,孩子们兴趣盎然。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设计适时用语言和图画音乐为学生创设了江南水乡优美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听、看、想)整体感知了水乡秀丽风光的水乡水多、船多、歌多的典型特征,充分感受诗歌的情境美。所以学生能深刻领略文章内容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文章形态的格式美和韵律美、文章风格的质朴美和规范美,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陶冶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也热闹起来了。
六.教学完整首诗歌,我又带着孩子们尝试了说话训练:水乡还有什么多?我们的家乡滨湖多,我们的校园什么多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编出了一首首语言优美,富有童趣的与《水乡歌》相同格式的小诗歌。这不仅巩固了课文的语言形式,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续编能力、组织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展现的舞台。
虽然课前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准备较充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让每位孩子都能够充分读,有感情读,因而读的时间就比较多,到了拓展写诗歌的环节时间不够充裕,因此放手太快,留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也比较有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有的放矢,达到课堂的最大高效。
《水乡歌》说课稿 (菁选5篇)(扩展3)
——水乡歌说课稿 (菁选3篇)
水乡歌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7单元中的一首诗歌,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水乡歌》全诗共三小节,分别描写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琅琅上口,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水乡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鲜奇异的东西所吸引,而孩子对于水乡也并不熟悉,依据孩子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和教材自身的特点,这一课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引领学生进入情境,运用闯关游戏、多种形式的朗读等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认读“荡”、“船”、“飘”、“装”。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流利朗读课文生字词。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采用多媒体教学,欣赏水乡美丽的.风光, 引起学生共鸣, 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流程
(一)、赏——创设情境 ,领略水乡情韵
(二)、品——进入课文意境,品味水乡魅力
(三)、思——创编赞歌,抒发对水乡的热爱
六、教学媒体的设计与意图
1、提供感性材料,激发学习兴趣
2、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3、再现课文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七、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相整合,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视频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使学生整节课都兴致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课上,孩子们的小脸都充盈着惊奇和喜悦,使得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可以促进课堂教学优化发展。
水乡歌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写好“荡”、“船”、“飘”、“装”。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学法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又使人如闻劳动的愉快歌声,感受生活的美好、幸福。语言文字优美,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二年级的孩子读进文中,走进画一样的诗中,放手让孩子去品味、欣赏、诵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游戏,寓教于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通过学生自读自评、加动作读、师生比赛读、以唱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最后的迁移运用更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三、说教学程序
(一)旧知引路,激趣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一上课就觉得似曾相识,进入想学、愿意学习的境界,上课伊始,我为学生们描述了江南的美,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识字1》,勾起学生对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回忆。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诗歌——《水乡歌》。小朋友们请准备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这样的导入,即复习旧知而提出新课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享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寓识字教学于玩乐之中。
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课文之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池塘边的小青蛙送来了许多荷花,要得到荷花就得答对小青蛙的问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为了得到美丽的荷花,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这个闯关游戏中来。
按照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我按顺序出示了带有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的生字、带有生字的词条,引导学生开火车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来读、当小老师带读,通过多种活泼有趣的读,使学生掌握了生字的读音。
《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根据《课标》要求,我设计了“生字宝宝找朋友”这一游戏,让学生帮助荷花贴画背后的生字部件寻找朋友,组成这一课的生字,并向大家介绍这个生字。这样,在游戏中学生学到了记忆生字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在游戏中还渗透着互相帮助的思想。
最后再让学生跟着课件书空,在课本上描红。做到了《课标》要求的“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一小节来朗读,并让学生间互相评价,重视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评价。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导”的工作,采用加动作进行朗读、师生比赛读、唱歌促读、师生齐读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进而喜欢阅读,愿意阅读。
此外,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是本篇课文的一大特色。根据《课标》第一学段中对阅读的要求:“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每小节都有的一个相同的句子,即问句,让学生练习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感悟,把握了问句所表达的疑问语气。
(四)迁移运用,综合提高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在教学的最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枣庄美丽的风光,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再模仿课文说说“枣庄什么多?”并动手写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铺设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水乡歌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我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十一课《水乡歌》。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生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五个生字: 船、帆、箩、荡、清,认识绿线内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水乡特点。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巩固字词,学会剩余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朗读课文的同时了解水乡的景美物丰,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爱家乡的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本篇课文教学中,我准备三步导学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任务一.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初步了解水乡特点。
任务二.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任务三:自读自悟,积累语言,感受品读水乡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美好生活。
任务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上课伊始,我为学生们描述了江南的美,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识字1》,勾起学生对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回忆。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诗歌——《水乡歌》。小朋友们请准备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这样的导入,即复习旧知而提出新课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民主导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享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我用学习任务一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
(三)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语文教学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四)检测导结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在教学的最后,用两道检测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为了让学生直观易懂的看笔记,板书设计得有条理性、概括性、指导性,最好还要有艺术性。根据课文的内容,体现简洁明了、统领全文的原则,表现的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水多
水乡歌 船多
歌多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
《水乡歌》说课稿 (菁选5篇)(扩展4)
——《猫虎歌》说课稿3篇
《猫虎歌》说课稿1
教材分析:
《猫虎歌》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音乐第四册第五课《兽王》中的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4/4拍,一段体结构。歌曲为两段歌词的分节歌,幽默诙谐,极富童趣。歌曲有着民歌浓重的说唱风,适合学生边唱边表演。
教学目标:
1、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2、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鼓励学生编创老虎和猫的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 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能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教 具: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流程:
以审美为中心,以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一、创设学习的场景:
导入部分:
我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以一段生动的猫和老虎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的情境,为学生营造求知的氛围,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部分:
1、先让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多次感受歌曲风趣的情趣,再听琴和小声哼唱歌曲的音调,然后鼓励学生自由的读歌词,有感情地读歌词。在通过小组的练唱小声随琴填唱歌词,分组讨论如何表现歌曲的情感,鼓励学生大胆的来唱,学生给予互评,教师给予指导,最终达到学生能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我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是因为:这首歌曲曲调诙谐,在学生的意识里很想唱好这首歌曲。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自主学习,带给他们的喜悦。
2、换方式演唱歌曲。男女生分唱,师生分唱,小组分唱。通过换方式演唱歌曲,不但能让学生进一步唱准歌曲,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只有在唱准歌曲的基础上,才能演唱其它方式,这样就体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的实质。
三、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创新部分:
以小组编创老虎和猫的故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发挥他们的想像力,编创自己喜爱的"故事,更好地展现他们的想像和表演能力。
《水乡歌》说课稿 (菁选5篇)(扩展5)
——《螃蟹歌》的说课稿3篇
《螃蟹歌》的说课稿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歌曲为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的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学习歌曲并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更添加了歌曲的地方色彩和情趣。
【教学目标】
课标指出:2年级音乐课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培养乐观态度和友爱精神。能聆听不同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课标还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根据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
2、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
3、拓展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点】
准确地唱好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看一下聪明的你们谁能最先猜出答案,听好啦: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生:螃蟹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一下就猜出来了,
2、请学生们说说螃蟹的特点,师简笔画。
生:圆壳、八只脚、两个大夹子、横着走(示范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猜谜语,激发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初听歌曲,感受节奏
1、初听歌曲
小螃蟹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你们听听歌里的小螃蟹有多顽皮。(多媒体播放歌曲)
2、节奏练习
(1)小螃蟹的爱好——吐泡泡
师范读,生一边读一边拍手。
(2)出示老朋友——双响筒
师:双响筒有两种声音,听辨这两种声音在音量上有什么不同?(师打击双响筒)
生:有强有弱;|
师:大家来听下老师怎样用双响筒来表现“吐泡泡”节奏的强弱,找出那几个字比较强?
生:每小节第一个“吐”;
(3)学习使用双响筒,试敲,注意节奏和强弱;
(4)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3、旋律练习
(1)师弹奏旋律,生听辩音高做动作。
(2)用普通话朗读歌词,注意节奏(多媒体)
(3)师演唱上面的旋律,生把这句歌词试唱出来;
(设计意图:用“吐泡泡”的小游戏将节奏进行练习。将枯燥的节奏、旋律练习游戏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歌曲打下坚实的节奏基础)。
三、学唱歌曲
1、聆听运用四川方言演唱的歌曲《螃蟹歌》;
问:听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找出歌曲中运用四川方言的字;(大屏幕展示歌词,生说对字体变红色)
哥—guo;脚—jue;个—guo;壳—kuo;河—huo;
3、跟老师一起用四川方言朗读歌词。
4、师运用四川方言范唱歌曲,生用双响筒(拍手)伴奏;
(设计意图:几次聆听都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他们有意识地听,更利于集中注意力,随之进行的唱歌教学便水到渠成。生动、形象、有趣的动画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内容,对新歌产生浓郁的兴趣。聆听要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有意识的聆听中潜移默化地熟悉歌曲旋律。)
5、随琴轻唱第一段歌词,注意四川方言的运用和音准;
(1)用“快乐的声音、快乐的表情”跟琴逐句演唱;
(2)对比:“”一句,去掉“呀么”可不可以,说说你的理由?
(3)完整的演唱第一段;
6、跟琴逐句演唱第二、三段歌词,注意音准和四川方言的运用;
(1)演唱第二段歌词,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螃蟹走路的样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模仿螃蟹行走,使学生在玩中感受音乐的节奏特点。)
(2)演唱第三段歌词
师:小螃蟹真是太顽皮了,夹住了路过它家的鸟而且越夹越紧,鸟呢越来越疼不断的哀求螃蟹哥放放它的脚,哀求的语气也会越来越怎么样呢?
生:语气会越来越重;
师:很棒,语气越来越重力度上也应该更强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处理歌曲情绪,让学生充分感受四川童谣的风格特点以及音乐语言中表现出来的风趣与幽默感)。
7、完整的演唱全曲,使用双响筒(拍手)伴奏;
(设计意图:加入打击乐器、拍手为歌曲伴奏,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四、歌曲创编
师:同学们,《螃蟹歌》很有趣,想一想螃蟹走路的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用动作把这首歌曲表演出来,大家有没有信心表演好?
师:请同学们与你的同桌二人一组,一个扮演“螃蟹”,一个扮演被螃蟹夹住的小鸟,随着歌词的.发展进行动作创编。
1、两人小组自由讨论创编动作。
2、学生随音乐自由表演。
各小组互相评价,看哪些小朋友表现得好,并推出小组的小代表。
3、小代表一起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为他们演唱歌曲,双响筒(拍手)伴奏。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对音乐进行感受、创作练习。)
五、拓展延伸
1、欣赏云南民歌《螃蟹歌》
师:不同地域,音乐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学习的《螃蟹歌》不仅四川有,我国的云南、湖北、湖南也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云南民歌《螃蟹歌》。
2、说文登方言
3、小结:我们在说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多多了解自己家乡话,了解自己家乡用方言演唱的歌曲,让经典民歌源远流长。
《螃蟹歌》的说课稿2
活动目标:
1、学生能够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地学会唱《螃蟹歌》这首歌,并做到不喊唱。
2、养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并能创造性地编、演螃蟹与小朋友之间的简单故事,并从中体验到表演的乐趣。
3、能随音乐准确、有韵味地律动,体验手脚协调活动的快乐。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录音机、钢琴、螃蟹的图片,铅画纸。
一、练声《小动物在哪里》
二、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如简笔画、谜语等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
1、“今天,我们将要学唱的一首歌曲也是关于一个小动物的,请同学们动动脑筋猜一猜。”
老师一边画螃蟹的简笔画,一边打谜语: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 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谜底:螃蟹)
2、‘谁能形容一下螃蟹的样子?生活在哪里?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它有八只脚,一对大夹子。螃蟹一般都生活在水里、沙滩边。)
三、创设情境,学习歌曲:《螃蟹歌》
1、欣赏多媒体动画《螃蟹歌》,通过多媒体画面抓住学生注意力,有目的去欣赏歌曲。
师:下面老师就请大家听一首有关螃蟹的歌,你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小结: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它是用方言演唱的,有的字发音与普通话有点不一样。大家知道螃蟹一般都生活在水边和沙滩边,在人们的生活环境里经常会见到螃蟹,有时会被螃蟹夹到,他们就把这样的事编到歌里来唱,是不是很有趣?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的情绪怎样?
2、教师范唱:《螃蟹歌》
3、依节奏边画简笔画边说第一段歌词
4、教师范唱第一段,学生随琴听歌曲,默唱或轻唱。
5、看图卡,学习第二、三段歌词。读准方言:哥:guo,只zi,脚:jiuo,个:guo,壳:kuo,客:kuo。
四、创编情景剧,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对音乐进行感受、创作练习。
师:《螃蟹歌》很有趣,那螃蟹走路是什么样子呢?一会儿情同学们模仿螃蟹走路的样子来为歌曲做表演。(可以一人扮演螃蟹,戴螃蟹的头饰,一人扮演被夹的小朋友,随着歌词的发展编动作)。
五、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了歌曲《螃蟹歌》,感受了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运用了四川方言演唱。
大家为歌曲《螃蟹歌》创编的动作既生动又形象,现在邀请爸爸妈妈一起来表演《螃蟹歌》,好吗?
《螃蟹歌》的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歌曲为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的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学习歌曲并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更添加了歌曲的地方色彩和情趣。
二、教学目标
1. 能用四川地方方言和诙谐、滑稽的情绪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在积极参与交流中让学生体会表演的乐趣。
2. 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螃蟹可爱有趣的特点,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风格、准确地唱好歌曲。
(二)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今天,我们首先举办一个“动物联欢会”,希望同学们积极扮演角色,大胆表现自己,为我们的联欢会增添更多的欢乐。
1. 欣赏《大象》动画。
2. 学生随画面自由模仿动作进音乐教室表演。
(二)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1. 描述动物特征
教师:同学们表演得好极了,大家都非常准确地抓住了各种小动物的特征,不说出它的名字就能让我们知道你表演的是谁?哪位小朋友说说你扮演的小动物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带上老师的头饰表演一下。
2. 复习歌曲
教师:欣赏《在动物园里》动画,同学们能不能唱唱跟这些动物有关的歌曲? (学生自由演唱,可以演唱每首歌曲的一两句歌词。)
教师: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首前节课学过的大家非常喜欢的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欢快、活泼?
3. 讲解情绪的重要性
教师:欢快、活泼只是歌曲情绪的一种,那么同学们还学过其他情绪的歌曲或乐曲吗?每首歌曲或乐曲由于情绪的不同,我们的演唱风格和表演形态都不一样,可见情绪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乐曲听辨)
(三)引入课题
1. 轻松导入。
教师:刚才开“动物联欢会”时,老师观察大家所扮演的动物大都是和陆地有关,小朋友们喜不喜欢海里的小动物呢?你们最喜欢海里的什么动物?(引出螃蟹)
2. 相关文化介绍。
教师:大家都喜欢螃蟹,不仅是因为螃蟹味道鲜美、而且长相非常有趣滑稽。那么谁能来介绍你所了解的螃蟹、并表演螃蟹的动作呢?
螃蟹大多横行,因而被人们称为“横行介土”,这在动物群类中是独一无二的。螃蟹的头胸部两侧具有五对胸足,除第一对为螫足外,其余四对为步足。由于步足的关节只能左右移动,所以只得靠一侧步足侧向推进,另一侧步足趴地而横行了。虽然螃蟹具有坚硬的外壳和强壮的双螫,可以对敌人发动进攻,但是鹭鸶也有一套很好的办法对付它们。它们俩有时还打得不分上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四川民歌《螃蟹歌》。
(四)审美体验
1. 欣赏《螃蟹歌》动画,感受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情绪。(滑稽、诙谐) 教师:同学们都说这首歌曲的情绪和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这主要体现在歌曲描写的内容和歌词的方言特点上。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这就是大家听不太清楚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螃蟹一般生活在水里,比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水源充足,在人们的生活环境里经常会见到螃蟹,
有时还会被螃蟹夹到,他们就把这样的事编到歌里来唱。是不是很有趣?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2. 聆听歌曲《螃蟹歌》,感受歌曲描写的有趣内容。
3. 了解四川民歌的方言特点,教师(或请会四川方言的学生)讲解,学生学读歌词,对重点字词进行辅导,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歌曲中幽默、诙谐的风格。(注:“哥”方言读guo、“脚”方言读jiuo、“个”方言读guo、“壳”方言读kuo、“河”读huo、“只”读zi。)
4. 聆听《螃蟹歌》伴奏,教师与学生以接龙形式按照节奏朗读歌词,要求读音准确,尽量读出四川的方言特点,体会歌词的诙谐、滑稽,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
(五)《螃蟹歌》歌曲学习
1. 学习歌曲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语言对民歌音乐风格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那么歌曲的旋律更能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格特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
(1)教师弹琴,学生用“Lu”哼唱旋律。
(2)学生随琴慢速唱词,用四川方言重点唱好后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教师随时指导学生掌握好本首歌曲的难点: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3)一边唱一边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滑稽、诙谐的情绪,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歌曲三段歌词的含义。
2. 歌曲处理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唱才能使这首歌曲更加生动、形象,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歌曲滑稽、诙谐的情绪呢?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后进行歌曲处理,哪组的建议好就采用哪组的建议。(然后教师给予汇总:第一段用夸张的表情演唱,第二段用*稳的方法演唱,第三段用着急求饶的语气演唱。)
3. 完整演唱
(1)学生完整地随《螃蟹歌》伴奏带演唱,准确地把握好演唱歌曲的度。
(2)学生活动:学会歌曲后可采用三种形式演唱歌曲:A、师生分段接唱;
B、男女生分段接唱;C、分组分段接唱。
(五)想象表现
教师:刚才我们唱的是发生在螃蟹身上有趣的事情,现在我们就来表演一下这个小故事好吗?全班分成三组,每一组推荐一名小组长,分配角色,可以唱歌、可以表演、可以用打击乐器伴奏,也可以加入旁白等。
1.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好角色进行排练:一人扮演螃蟹、一人扮演大鸟,设计好符合歌曲情节的动作,随音乐表演。声音好的学生随着伴奏带演唱。再选出一人设计旁白在前奏和间奏之间加入。其余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铃、铃鼓、响板、木鱼等等)进行伴奏。
2. 小组汇报表演。
3. 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胜小组,进行奖励。
(六)拓展视野、课堂总结
通过大家对歌曲的学唱和表演,看出来你们非常喜欢螃蟹。它除了好吃,形象滑稽外,你们知道它还有什么作用么?有资料说明,螃蟹的壳磨成粉可以治病,对眼睛、心血管等都有好处,当然这得经过科学的加工和处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调查一下,下节课把资料带来说给我们大家听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另一种滑稽诙谐的音乐,是不是很有趣?并且还能用自己创编出的动作来表演、用自己配的节奏来伴奏。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发扬这种敢想敢创的精神,善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快乐成长。
《水乡歌》说课稿 (菁选5篇)(扩展6)
——下雨歌的说课稿3篇
下雨歌的说课稿1
教材分析: 下雨天的时候,幼儿都会被大人保护的很好,他们对雨天的概念真正的理解并不多,雨是从哪里下来的,雨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雨丝的模样。所以让幼儿用自己的双手使用*时不起眼的材料去创造“雨”,去感受“雨滴”或者“雨丝”的样子。大大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从生活中寻找具有丰富感性内容经验的题材是培养幼儿感知,创造能力的重要一环,抓住幼儿身边的熟悉的事物,更能吸引幼儿进行创作,针对这个特点,我利用连续几天下雨不断一事,为幼儿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幼儿通过事先的观察,了解雨的特征,获取有关雨的信息之后,引导幼儿学习短垂线、长垂线、斜线的画法,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情感性目标: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能力性目标:锻炼幼儿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具准备: 1、绘画纸、油画棒、雨伞、范例等。 2、已观察过下小雨和下大雨的情景。 3、教师收集一些有关下雨的图片、录象、声音 。 4、每人一双雨靴,一件雨衣。
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我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本次活动我运用了观察、比较法,直观法,讲解示范法。 1、观察、比较法,直观法:因为大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来看,以看挂图,听教师讲解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讲解示范法:讲解演示是本次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的重要步骤。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1、出示雨伞,引入活动 2、谈话活动 3、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4、引导幼儿学习短垂线、垂线、斜线的画法 5、幼儿大胆作画,教师指导 6、展示交流 7、活动延伸
第(一)环节:出示雨伞,引入活动
师: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伞是用来干什么的呀?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天气怎么样了?下雨了,滴答滴答,快到老师的伞下来避雨吧!雨伞真好,有了伞我们就淋不到雨了。
第(二)环节:谈话活动
引导幼儿讨论:请小朋友说说小雨是什么样子的?大雨又是什么样子?它们一样吗?(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小结:下小雨时,雨是一滴一滴掉下来的,下大雨时,雨就像一根根线一样,落下来,刮大风时,雨就像一根根的斜线落下来。
第(三)环节: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通过回想雨的不同形态,让幼儿对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再加上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下雨,更使幼儿对雨以及对这个活动增强了兴趣。 第(四)环节:引导幼儿学习短垂线、垂线、斜线的画法
(1)师:刚才我们说了说雨,还学了学雨落下的样子,现在我们来画一画雨好吗? (2) 师:先画什么样子的雨呢?(有的幼儿说先画大雨,有的幼儿说先画小雨等。) (3)师:我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画,先画小雨好吗? 教师边示范画法,边讲解:下小雨了,雨点从天上落下来,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下大雨了,哗啦啦,雨像是线一样一根一根的落下来,刮大风了,雨被风吹得都斜了过来。刚才我们说到的就是这三种情况,下面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着老师一起练习画下雨。 (4)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边作画空练习。
第(五)环节:幼儿大胆作画,教师指导
(1)师:教师发现小朋友在空中画的雨非常的好看,我们把它们请下来,让它们飞到我们的画纸上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好吗?画的时候,请大家还是先画小雨,再画大雨,然后画刮风时的雨。
(2)幼儿操作时,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 a、雨落下的方向;b、要画两种线;c、要画满整张纸d、正确的绘画姿势与握笔方法。
第(六)环节:展示交流
(1)展示全部作品,幼儿相互欣赏。 (2)师:你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评析:讲评时不强调作品的好坏,而让幼儿自由说出自己的喜好,哪怕是一个小细节,都成了同伴赞扬的对象,这种方式既培养了幼儿大胆表述的习惯,也增强了幼儿本身的自信心。
第(七)环节:活动延伸
帮助幼儿穿好雨衣,雨靴,带领幼儿进行《踩雨》活动,让幼儿在雨中寻找更多的快乐。
教具准备: 1、绘画纸、油画棒、雨伞、范例等。 2、已观察过下小雨和下大雨的情景。 3、教师收集一些有关下雨的图片、录象、声音 。 4、每人一双雨靴,一件雨衣。
下雨歌的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1课《下雨啦》。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重难点、说过程五个方面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及教学过程方法。
一、说教材
《下雨啦》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清新的笔触、优美生动的语句,把下雨前的特征、雨后的景物以及雨中儿童尽情嬉戏玩耍的情景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课文先以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和喜爱的小动物的特殊表现来展开的,用“躲”“交头接耳”等字词以拟人的手法让文章生动起来,接着由“嘀嗒、嘀嗒”到“哗啦、哗啦”的声音变化赋予了雨的灵气,让雨点如调皮的孩子般来到人间,营造了欢乐的气氛。文中最亮丽的风景是最后以自然段,孩子们光着头、光着脚在雨中玩耍,上学去的情景让人神往,细细聆听雨声、人声如同天籁。整篇文章中作者始终站在孩子的立场,关注孩子的感受,以孩子的眼光展开了一幅人衬雨景,雨托人趣的“雨趣图”。
二、说学情
1、关于朗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形成了一定的语感,所以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难的是边读边想象,让文字与情景结合起来,读出感情,读出趣味,这方面教师将运用配乐范读、音频、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创设情境。
2、关于写作:雨景之美,雨中孩子的自由和快乐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但是要让二年级的孩子真正理解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所以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方式,并通过补白、仿说来为迁移写作练习打好基础。
三、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书写本课“蚂、蚁、搬”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渎的方式,小组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主要些什么,是怎样写的;通过学生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进行情感朗读;通过补白、仿说,让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图书推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留心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四、说重难点
1、理解写什么易,怎样写难;
2、根据已有生活体验想象快乐的情景易,读出快乐的体验难;
3、积累词句易,运用难;
4、课上教学易,课下拓展难
教师将通过重点词语点拨、教师范读引领、课上读写结合、课外图书推荐等方式尝试突破。
五、说过程
1、课前活动,激发兴趣,师生共唱儿歌《下雨啦》。通过活泼的歌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烘托课堂气氛。
2、复习导入,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1课生字词,小组检查,再认生字,起到巩固复习,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教师配乐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把孩子们带入课文情境之中,让学生边听边回忆,既可以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的美,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初步学习概括文章的大意。范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总结、板书。
3、文本解析,读中感悟。首先是“例中学”环节,学生默读课文1、2自然段,感受雨前自然的变化,抓住“躲”、“略过”、“交头接耳”等词,体会拟人的妙用,学习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第二是“实践悟”环节,个性品读,感受雨之美。针对三、四自然段给出阅读提示: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并在书上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自学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深入学生中间,细致指导学生勾画语句、做批注。集体交流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倾听,采用抓重点词语、朗读、想象、补白、仿说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本环节从学生喜欢的段落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利用课件的直观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读中思考,乐与交流的好习惯。因为本环节中教师起到的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主动权都掌握在学生手中,可见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尽情表达个性感受,教师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即可。第三是趣读第五自然段,感受雨中之乐。播放课件,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自由想象,个性表达,仿照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来说一说雨中自己和小伙伴在干什么,再次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最后,回归文本,回归整体,感受雨之美,品味雨中趣,师生共同配乐读文,使师生的情感体验达到高潮。
4、总结提升,迁移练笔。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总结写法,并通过迁移练习让学生尝试将学到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过程中,试着运用这样的手法来写一写风带来的快乐和烦恼。让学生有章有法的进行习作练习。
5、美文推荐,拓展阅读。每堂课我都要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这堂课也不例外,将一本《七彩下雨天》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一样可以感受到雨给人们带来的生机与遐想。
《下雨啦》这篇小散文,全文共228字,作者就这仅有的228字给我们展现了纯洁的雨和纯真的童年。而教师所要交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这228字,所以这节课上,我让学生去读了,去想了,去说了,去写了,去体验了,去拓展了,尊重他们的个性体验,带着学生走进文本,在带学生走出文本,把语文带进学生的生活!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工具性又是语文学得的本质属性。因此,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在这堂课上,我就希望能够有效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思考,从低年级就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一、 品词析句与培养培养语感相结合,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
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 ,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 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 逐步培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并能比较直接迅速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品词析句, 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而文本的意韵、 情感往往是通过具体的词语 、句子或明或暗地表达出来。 学
生只有对语言文字具有敏锐而又丰富的感悟能力,才能心领神会, 引起情感共鸣。反过来只有引导学生善于对那些关键的词句进行品析、 揣摩 、感悟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语感的精确性和敏锐性 ,使学生的语感能力不断提高, 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感的另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方法。本节课,虽然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但是浅显的字词解析是非常必要的,课上通过抓住“躲”、“略过”、“交头接耳”等词感受雨前自然的变化,学习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而后的“实践悟”环节,个性品读,让学生自己寻找三、四自然段中的词语,感受雨景的美。同时还采用了补白仿说的方法,品析语言的丰富。把品词析句与培养语感结合起来,不但品味了语言,发展了语感,而且有效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
二、读中感悟与积累语言相结合,有效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积累语言, 而积累语言材料,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多读,尤其是要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使优美的祖国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引导学生多读积累起来的语言材料,不仅易于理解它们的意思,还可以熟悉它们的运用方法。学生读熟了课文,积累了词汇、句式,需要时就可以脱口而出、出口成章、落笔成文。《下雨啦》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精致,其中的拟声词使文章显得更加活泼,教学中我有意让学生去关注这些词语,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学生
的头脑中积累了语言,又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语言训练,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鉴赏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这种和谐之美。
三、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熏陶相结合,有效运用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既是反映客观事物、负载文化的工具,也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小学语言教材中的诸多课文都是情文并茂的佳作。编者的目的是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进行情感熏陶, 以发挥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和形象感染的双重功效。而教学中指引学生学习这些语言,训练这些语言就不应是机械的,而应当充满感情的训导和练习。本节课,在第五自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用PPT和音乐为学生呈现雨中孩子们嬉戏的情景,创造、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从而更好地促使运用语言文字的练习和情感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下雨歌的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 午好,我是语文 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下雨天,真好 》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下雨天,真好》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以雨中情思为主题展开,《下雨天真好》是一篇抒情散文,写的是作者从童年到青年的各种雨天情趣。文章以“雨”为外线,以“思乡”为内线,尽情倾诉真挚而热烈的情感,记述了童年的梦痕,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渗透着现实的况味,无不饱含着作者“水是故乡甜”的怀旧思乡之情。作者在宁静中回忆自己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体味到人间真情的融恰,可以过得悠哉自在有情趣。下雨天也使“我”在蓦然回首感到人事的变迁和远离家乡的怅然。作者从*的角度去写童年时光,比如对父亲、母亲、阿荣伯的描写都写得亲切美好。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人之间的善和一种怅然的美。叙述*淡朴实、明朗率真,富有深情,流溢着淡淡的诗韵。此外作者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文字功底,如在文中对古诗的引用,风趣的语言的插入等均有体现。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结合八年级学生实际以及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1.知识和能力目标:抓住文眼,梳理文章结构/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体悟主旨; 2.过程和方法目标: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合作中领悟文章主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用母亲慈善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与物,体会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人情美及传统的中庸之美。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掌握文章结构特点;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难点是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的讴歌。
第二方面: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创设情境法、朗读探究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法,指导学生自学法,同时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作为辅助教学法。
学法: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1、多形式朗读课文法,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章的能力;3、利用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导入新课,预计用时2分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导语,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播放课件创设情境。我设计的导语是:“下雨天真好,因为多情的小雨滴,总爱在窗前轻唱着熟悉的旋律;下雨天真好,因为多情的小雨滴,像一泓清泉,沁润了人們的心灵;下面让我们跟随女作家琦君一起走进抒情散文《下雨天,真好》,来共同感受更具特色的雨天情趣” (板书:课题、作者)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课件欣赏,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导入语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环节二、整体感知,预计用时15分钟。
首先,教师课件出示给加点字注音的题目,检查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的预习情况,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湿漉漉、熹微、魂牵梦萦等。这样做,既为学生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注释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常识。(琦君: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949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她享誉文坛已近半个世纪,作品包括散文、小说、评论和儿童文学,其中以散文的成就最高。她擅长怀旧抒情,在人与事的敘写中,自然流露温柔敦厚的情感。)
然后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课文的关键词语,概括段意,梳理文章脉络,在此基础上,教师边引导学生集体归纳文章脉络,边完成如下板书。欢乐童年、少年情怀、青年真情 等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读和听读中思考问题,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三、研读赏析,预计用时10分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教师可以出示如下思考题: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以雨为线索,写了哪些雨天的情趣?2、思考“我”和母亲对下雨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把这些小孩子的“坏心思”(例如多次逃课、希望霉变的谷子越多越好)津津乐道写进文章呢?主要是让学生理解逃避功课、希望谷子霉变等“坏心思”中的独特童真童趣,
教师先请学生默读出示问题,再小组讨论,交流,归纳,教师随机板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进而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环节四、质疑问难,预计用时5分钟。
教师启发:这篇课文中,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待学生提出疑问后,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养成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环节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8分钟。
课件出示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或文学作品,教师介绍相关材料,引导学生阅读。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环节六、课堂总结,预计用时3分钟。
请学生对照板书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教师再做纠正补充,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给学生以强化记忆。 环节七、布置作业 ,预计用时2分钟。 课下请写写自己关于雨天的趣事与同学们分享。 作业的设置,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作了训练。
纲举目张,既理清文章脉络,一目了然,又抓住课文精要,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水乡歌》说课稿 (菁选5篇)(扩展7)
——课文《水乡歌》教学反思 (菁选2篇)
课文《水乡歌》教学反思1
本文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有3个小节:第一小节写水乡,说明水乡的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小节写船多,表现水乡人民的勤劳;第三小节写歌多,说明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精之笔又使人如闻劳动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美好、幸福。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每一小节字数相等。句句压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领略水乡的风光美。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一)、赏——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出示水 乡美景图并配上音乐,让学生初步领略水乡情韵。
(二)、品——进入课文意境,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重视朗读训练,在读中品,品中悟,悟中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活动要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使其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去领悟,去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教学时通过对读、配乐读和动作表演读等多种阅读形式使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并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感受水乡美丽风光,引起学生共鸣,感受水乡人的美好生活。让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将朗读和理解词句于一体。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品词品句,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三)、写——教学生学习本课两个生字,这一环节的设置存在问题,忽视了低年级教学应以写字为重点,在上课时过分去讲读分析文本导致只留了5分钟的时间学写字,由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违背学生学字的规律即描红,临影再仿写的规律,直接让学生仿写,在以后教学中会改进的。
课文《水乡歌》教学反思2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第三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我在教学《水乡歌》一课时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一、重视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外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坚持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我在《水乡歌》这篇课文的处理上就是采用了这种自主性原则。
首先,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找出不懂的生字词,同学之间互相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在解决生字词的时候,我又运用画一画、演一演、换一换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之后,在朗读时也采用了自主性原则,让学生自己评自己,哪些地方处理得好,哪些地方还有欠缺,然后再互评。这样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二、重视朗读。
我认为诗歌的教学中,朗读非常重要,在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学生的很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积淀语感的"能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等等,同时,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加强朗读。首先,听读,即听课文朗读录音,初步感受课文内容,确定朗读标准。其次,自读,加强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再次,在全班范读,然后自评。最后,同桌之间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组合朗读、问答读,再齐读等。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同时学生的朗读水*也得到了提高。
三、重视了拓展。
《水乡歌》是一篇篇幅短小,但语言优美的小诗歌,学生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于是,我就抓住了这篇课文的优势,在读书、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试编类似的小诗歌。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也热闹起来了,经过思考、组织材料,学生编出了《家乡歌》、《花乡歌》、《草原赞歌》……一首首、一篇篇,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闪烁,学生的激情在燃烧,这样的安排,既巩固了课文的语言形式,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续编能力、组织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展现的舞台。
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把这种方法继续下去,也会继续探索,让教学更加完美。
《水乡歌》说课稿 (菁选5篇)(扩展8)
——长恨歌说课稿 (菁选2篇)
长恨歌说课稿1
我说课的篇目是《长恨歌》。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及效果预测等几个方面对这首诗歌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长恨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的第一首诗歌,并且作为这一单元的赏析示例,可以说是这个单元最重要的一篇诗歌,我们应该精讲细讲,既要从诗歌本身出发,又要兼顾高考中的一些考点,并且学会运用“知人论世”来分析诗歌的主题。这篇诗歌是白居易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学习本诗,除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语言的理解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作者对李、杨真挚感人爱情的描写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唐代文化的博大,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气度。
二、说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必修课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学常识和字词知识,随着认知能力的逐渐提高,他们对古典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了一定的深度,但是作为普通班的学生,全班的整体素质不高,所以在问题的设置上应该多小易、少大难。同时,虽然是普通班,还是有一些学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应该再设置一些提高思维能力的问题,激发这些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学生之前学习过《琵琶行》,因此对于作者的经历、地位及文学主张有一定的了解。如“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三、说教学目标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也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选修课程同样指向这一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从本节课的特点和高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出发,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的爱情悲剧,熟读成诵《长恨歌》。
⑵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⑶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句子,尤其是情景结合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
⑴理解本诗情、事、景互相交融的艺术手法。
⑵理解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⑶理解鉴赏诗歌句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⑵感受诗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了解*的爱情悲剧和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依据:通过朗读品味掌握诗歌大意,为深一层理解诗歌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⑴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依据:鉴赏一首诗歌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形式把握内容,即诗歌的主题,而本诗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因此启发学生在此处展开讨论,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并且结合这篇文章的主题了解“知人论世”的重要性。
⑵鉴赏诗歌中重要的语句
依据:学习一首诗歌,不但要学习其思想内容,同时应该兼顾高考,因为考试制度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要在自己的课堂中时刻融入高考。
4、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主要采用引导教学法,通过设置引导性问题,创设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讨论中探讨交流,在合作中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本课是诗歌,既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结构内容,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在合作中探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学生以诵读法、讨论法和展写法为主要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程序
早读预习课
(一)课堂导入
1、播放《长恨歌》专家朗诵录音
设计意图:通过朗诵录音,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让学生带着感情进入课文,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订正字音。
2、请学生介绍作者白居易,回顾《琵琶行》中的名句(巩固复习已学知识)。
(二)介绍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国,有一个君主的凄美缠绵的爱情故事多次被人们歌咏。我们先看两首小诗对此的歌咏: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问题:
1、此两首诗歌咏的是谁?
2、两位诗人对此事的感情倾向是什么?(此问题有助于后文中理解诗歌的主题)
同样白居易也对此事进行过歌咏,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长恨歌》。
(二)整体感知,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1、学生速读诗歌,播放背景音乐。
(播放背景音乐,创设情境)
2、在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把不懂的句子整理出来,先小组内探讨解决,再有疑问的老师讲解。
3、学生复述故事,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发展学生语言概括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本诗内容,理清思路。)
4、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三)讨论诗歌的主题(学生自由讨论)
发问: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
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见解。教师随后总结。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诗歌主题:
(1)讽喻说。
(2)爱情说。马嵬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双重主题说。
通过主题的总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对考试中的探究题。并且学会答这种鉴赏题方法:先表明观点,再针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同时让同学们理解“知人论世”在理解诗歌主题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长恨歌》不但所抒发的感情缠绵悱恻,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而且语言优美,将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我们今天重点鉴赏此诗的语言。
(二)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朗读,让他们加深自己对优美句子的理解。)(三)鉴赏《长恨歌》中的句子。
1、告诉学生鉴赏句子的方法:
1)还原诗句意思
2)点出诗句所运用的手法
3)写出表达效果
4)写出感情
2、鉴赏实例: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写唐玄宗面对蜀地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通过美景写哀情。巧妙地写出了玄宗内心的痛苦。表达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深切思念之情。
3、挑选课文中的需要鉴赏的诗句:
1)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2)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3)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4)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学生自己鉴赏,落实到纸上。(强调答题的规范性)
5、小组讨论
6、展写到黑板
7、师生共同订正黑板上的不足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根据这种方法,鉴赏《蜀相》中的颔联。
六、说板书设计
长恨歌
唐·白居易
主题:讽喻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
鉴赏方法:
1)还原诗句意思
2)点出诗句所运用的手法
3)写出表达效果
4)写出感情
七、说效果预测
通过朗读品味掌握诗歌大意,为深一层理解诗歌奠定基础。通过学习诗歌语句的鉴赏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但是学生学过之后会很快遗忘,所以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重复训练。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处理方法,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指导!
长恨歌说课稿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长恨歌》。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对这首诗歌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长恨歌》选自《大学语文》第三讲“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的一首诗歌。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是真实复杂的现实艺术化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学习本诗,除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语言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作者对李、杨真挚感人爱情的描写,激发潜藏在年轻学子心中的良知与爱,促进健全人格的培养。
二、说学情分析
3个xx级水工高技和技师班的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古典诗歌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深度,对爱情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学习过《琵琶行》,因此对于作者的经历、地位及文学主张有一定的了解。
三、说教学目标
从本诗特点和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出发,我把教学目标具体分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方面目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掌握诗歌大意,能够了解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和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本诗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因此教学难点是启发学生展开讨论,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诗我主要采用引导教学法,通过设置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探讨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给予积极评价,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学生以诵读法和讨论法为主要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过程细分为音乐导入、背景介绍;整体感知、把握内容;自由讨论、思索主题;艺术特点、写作技巧;课堂小结深化主题;布置作业、拓展思考等六步骤,并安排了每步骤所需的具体时间。
(一)课堂导入,介绍作者、创作背景及主要故事情节。
导入语:爱情是亘古不变永恒的主题,甜蜜的爱情人人向往,但又有多少幸运的人,能够真正拥有,并至永恒呢?*有梁山泊与祝英台,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古往今来,多少凄美的爱情故事持续上演。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也是有关爱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爱情与政治相遇的时候,谁能胜出呢?
(二)聆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把握诗歌内容。
1、让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纠正字词读音。
2、请学生复述故事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三)问题探讨(形式为学生自由讨论)
1、解题
发问: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造成长恨的原因是什么?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见解。教师随后总结。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诗歌主题:
(1)讽喻说
(2)爱情说
(3)双重主题说
(四)艺术特点、写作特点分析
提问:这首诗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想想看,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你感动?
(1)情节曲折多变
①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结合,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②情节设计曲折巧妙,波澜屡生、高潮迭起。贵妃专宠——渔阳鼙鼓——马嵬赐死——玄宗思念——玉容仙境——寄物传情。
(2)人物形象鲜明
提问:你怎样评价李隆基?怎样评价杨玉环?在这场爱情悲剧中他们各自得到了自己的幸福了吗?你怎样看待他们之间的爱情?唐朝的衰退杨玉环该不该负责任?
(3)叙事、描写与抒情高度融合
(4)语言生动晓畅,精纯优美
①语言通俗,*易
②时有生动传神的妙语警句
(5)运用夸张、对比、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
(6)兼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
(五)课堂小结深化主题
结尾名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有点明题旨的作用,也是这首长篇叙事诗题目的由来。全篇一个“恨”字,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情”字,写一对情侣相爱之诚,相爱之专,生生死死,此志不移。忠贞美丽的爱情被生死阻隔,使人怅恨无穷。白居易是借助明皇杨妃事,歌颂人间真挚诚笃,生死不渝的爱情。一曲美丽哀婉的恋歌结束了,但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令人回味无穷。
(六)布置作业、拓展思考
播放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创作的大型同名歌舞剧,布置思考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假若唐明皇一手缔造的"开元盛世没有终结,他依旧能够呼风唤雨,那么他和杨贵妃的爱情将会走向何方呢?还会不会成为诗人笔下的千古传奇?
六、说教学反思
道家云,“至法乃无法”。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应是“雪落无声”“静水流深”。教师不刻意去指导学生,不再做海上航行的舵手,而是做与学生共同畅游的观光者。在选修课上,让“交流”成为主旋律,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探讨”成为选修课的灵魂,以求索精神去探寻作品的精髓,人生的要义;让“拓展”成为选修课的延伸,在拓展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些教学设想,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