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讲义,供大家参考。
“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讲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也就是“两新”组织)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也随之得到拓展和深化,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今天我们就系统了解一下“两新”组织,一起探讨学习一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大家抓党建促发展的能力。
一、“两新”组织的概念、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第一,“两新”组织概念
“两新”组织就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新经济组织,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它是与传统国有和集体经济组织相对而言的经济组织,是特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建立的,在所有制性质、产权结构、运作模式等方面,与传统国有和集体企业不同的经济组织。
它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上的新经济组织指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相对于传统国有和集体企业而言,所有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其中,既包括从传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经济组织,如股份合作制企业、国家参股并相对控股的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等;
也包括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包括民营科技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控制的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等;
还包括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国有资本参与的新型混合所有制企业。狭义上的新经济组织,就是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控制的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等。
新社会组织:是与传统的纳入我国政治体制结构内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文联、台办等八大群众团体相对而言的社会组织,它是指八大群众团体外,为追求和实现一定的社会性宗旨或目标,在法律规定或许可的范围内,以公民或团体身份自愿结成的,并按其章程开展活动的、不从事经营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民间性组织。
主要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
第二,“两新”组织的历史沿革
1、新经济组织的历史沿革
我国新经济组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恢复发展、发育成长、快速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恢复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视察南方讲话)。改革开放以后,1982年,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适当发展非公有制的个体经济问题。1987年,中央针对一些个体经济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发展成私营企业的实际,强调要采取“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除弊,逐步引导”的方针,引导它们健康发展。在中央政策的允许下,新经济组织在中华大地开始发展起来。以浙江为例,到1992年底,该省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00.26万户,私营企业也从无到有发展到1万多户。
第二阶段是发育成长阶段(邓小平同志发表视察南方讲话至党的十五大召开)。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表后,当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在所有制结构上,要以公有制包括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形式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此后,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把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作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问题加以系统的阐述。思想上的解放推动了新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以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步伐加快,新经济组织领域扩展,各种新经济组织日益增多。同样再看浙江省,从1993年到1997年5年期间,以外商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为主的其他类型工业企业户数,从占企业总数的3.9%上升到11.6%。
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十五大召开后至今)。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在《宪法》有关条文中明确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等内容。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随后党中央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提高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的高度,提出“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这表明,我国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已经有了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的认识和定位。这大大促进了新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实有企业****万户,注册资本****万亿元,内资企业****万户,注册资本****万亿元。其中私营企业****万户,注册资本****万亿元,外商投资企业****万户,注册资本****万亿元。另外,个体工商户达到****万户,资金数额****万亿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万户,出资总额****万亿元。
2、新社会组织的历史沿革
新社会组织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从政策管理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其发展大致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恢复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至1992年全国社团管理工作会议之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各项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状况被打破,市场的竞争强烈要求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加强交流、协作,行业协会等各种社团应运而生。1987年民政部受国务院委托,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并于1989年10月经国务院公布施行。1988年8月和1989年6月,国务院分别发布了《基金会管理办法》、《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这两个法规对基金会和外国商会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并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一起,初步形成了我国社团管理的法规构架。这一时期的新社会组织,行政性、指令性色彩比较浓厚,无论其发展规模、还是发展数量,都还很小、很少,社会影响力也不大。
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全国社团管理工作会议至1996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之前》)1992年8月,民政部召开了建国以来首次全国社团管理工作会议,确立了社团管理工作的战略目标和基本任务,为我国的社团建设和社团管理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进行,“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逐步形成,新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各类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并出现了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企业法人等多元并存的格局。登记管理机关也逐步确立了以登记管理、日常管理和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以3个法规、50余个政策规章和地方配套法规组成的社团管理政策法规体系;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建立了社团登记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形成了一支社团管理干部队伍;第二次开展了清理整顿,依法査处了一批违法组织和违法社团,维护了社会稳定。
第三阶段是规范完善阶段(1996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之后至今)。1996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了民间组织的工作,决定将民办非企业单位交给民政部门统一登记管理。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1998年6月,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务院又批准成立了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10月,国务院发布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修订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这一时期,一方面,各种新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从全国来看,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团体就达到了近****万家。另一方面,政府对新社会组织的管理日益法制化和规范化。
第三,“两新”组织特点和现状
新经济组织的特点:
经济性
新经济组织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不同于行政、军事、政党、社团组织和教育、科研、文艺、体育、慈善等组织,它是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实行全面的经济核算,追求并致力于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它也不同于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监管的机构,它是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实体,属于微观经济单位。
营利性
新经济组织作为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以赢取利润为目的,利用生产、经营某种商品的手段,追求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其运营本质上都是资本的运营,至于在什么范围内生产、经营什么商品,那是可以随时、灵活加以改变的。从这个角度说,新经济组织牟利、逐利是正常的,这是它区别于各种非营利性组织的社会分工。
非公性
新经济组织不同于传统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就所有制性质而言,它主要是归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范畴;
就产权而言,它主要不是归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而是归属个人、若干自然人、私人财团等。
独立性
新经济组织还是一种在法律和经济上都具有独立性的组织,拥有独立的、边界清晰的产权,具有完全的经济行为能力和独立的经济利益。它(作为一个整体)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民事义务、民事责任。它与其他自然人、法人在法律地位上完全平等,没有行政级别、行政隶属关系。
新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第一,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目前,新经济组织已有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许多种类。从产业布局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有所涉及,总体来看,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较大。从行业分布上看,主要分布在商贸、餐饮、服务和制造业中。
第二,发展速度快、规模相对较小。
新经济组织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尤其是1992年之后更是加速发展,开业户数、从业人数、注册资本总额的增长都很快。尽管其中也不乏规模较大的企业,但从全国范围看,规模小、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仍然是其基本特征。
我们所说的规模以上企业,主要指:100人以上的企业;
50-99人且营业额达500万元。
第三,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
在新经济组织,企业可以选择职工,职工也可以选择企业,职工队伍的不稳定性很大。另外,由于其中从事第三产业特别是商贸型的占了大多数,这类企业中的人员多数处于流动状态。还有,相当多的新经济组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季节性现象,客观上也造成了职工的流动性大,人员的流动十分频繁。
新社会组织的特点:(略讲)
组成自愿性
组成自愿性是新社会组织与公共服务组织的最大区别所在。政府行政组织等公共服务组织的基本功能是公共管理与服务,其成立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不一定是基于公民的自愿,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来源于公共收人——纳税人所交税款。新社会组织的成立是基于公民的自愿和互利(组织内成员之间存在某种共同需要或共同利益)的需要,其经费主要来源于自筹,或来自于社会捐助,或取之于成员所交会费。
非营利性
非营利性是新社会组织区别于经济组织的一个基本特征。新社会组织不是从事产品生产和流通,而是以从事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活动为主业,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要宗旨,营利不是其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新社会组织的非营利性并不意味着新社会组织不能进行任何收费或者不能开展可以营利的活动,而只是表明其各种活动取得的财产不能分配给会员,必须用之于其目的和事业。
民间性
举办主体和资金来源的不同,是新社会组织与事业单位的主要区别所在。由国家自身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属于事业单位。而新社会组织主要是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等举办的,而不是由政府或政府的部门举办的;其资金来源也是多渠道的,如单位主要创办人员的个人财产、集体所有的财产、社会各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无偿捐赠和资助等,主要不是政府财政性投资,因此具有民间性的特点。
合法性
从法律地位上看,新社会组织应该按照法律规定接受审查批准并经登记机构登记注册,即使不需要登记注册的群众自发性活动团队也需要按照要求进行备案。从运行机制上看,新社会组织的实际运作必须“依法”进行,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按照约定的章程或有关规则开展活动。
新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第一,涉及领域广泛、种类繁多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各种新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逐步理顺,与社会、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不断向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拓展,门类日益繁多。比如,社会团体中就有以学会、研究会命名的各种学术性社团,有包括工业协会、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在内的各种行业性社团,有以协会、基金会命名的各种专业性社团,还有以联合会、联谊会、促进会命名的各种联合性社团等。未登记的民间组织门类更为多样,包含体育类、文化艺术类、教育类、卫生类、科技类、法律类、其他类等7个大类,另外还有众多小类,包括读书会、书法会、秧歌队、新兴的志愿服务类组织等。
第二,发展速度快、数量较多
今年9月,中国社科院发布了《民间组织报告蓝皮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民间组织****万个,其中,我国社会团体数增加到****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总数达到****万个,全国基金会数量发展到****个。
第三,人数增多,社会参与规模扩大
新社会组织中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有的以离退休人员居多,有的以年轻人居多,有的以兼职人员居多,也有的以下岗人员居多等,其成员结构日益复杂,并集聚了大量的新社会阶层人员。各种未登记的社区活动团队的参与者也非常众多。
第四,运作积极,社会影响不断增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社会组织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活动日趋频繁,对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社会管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作用和影响凸显。他们在救助帮困、就业培训、尊老助残、环境保护等社会领域,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改善民生、转变政府职能、降低成本等方面,作用明显。
二、“两新”组织发展给党建工作带来挑战和难点
第二,如何建立党的社会工作体系,加强党与新领域中职工群众的联系,引导他们的政治追求,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协调他们的矛盾,凝聚广大从业人员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
这是党建工作的工作体系问题
第三,如何实现对“两新”组织有效领导,扩大党的渗透力、影响力、凝聚力,引导“两新”组织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
具体来讲(5个方面):
除了上述问题外,“两新”组织党建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如何配置“两新”党组织负责人,提高“两新”组织党的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调动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又如,如何与业主形成党建工作的共识,引导管理层支持党组织工作?还如,如何激发党员意识、发挥党员作用?如何做好“两新”组织人才工作?等等。
三、“两新”组织党建的发展历程、指导思想和重要地位
“两新”组织党建的发展历程
从“两新”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形势出发,各级党组织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总的来看,各级党组织在推进“两新”组织党建过程中,大体经历了探索起步、快速发展、整体推进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期)
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提出,在从事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人员中,要根据需要,逐步建立党、团组织。198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乡零售商业、服务业的指示》提出,逐步建立和健全基层商业、服务业中的党、团组织,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从此开始,全国各地探索在有条件的“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党的十六大召开前)
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中央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1998年,中组部下发了《关于在社会团体中建立党组织有关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98]6号),强调社会团体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1999年,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1999]34号)中也提出,要重视和加强民间组织中党组织的建设。2001年9月,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作了系统的规定。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各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快速推进。
第三阶段,整体推进阶段(党的十六大召开至今)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党在“两新”组织党建理论和法制建设上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党的十六大在明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大修改后的《党章》第32条首次提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200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新《公司法》,将企业党建工作列为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支持企业党建工作明确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法定义务。2013年3月8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健全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壮大党务工作骨干力量、加强出资人教育引导、强化党建工作保障等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规范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和社团组织蓬勃发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质量不断向高质量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组织表面上的覆盖容易,真正的覆盖是宗旨和作用的覆盖。通过一系列的推进措施,有的地区下发文件,召开专门工作会议,有的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我市就成立了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
历史是一面镜子,为人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我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针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带普遍性的问题,力求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进行思考,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的思路和建议。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总体而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一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引导和监督“两新”组织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工作中,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要以扩大党的阶段基础为着力点
要以服务发展大局为主题
要以党组织发挥作用为目的
要以与时俱进地探索创新为动力
“两新”组织党建的重要地位:(略讲)
我们党作为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能否在全国各类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中建立自己的组织,并使其处于政治核心地位,不仅关系到党的建设成败,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甚至存亡。因此,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和加强党建工作,在党的建设和国家各项建设中,均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的制度安排
坚持党对“两新”组织的领导,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客观的必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者,不仅承担着领导国家政治建设的重任,还承担着经济建设的领导重任。所有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除了贯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的政策法规以外,还需要直接得到党组织的引领。在“两新”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是有效地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
大家知道,一个政党的力量,来源于该党各级组织管理的状况和它与其他经济、社会组织联系的状况。要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在“两新”组织中形成一个严密的、有效的组织体系,把广大“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和广大员工团结在党的周围,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有效地带领人民群众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且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要切实地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必须坚持党对新经济组织的领导。这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任务。一方面,新经济组织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另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状况又关系着新经济组织能否健康发展。这两方面都决定了新经济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党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也必须自觉地坚持对新经济组织的领导。
3、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举措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化的改革和全球化的开放环境,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对如何巩固自己执政的经济基础带来影响;社会阶级、阶层发生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提出了新的课题;
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的新的变动,给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带来了新的影响。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党要增强和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除了要坚持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农联盟以外,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努力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和人才充分吸收到党内来,团结“两新”领域中的各类人员,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4、推动“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两新”组织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两新”组织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不足之处。有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不正确,有的经营思想不端正,有的财务管理不规范,有的劳资关系不协调。此外,还有的拉垅、腐蚀党政领导干部,搞钱权交易,谋取不正当利益;凭借经济实力影响甚至操纵基层选举,干预地方政府行政;一部分经营者思想道德素质滑坡,造成了不良影响。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滞后于“两新”组织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克服这些问题和不足,必须要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可以为“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提供保证。从党组织的角度看,在“两新”组织中,党组织通过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监督企业依法经营,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围绕生产经营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内活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本身就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从党员的角度看,通过自身的示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职工群众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从党组织领导下的群团组织的角度看,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群团组织与职工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通过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沟通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同样是为“两新”组织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5、党的先进性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保持先进性,是党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能否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好党建工作,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把在这一领域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许多在“两新”组织中建立的党组织,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了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先进性。这些党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抓住促进发展、体现先进这个根本,重视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得到了业主和广大员工的欢迎和拥护,提髙了党的威信,延伸了党的影响。可以肯定,只要切实地加强“两新”组织中党的建设,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髙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一定能够防止和克服这一领域的先进性建设的空白点和薄弱点,有助于整体提升党的先进性建设水平。
*****集团于2001年成立了上海市第一家民企党委,把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定位到“凝聚人”上,围绕人才做足文章。比如,集团党委下属党支部每月评选一次“销售之星”,党支部还专门为获选员工设计大幅海报,张贴在办公楼的醒目位置,还安排“明星与老总共进午餐”等创意活动,调动起每名党员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年的时间,复星集团从4个创业伙伴发展成近9万名员工,从3.8万元创业资金发展到1500亿的资产规模,真正成为民营投资企业中的“航母”。
6、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保证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重视发挥“两新”组织的作用。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组织和动员“两新”组织投入和谐社会建设之中的重要保证。党在“两新”组织中的各级组织,是联系这一领域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把和谐社会建设要求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落实到基层各项工作之中去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和谐社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我们身边的******大市场,始建于2003年,现有经营户627家,从业人员1.5万人,先后被评为全省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市场内大量的微小业户濒临倒闭,市场党委果断提出了组建“党委信用共同体”,坚持诚信、抱团发展的应对策略,由市场党委牵头,采取党员户带群众户,大户帮小户的信用担保办法,累计为22家微小业户担保贷款107亿元,让整个市场顺利渡过难关,交出了“不让一户倒闭、不让一人失业、不减一分税收、不退一份订单”的圆满答卷。
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职能(略讲)
“两新”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能不能准确设定组织目标,能不能实现科学定位,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生命力之所在。《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总目标
作为党的重要组织细胞,“两新”党组织的总目标就是巩固党在“两新”领域的执政基础。同时,把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作为党组织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党组织工作目标与“两新”组织发展目标相统一,使党的工作融入“两新”组织日常工作之中,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心、行为同步。
子目标
“两新”党组织的总目标是魂,是主线,是总纲。为有效实现总目标,有必要将总目标分解,设立相关子目标,将总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目前,可将“两新”党组织的总目标分解为四个子目标,即政治目标、建设目标、发展目标、凝聚目标。
政治目标:通过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两新”组织的贯彻执行;通过及时发现、疏导“两新”组织的政治诉求,监督保证“两新”组织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通过团结凝聚“两新”组织党员群众,努力成为“两新”组织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通过制度化的渠道和方式,参与“两新”组织的日常管理和运作,努力发挥“两新”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
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素质,积极培养和吸纳“两新”组织优秀人才,壮大党员队伍等,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在“两新”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使党员真正成为推进“两新”组织发展的先锋和模范。
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党的中心工作,因此,促进“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也是党组织的中心目标。“两新”党组织要紧扣发展这个中心,以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为己任,采取参与不干预、协商不命令、引导不强制的办法,强化工作方式上的主导性、渗透性、服务性和灵活性;要积极寻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两新”组织发展实际的结合点,积极建言献策;要坚持在党组织与决策层之间、上级党委与决策层之间、职工与决策层之间建立沟通协商制度,及时解决事关“两新”组织发展的重大问题和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两新”组织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健康发展,使党组织和党建工作成为“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导向标”和助推器。
凝聚目标:“两新”组织中集聚了大量的人才,他们是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此,党组织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加大对“两新”组织人才的发现、培育和引导力度,培育党组织的后备人才,引导、凝聚人才对党的事业的关心支持。
具体目标(7个方面,量化):
第一,扩大组织覆盖。
第二,实现工作覆盖。
第三,壮大党员队伍。
第四,树立先进典型。
第五,完善保障体系。
第六,做好人才工作。
第七,健全工作网络。
“两新”党组织的职能
我们以党章和党的相关政策为依据,归纳出“两新”党组织的职能主要是:
引导职能
组织职能
协调职能
凝聚职能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在组织形式、管理制度、运作机制以及人员的属性各有其个性特征,其职能也各有侧重。
1、新经济组织
相对于新社会组织来说,新经济组织更像是经济社会中的单细胞,新社会组织则像由多细胞构成的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器官。因此,新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职能更多的是针对自身的职能定位,如自身建设、协调内部关系、建设和谐企业、凝聚员工队伍等,同时也包括服从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与相关组织、相关单位党组织建立协调、协作的关系等。
新经济组织党组织主要是履行以下具体职能:
一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监督企业和企业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二是支持企业主依法行使职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做好企业主的决策参谋,并团结和带领职工努力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当好企业管理者的助手,为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三是做好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的各项活动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领导新经济组织中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并搞好职工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髙员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党组织要坚决支持群众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教育、引导职工群众,积极支持业主的合法合理经营行为,广泛团结职工群众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五是坚持“团结、帮助、教育、引导’’的方针,积极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主爱国、敬业、守法,培养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现代企业家。六是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主动积极地协调企业内部关系,特别是员工和业主之间的关系,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形成推进企业发展的合力。
2、新社会组织
新社会组织面广量大,种类繁多,生成机制复杂多样,因此,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要在履行好党章所规定的基层党组织基本职能的基础上,根据新社会组织的类别不同、生成机制不同、社会功能不同,有针对性地充实职能内容„
以社会团体党组织为例,早在1998年,中央组织部、民政部《关于在社会团体中建立党组织有关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98]6号)中,就规定了社团党组织的3项职能:一是支持社会团体及其负责人按照社团章程中规定的宗旨、任务开展工作;二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业务活动,发挥社会团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三是监督社会团体负责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在社会团体中,行业协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进步等各个方面都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象行业协会党组织的职能就需要针对个性特征,在文件规定的基础上,充实新的内涵。它的职能可以定位为以下5点:一是加强常设机构党组织自身建设,把握好政治方向,遵纪守法、按章程运作。二是支持理事会的决议,建立与理事会的沟通交流机制,努力引导、监督协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把党建工作与具体业务相糅合,从而促进行业协会健康发展。四是以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行业诚信体系,努力打造诚信行业。五是按照党管人才要求,发现、教育、培养、推荐行业内优秀员工的成长和成才,团结凝聚行业内的代表人士,增强党在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五、“两新”组织党建方法和途径
重点讲两个方面:
第一,如何提高“两新”领域党建工作的覆盖率?
第二,如何从机制上增强“两新”党建工作有效性?
1、如何提高“两新”领域党建工作的覆盖率?(6项内容)
第一,加大党组织的组建力度。虽然“两新”组织大多数规模较小,而且开关频繁,从业人员跳槽也比较普遍,但是在“两新”领域中扩大组织覆盖是不能回避的任务。“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在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具备一定规模且较稳定的企业应本着“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提髙一个”的精神,单独建立党的组织。对有党员但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一般可按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探索联建、挂靠等方式发展“兼合式”党组织,建立联合党支部。
第二,实现党的工作覆盖。在“两新”领域构建党的社会工作体系,主要目标就是使党的工作能够覆盖面广量大的“两新”组织,激发“两新”党组织的活力,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第三,健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网络化工作体系。在纵向上,自上而下地建立各级专司“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党的工作部门,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网络;在横向上,充分发挥党的执政优势,整合运用行政资源,发挥好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两新”领域党的社会工作网络。同时,要健全单位、区域、行业党建互联、互动、互补的“两新”党建工作组织机制。
第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针对两新”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党员队伍不稳定、党员对党组织的依存度下降、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缺失等薄弱环节和党员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偏差、党员意识淡化等倾向性问题,必须加强“两新”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打造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对推动党建工作至关重要。****集团的发展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历程:1986年靠借款2000元、两口染缸的家庭作坊起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拥有2家上市公司、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现代企业。很多人都向集团董事长***询问发展经,他就给别人说:“党员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是活力的源泉。”这家企业,每年初党组织和每位党员必须将子自己年度工作目标、安全生产承诺上墙公示,接受所有企业员工的监督;
党员实行“三有三无责任区”制:困难面前有党员、重点岗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无次品、无违纪;
还有党员政治生日勉励谈话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从多个方面调动了广大党员争当先进的积极性,使党组织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第五,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从调研情况看,有的“两新”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思想认识不到位,开展党建工作有畏难情绪;
有的单位保障不够有力,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工作的力度不够大;
有的工作创新精神不够强,发挥作用不够充分;
另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对“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和考核激励机制,党支部书记队伍不稳定,后备力量不足等等,这些都造成了“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队伍的薄弱。加强党在“两新”组织中的执政能力,必须要把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纳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重要内容,树立党务干部也是人才的观念,创造条件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发展拓展空间;
要加强培养,不断提高“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要建立有效的考核保障机制,增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活力。
第六,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党建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两新”党组织要尝试把长期从事党的工作、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离退休同志和热心党的工作的在职党员作为党建志愿者,充分发挥他们联系“两新”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工作联络员、政策宣传员、经营服务员、政治引导员与党建指导员的“五大员”。
2、如何从机制上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4个方面)
要通过党的活动提髙“两新”组织的凝聚力,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
****集团探索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社会责任”的发展模式,推行“支部建在一线”,将党组织覆盖到子公司,推动组织有效覆盖;
实施“双培一推”计划,把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促进员工成长成才;
开展开放式党建活动,与机关、镇村、院校及108家外协生寒单位党组织开展统筹共建,推进生产经营深度合作,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提升了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红豆集团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等称号。
要理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坚持属地为主、属业为辅、条块结合和分层分类的原则,合理确定“两新”组织党组织的管理关系。一般情况下,“两新”组织党组织由所在地的上级党组织管理。专业性较强、行业特点明显的,可归口行业管理部门或协会党组织管理。
要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专门机构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领导机制。定期召开一次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会议,落实各级党委主要领导领衔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成员合力抓的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党委成员联系“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制度。
做好“两新”组织群众工作,要凸显服务理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寓群众工作于服务管理之中,帮助解决“两新”组织群众的职业发展、社会保障、个人诉求等实际问题,在政治上实行引导,在事业上提供支持,在生活上予以关心,使干部职工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寓群众工作于教育培训之中,创造条件让职工更多地接受技能培训机会,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市场发展。寓群众工作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以社会主义先进的文化来引领企业文化建设,铸造“活力和谐企业”的灵魂。寓群众工作于企业发展进程之中,“两新”组织党的群众工作必须根据“两新”组织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成不同层次实行分类指导。对于效益不佳的企业,做好职工群众的转岗下岗安置工作。对于农民工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着重做好保证温饱、基本权益和合法劳动权益等三方面工作,做到企业、群众不违法。对于一些“小富即安”型企业,要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适当开展文体活动,凝聚职工群众共谋发展。对于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两新”组织,在群众工作上要以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为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提高群众素质和思想政治意识,使群众牢牢团结在党的周围。
1、党内报告工作制度
党支部委员会定期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集体领导、发扬党内民主,调动党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项重要组织制度。一般在完成一项重大任务、一个工作阶段结束后、年终总结时,支委会应该报告工作。
报告内容:
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指示、决定,加强党支部政治思想领导的情况。
②执行落实支部党员大会决议的情况。
③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支部自身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情况。
④单位主要任务的完成情况。
⑤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
⑥对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工作的领导情况。
⑦党支部今后工作的建议和打算。
2、民主生活会制度
民主生活会重点解决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
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情况;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情况;
坚持群众路线,改进领导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情况;
其它主要问题。
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由全体委员参加,根据会议内容及要求,可扩大到中层干部党员参加。党员民主生活会以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召开,全体党员参加,根据会议内容和要求可吸收部分服务对象参加。
在召开民主生活会之前,要根据形势、任务和上级的要求,结合领导班子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民主生活会主题。党员领导干部应深入基层,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每个同志都要进行自我总结,准备好发言提纲,主要领导要同班子成员进行谈心,交换意见,并向上级组织报告会议的议题及时间。参加民主生活会的每位成员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不能把民主生活会开成表扬会;
主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不回避矛盾,真正达到触及思想,接受教育,增进团结的目的。召开民主生活会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民主生活会后十五日内,要向上级纪委和党组织报告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或根据上级要求报送会议记录。民主生活会原则上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3、“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
①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书记或副书记召集主持,有表决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人数的半数时,会议才能召开。支部大会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支部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向全体党员报告工作,研究确定本支部的重大问题。
②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由书记或副书记召集并主持。有半数以上成员出席时,会议才能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决议的意见,提出和确定本支部的工作及有关事项等。
③党小组会一般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开好党小组会要注意抓住四个环节:一是会前要与党支部沟通,确定内容、方法,通知党员做好准备;
二是抓住中心内容讨论,力求统一思想;
三是明确责任,及时督促、检查议定内容;
四是做好记录,向支部汇报。
④党课一般每年不少于两次。主要内容是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也可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党员的思想实际确定,党课的方式可灵活多样。
4、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一般每年进行一次,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开展民主评议活动的目的是,对全体党员进行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
检查和评价每个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
依据评论结果,表彰优秀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5、党员活动日制度
坚持党员每月有活动的制度。根据工作安排,原则上每月确定一天为党员活动日(遇有重大事项或节假日可临时变动)。党员活动日主要是召开支部大会、党小组会、民主生活会、上党课等,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根本是要提高活动质量。在每次活动前,应认真准备,对参加活动的人员、时间、形式、内容等,要做详细的记载。从平时督导情况来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档案材料比较少,应该形成即时归档的制度和习惯。
6、党组织民主议事、决策制度
议事范围:讨论制定党组织年度工作计划;
讨论审定党组织工作总结、重要的请示报告;
研究分析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党的统战工作、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的情况;
研究单位干部的培养、选拔、配备、使用方案;
研究发展党员、评先树优、干部奖惩等工作;
讨论认为需提交党组织讨论的其他重大问题。
议题的确定:需经党组织讨论的议题,一般由书记根据具体工作需要和其他委员的意见确定与提出,事先进行必要的协商和调研论证,充分听取各种意见。
会议的召开:党组织会议一般由书记召集和主持。书记因故不能参加,可依排序委托副书记或委员召集并主持。党组织会议应动员全体党员参加,有半数以上党员出席才能举行。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或决议经超过党组织成员半数通过方为有效。一般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要认真考虑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在讨论重大问题发生争议、双方人数相近时,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委员的意见决定外,应暂缓做出决定,通过调查研究,交换意见后提交下次会议再讨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可将争议问题向上级党组织报告,请求裁决。
决定的执行和反馈:党组织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要按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明确专人负责落实。书记要抓好检查工作,并及时向党组织会议报告执行情况。党组织成员对所做出的决定(决议)有不同意见时,可以保留,可以请求复议,或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在上级或本级党委未改变决定之前,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执行。如遇到新的情况或新的问题不能按原决定执行时应及时提交党组织会议复议,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由书记个别听取党组织成员的意见后作适当调整,并提交下次党组织会议确认。
7、党务公开工作制度
①党组织要结合实际,把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组织建设作风及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建立党务公开长效工作机制,做到党务公开制度化。
②党务公开的重点内容都要充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根据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完善,经过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进行公开,公开的方法:利用公开栏、印发征求意见稿、召开会议和通过网络、电子触摸屏、新闻媒体等适当形式进行。
③要注重公开的质效。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步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每期公开都要填写党务公开内容拟稿、审核、审批及意见建议收集办理登记册,公开一次、填写一次,全面记载党务公开的内容及效果意见建议整改情况。对公开后收集到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要认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8、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坚持从严治党、严格履职责任的必要手段。党支部领导班子正职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
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
党支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承担以下领导责任:
①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分析研究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状况,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完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③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学习党风廉政法规,进行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
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并组织实施;
⑤履行监督职责,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情况、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⑥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⑦依法领导、组织并支持执纪执法机关履行职责。
六、切实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几项重点实务
1、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工作重点:班组长、生产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近年来,我市在“两新”组织中不断深化“递进培养工程”,主要内容是把员工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党员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政治素质高、管理水平高的优秀人才。
发展党员程序:
自愿提出书面入党申请 支委会讨论研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培养考察1年以上 经支委会讨论确定为发展对象 审查发展对象、直系亲属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逐级上报有发展党员权限的党组织预审 确定2名正式党员为入党介绍人 在党内外群众中公示发展对象
填写入党志愿书 经支委会审查后召开支部大会 上报有审批权限的所属党委 经组织员考察谈话后党委审批
预备党员宣誓 经1年的预备期后提出转正申请
重点讲述一下两个重点环节。
1、接收预备党员的党支部大会程序。①准备工作。开好党小组会,对入党申请人的情况进行认真讨论,并向党支部委员会汇报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党支部委员会对申请人的政治历史和现实表现进行审查,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对申请人的意见和反应,责成一名支部委员找申请人谈话,了解申请人的入党动机和对党的认识。支部委员会在广泛听取讨论意见后,认为申请人具备了入党条件,把《入党志愿书》发给申请人填写,并说明填写要求。②确定开会时间,通知全体党员准时到会。如果申请人因故不能到会参加会议,或两名介绍人都缺席时,大会应改期召开。③党支部大会由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主持,宣布应到会党员数,实到会党员数个别不能到会的党员请假原因,宣布大会开始。④由申请人宣读入党志愿书,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学习党章的体会、入党动机及自己和家庭主要社会关系的基本情况等。⑤入党介绍人向大会介绍申请人的有关情况。⑥党支部委员会向大会宣读入党申请人是否具备入党条件的意见。⑦到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并由申请人谈自己对大家提出意见的看法及今后的态度和决心。⑧支部大会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⑨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党支部大会决议反映全体党员对申请入党人的看法和意见,一定要认真填写。决议要扼要地写出支部大会讨论的结论和表决情况。写清楚应到会和实到会党员人数,其中包括有表决权的党员数,表决时同意或不同意的党员人数,并简要注明不同意见的理由,以供上级党委审批时参考。要注明通过决议的日期。决议通过后,党支部委员会应将其填入《入党志愿书》,经支部书记签名盖章后.及时报上级党委审批。
2、预备党员转正的党支部大会程序。①党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主持会议,清点人数,宣布开会并简要说明会议的内容及注意事项。②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汇报自己在预备期的表现,主要优缺点,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及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③由人党介绍人汇报预备期内的培养教育工作情况和该预备党员的主要表现,并说明其对转正的态度。④党支部委员会介绍该预备党员在预备期的表现情况,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和不足,并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⑤进行讨论。主要是针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的表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和希望,并表明个人对该预备党员的转正意见。⑥进行表决。到会党员无记名投票表决。同意该预备党员转正的人数必须是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以上,预备党员才能予以转正。大会表决后,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支部大会决议,决议的内容应包括:预备党员在预备期的表现,支部大会讨论情况,对预备党员的意见,表决情况等内容。
2、做好党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加强对“两新”组织中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的管理,是保证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基本措施。
什么样的党员要及时接转组织关系?——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招工、学习、外出务工经商以及其他原因离开原所在地方或单位时间较长(6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的,应按规定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半年以上的党员,不在原籍村、居住地担任职务的,一般应将组织关系转移到企业或企业所在地党组织,不能转移正式关系的,包括在企业从事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的党员,应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参加企业党组织的活动。在半年内既不转移组织关系或出具党员证明,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党员,所在企业党组织或企业所在地党组织应及时与该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取得联系,按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进行处理。
怎样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分几种类型。一是在镇街内接转。在本镇街党(工)委内的基层党支部之间接转党组织关系由转出单位支部出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进单位支部接收党员组织关系。二是在本市内接转。党员组织关系转往本市其他党(工)委的,由转出单位支部出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所属党(工)委转开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至转入的党(工)委,再由转入的党(工)委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至所在单位党组织。三是市外接转:转出外地的党员组织关系由所在支部转开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至所属党(工)委,再转开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至市委组织部,再由市委组织部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方可转出。外地转入的党员组织关系由市委组织部往下层层接转到转入单位党支部。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一般由党员自己携带,党员必须在介绍信有效期限内办理接转手续。
3、做好党费收缴和管理工作。
党费是党员按照党章及有关制度规定向党组织交纳的用于开展党的活动的经费。目前,我市大部分党组织认真按照党费收缴标准,严格党费收缴程序,积极主动地做好党费收缴管理工作;
但也有一些党组织无视党的组织纪律,不按时收缴党费,任意降低收缴标准,私自截留和挪用党费,严重影响了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要切实做好党费收缴和管理工作,让党员们亮出身份、履行义务,增强党员党性和组织观念。
①交纳党费的计算基数。
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企业党员、年薪制党员和个体经营党员党费计算基数,包括工资收入中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活的部分(奖金)之和;实行年薪制人员中党员,每月以当月实际领取的薪酬收入为计算基数;不按月取得收入的个体经营者等人员中的党员,每月以个人上季度月平均纯收入为计算基数。
②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
党员交纳党费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
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
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
10000元以上者,交纳2%。
离退休职工中的党员,每月以实际领取的离退休费总额或养老金总额为计算基数,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按0.5%交纳党费,5000元以上的按1%交纳党费。
交纳党费确有困难的党员,经党支部研究,报上一级党委批准后,可以少交或免交党费,预备党员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起交纳党费。
③党费的管理
党费工作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会计、出纳分设。党费必须单立帐户,专款专用,党费账薄归档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按照要求,党费管理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党费管理人员变动时,严格按照党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财务制度办好交接手续。实行党费公示制。各基层党(工)委要对所属总支、支部党员的党费集中统一核算,支部应当每年向党员公布一次党费收缴情况。
建立党费检查、报告制度。各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党费检查制度,对党费的收缴、管理情况,每年至少检查一次,通过检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党费由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各基层党组织无权使用和提留,更不能随意挪用,必须逐级及时全额上缴。对长期拖延、不能按时上缴党费的党组织,要提出严肃批评,并督促其立即缴纳;
对违反党费收缴规定,不缴、少缴、截留、挪用党费的党组织,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党费收缴管理人员的责任。
4、抓好各类党建活动的开展。“两新”组织基层党支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党员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而展开的一系列旨在增强党性、促进工作而开展的党内活动。开展党建活动,一要选好主题,二要建立载体,三要抓好骨干,四要加强管理。
要组织好党员学习活动。支部要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好党员学习,特别是中央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和重点的会议精神,重要的讲话要及时地安排,同时,根据自己实际,组织安排好读书活动和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许多支部的经验都是在年初安排一次读一本书或组织一次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很有成效。
要组织安排好党的纪念日和党员政治生日活动。这是一种有效地提升党员政治意识的教育活动,每年“七一”都要组织安排的各种系列活动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党员的政治生日也要组织细致有效:有的支部就在党员的入党纪念日,党支部制作精美的贺卡,以示祝贺。贺卡正面可以写上祝贺和勉励的话语,背面写上格言警句。同时,在每月一次的组织生活会上,当月过政治生日的党员,要回顾自己在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帮助下,积极要求进步的过程以及入党以后自己的人生历程,表达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打算,其他党员对他提出进一步的希望和要求。通过党员过政治生日,对党员进行一次理想、宗旨和党员意识的教育。
要抓好党员奉献日活动。党支部结合单位的经营管理业务实际岗位规范化、规范服务等内容,组织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定期开展奉献活动,我们一般要求党支部半年组织一次,也可以吸收入党积极的分子参加,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这样可以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要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结合党员所在岗位,年初由党员个人进行申报,党支部确定争创岗位,进行张榜公布或挂牌。每个争创岗位制订争创计划,从经营指标、工作业绩、遵章守纪、规范管理等方面落实争创措施,党员定期汇报争创的情况,党支部定期进行检查。年终或“七.一”前进行评比表彰。这些创优活动,是促进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带动周围群众职工,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载体。
5、开展好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双诺双评活动。为切实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我市将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中开展“双诺双评”活动,即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分别向本单位党员群众和上级党组织就企业党建工作作出公开承诺,同时接受本单位党员群众和上级党组织的评议。
双诺是指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围绕强党建、促发展目标,通过个人提诺、审诺定诺、公开承诺,向本单位党员群众和上级党组织作出党建工作目标承诺,接受监督。
双评是指企业党组织书记围绕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向本单位党员职工代表和上级党组织进行述职,并开展民主评议。各企业党组织每年召开两次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分别在六月底和年底进行。会前,企业党组织提前认真收集党员群众、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企业党组织书记要重点围绕履行职责、承诺目标完成和民主管理监督三个方面,实事求是、全面具体地总结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撰写个人述职报告,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核把关。在召开会议时,上级党组织派员参加,本企业所有在岗党员和80%以上的职工参加。企业党组织书记面对面地向与会人员作述职报告。报告结束后,组织述职人员与评议代表互动交流,评议代表可以对报告中有异议的内容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现场提问,企业党组织书记应当场作出解释答复。党组织书记述职后,由企业党员职工代表,结合述职报告和工作实际,分别对企业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进行民主评议。会后,上级党组织梳理汇总评议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连同测评结果在企业党务公开栏公示,对存在问题抓好整改督查。
6、做好不合格党员认定处置工作。不合格党员认定处置工作主要针对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一般分为“双找”登记、定期评议、个案处置三种方式进行。
“双找”登记。重点考察党员与党组织联系是否紧密、个人在党意愿等情况。市里每年以党委为单位,开展一次“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活动,对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进行登记,对与党组织联系不紧密、不能正常履行党员义务甚至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进行调查认定。
定期评议。重点考察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和党员先进性情况。每年年底组织各基层党组织集中开展一次民主评议,通过“定性+定量”认定不合格党员。
个案处置。重点考察党员的日常行为表现。党支部通过联席会议平台、群众举报、走访了解、组织鉴定等4条渠道收集不合格党员线索,随时集体研究,调查核实情况,通过相关程序认定和处置不合格党员。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掌握不合格党员线索,确定不合格党员调查对象,启动不合格党员认定程序。对涉及违法违纪的,移交有关机关。
认定处置的程序具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核实。由党支部委员带队组成调查小组,调查当事人、知情人和有关部门、单位的书面证明材料及证物等,反复核实后形成调查材料。
第二阶段,研究认定。①研究分析。党支部召开支委会,对调查过程、查证材料等认真研究甄别,依据党员不合格表现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认定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影响,形成综合分析材料。②听取申辩。党支部安排两名以上正式党员同调查对象谈话,通报调查情况,听取说明和申辩,同时做好谈话记录。对调查对象认为调查材料与事实真相有出入,并提出充足理由的,进一步调查核实,直至把事实搞清楚。③党支部初定。对照党员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对不合格党员调查对象提出“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劝退、除名、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等5种处置意见,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核。④党委预审。按照“事实清楚、依据准确、程序规范、操作严密、处置恰当”的原则,对不合格党员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对存有疑问的事项进行研究或进一步核实,无异议后,提出书面预审意见。⑤个别谈话。党支部安排专人同初步认定的不合格党员进行组织谈话,将初步处置意见告知本人,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教育引导其端正态度,正确对待组织处置。⑥党员大会决议。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通报初步处置意见,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同意票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半数以上的,形成党员大会决议,受处置党员在处置决议上签署意见。本人不参加会议或拒绝签字的,党员大会按预定程序召开,并按党员大会决议执行,在记录上注明实际情况。
第三阶段,党委审批。党员大会形成决议后,党支部在一周内将处置决议、综合分析材料、本人意见及其他相关材料,整理上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批。基层党委在认真讨论审查的基础上作出决定,书面予以批复,同时上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七、如何当好一名“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
当好党支部书记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方面是支部书记本身的素质,另一个方面就是党支部的工作状况。那么,怎样评价支部书记的好与坏和工作上优与劣。讲起来很抽象,没有定量不行,仅有定量也不行,简单地定性更不行。要有一个考核标准,但也要有一个基本概念,我的体会是这样几句话,叫做:
两个认可——上级组织认可,群众认可
两个保证——保证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和党组织赋予的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个追求——追求新目标、新突破。
下面我们探讨如何当好支部书记,这就首先需要熟悉一下支部书记职责。
党支部书记在支部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主持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召集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党员大会;
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指示;
研究安排支部工作,将支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2、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3、检查支部的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按时向支部委员会、支部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
4、经常同行政以及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交流情况,支持他们的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5、抓好支部委员的学习,按时召开支委民主生活会,搞好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作用。
党支部书记作为职工群众的核心,各项工作任务的领头人和职工群众的主心骨,责任很重,压力很大,有时工作中也很茫然,在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进程中,提升支部书记的素质就尤其显得重要。一名合格的支部书记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素质要求:
①坚定的政治信仰,不摇不摆;
②良好的工作作风,不浮不躁;
③严格的自律要求,不贪不占;
④过硬的本领技能,不昏不乱;
⑤热情的民主意识,不霸不欺。
具体讲,支部书记如何提升素质能力,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坚定的立场具体表现在那里呢?我想,应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无条件的自觉地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是要自觉地、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三是要忠实地、创造性的落实党的决议和指示;
四是要旗帜鲜明地,批判、抵制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言论。
具体到企业的支部书记,应树立四种观念:
①树立全局的观念。把本单位党建工作放在发展的大局中“放大看”,注意防止和克服“本位主义”。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委保持一致。深刻领会,创造性地落实上级党委的部署和指示,不过分强调自身特点,不过分借口基础差、困难多等客观因素,降低工作标准。
②树立长远的观念。把本单位目前的情况,放在持续稳定发展的长远目标中“拉长看”,着力克服“短期行为”。比如,抓创优达标,就要从基层建设的规律入手,紧紧围绕基层建设的六条标准,全面打基础,全面抓落实,全面求发展,切实做好强基固本的工作,注意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防止出现单项工作冒尖,基础打得不牢的问题产生。
③树立竞争的观念。把本单位的稳定发展放在与兄弟单位的竞争中“比着看”,防止和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不当井底之蛙,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竞争意识。
④树立创新的观念。把上级党委赋予我们的工作任务“超前看”,防止和克服被动应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所谓创新,对我们基层支部讲,就是从单位的具体实际出发,灵活地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求新的思路和对策。创造性地把上级的指示要求落实好,把有关制度规定执行好。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和保证,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是对基层支部书记的基本要求。
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结构:支部书记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图钉型”知识结构。“面”表示应具有的基本知识,称为“知识面”,“杆”表示专业基础知识,称为“知识干”。“尖”就是“知识核”。基础知识主要包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政治学:解决方向性的问题
哲学:自然、社会和思维普遍发展
经济学:搞企业,不懂经济学不可想象
文学:“净化灵魂”“拂拭自己思想上的灰尘”
史学:“读史使人明志”。毛泽东就是读史、用史的大师
法学:依法治国
科学技术的基本常识:当今世界正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科技就是生产力。
要修炼和提升这种能力首先要做到三点:
一要“立志”;
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有一种“企业不兴我不安”的志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以创业为荣,超前为任,把员工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欢迎不欢迎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准绳。二要务实;
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因地制宜出实招,真刀真枪办实事,狠抓落实求实效;
三要求“进”;
要激流勇进,永不言败,与强的比,与快的争,向高的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要有逆向思考能力才能创新应变:一些思想保守的人思考问题,总习惯于所谓“三从四得”。一从过去,轻车熟路;
二从常规不冒风险;
三从上级,不担责任。这样可以四得:一得省省事;
二得稳妥可靠;
三得领导欢心;
四得众人拥护。这种习惯性思维扼杀了许多人的创造性。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人往往容易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假如我是职工怎么办?”作为支部书记能够经常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思考一些问题那肯定会与职工群众产生更多的共同的语言、产生更大的创造力。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遇事有主见,工作大胆泼辣,能够处理复杂情况和棘手问题,不能总是“孩哭抱给娘”。有人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我常说“总哭的孩子是有病”,应该去医院检查,作为支部书记来讲,就要检视一下自身的能力建设问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就是要有专业技术素质。熟练而准确地组织指挥党建工作和生产活动是支部书记做好工作的最重要素质之一。
要使企业的建设上台阶,员工精神状态昂扬,关键看基层主要领导的水平和指挥能力。一是长于筹划本单位的全面建设,做到对本单位或分管的工作思路清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能带头创造性抓落实。比如:思想工作如何开展,生产运行怎么抓,目标是什么,重点在哪里,必须胸有成竹。二是敢于决策,具有驾驭全局,周密策划的决策能力;
三是善于使用员工,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干事业。要达到以上三点,要重点提升组织协调能力:一个单位好比一个乐队,支部书记就是一个指挥。他既要协调好班子成员关系,又要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同时还要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使三股绳拧成一股绳。各方协调好了,优美的乐章就自然会产生了。正所谓“单位好不好,关键在领导。班子行不行,就看前两名”。
支部书记必须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只有清正廉明,公道正派才会赢得职工的信任和爱戴。一是脑要清;
二是身要正;
三是心要明。切实做到:作风正派,坚持原则;
谦虚谨慎,团结同志;
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党员干部作风好还是不好,首先就要看你是不是严于律已,是不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不是以身作则。你讲得再好,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对人马克思主义,对已自由主义,就不会有威信,有号召力,也就说不上领导作用,“上梁不正下梁歪”。“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你教育别人是一套,自己否定自己做的又是一套。你前面说后面就人撇嘴,长此以往工作就必然搞不好。
要坚持原则,从我做起,我们现在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对当前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反感,但没有仔细想想,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有什么关系。有的同志对一些作法并不赞成,但又觉得盛情难却,怕伤了感情,采取默许的态度;
有的同志虽然从内心深处对搞特殊化很反感,但又觉得自己不搞,会使别人下不来台,于是就听其自然了。这些做法都会导致自己所在的企业风气越来越差。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无论在什么条件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
党支部书记应具备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我认为要想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做到十二个字:多读(广泛涉猎你所需的体裁)、多背(一篇好文章能背则背)、多仿(善于模仿,经常模仿)、多写(记日记)、见新(见解独到)、见实(要言之有物)。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关键在多读、多背。我们支部书记讲话要有份量、有情意、有感召力、希望大家能掌握以下技巧:主题明确;
条理清楚;
富有新意;
表达准确;
以情感人;
注意态势;
幽默生动;
简洁利索。
另外,作为支部书记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旺盛的精力,强壮的体魄是支部书记做领导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
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要有稳定的情绪、健康的心理:“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就是一种豁达的心态。
如何提升素质?
1、途径:素质提高的途径有许多条。我想归纳起来,无外乎有三条。即就是善于学习、自我修养与注重实践。
(1)善于学习
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自学、函授、专业培训、在职研究生),提高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这是主要的基本的途径。
就学习讲还有许多内容,多种途径,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向书本学。如何学?主要是要有雄心、恒心、苦心、潜心。
(2)用心去修养---点滴养成
修是“求其精美”;
养是“期其充分”,“修养”合用有切磋琢磨,涵育熏陶之意。我们日常所说的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磨练,都属于自我修养的范畴。
(3)到实践中去
在“求知”这个问题上“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的事是没有的。
这里首先应该解决一个认识问题。有的同志对在实践中提高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据我掌握的情况来看,有这样三种现象。
▲有的认为自己是科班出身,生产业务理论了如指掌,滚瓜烂熟,有轻视实践锻炼的现象,感到基层没啥道道。
▲有的觉得基层工作简单重复要想提高素质就得上机关,进“大庙”。
▲有的感到自己天天处在抓基层抓落实的最前沿,天天都在实践锻炼之中,忙忙碌碌做具体工作,再强调实践锻炼是多此一举。
有些同志缺乏的不是具体的实践,而是实践的方法。或者说是实践功夫不到家。要确立在实践中的提高素质的自觉意识,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总结提高。达到“工作在手中干,经验从实践中来,教训在眼前过,办法从心中出”的这样一个目的。遇到挫折困难的同志、经验不足的青年干部不要怕批评,“不受磨难不成佛”。这里有一个方法、艺术的问题,也有一个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的问题。
企业永恒的主题是效益,离开了生产经营,支部建设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新的形势下,基层党支部书记怎样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搞好党支部的建设,带领本单位的党员和职工在生产经营工作中创造出良好的工作业绩,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想问题、办事情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不脱离中心工作?我提供一个方法,可以促进我们的在日常工作中去求实。即:任何工作之前都问四个问题:
一问“是不是都很必要”———这是支部书记部署工作、安排活动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分析我们的工作和活动,确有一些不必要或者说不那么必要的事情。一些单位和同志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主要精力没有放在经常性工作上,而是片面追求“管理创新”、“轰动效应”,搞了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不必要”势必影响、干扰“必要”。工作难落实,不少情况下是由“不必要”的事情造成的。还要想到,不仅不必要的事情不能做,不是很必要的事情也尽可能不做,这样才能促使上下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必要的事情上。
二问“自己精力能不能顾得过来”———没必要的事情不必说,即使一些必要的事情也要考虑自己的精力能不能顾得过来。活动过多,摊子过大,必然造成精力分散,抓而不实,有始难终。与其经常干一些有头没尾的事情,倒不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围绕中心工作抓一件成一件。不然,不仅劳而无功,还会滋长疲沓、虚浮的作风。
三问“职工能不能承受得了”———一些事情从领导的角度看,必要,可行;
可站在班组和职工角度看,难以承受。这样的事情也是不办为好。班组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基层领导做工作,应该着眼于促进正常生产经营工作的落实,打牢基层建设的基础。如果节外生枝,难免使班组和职工该做的事情做不好,额外的事情做不了,两头空。有对联说:“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码到成功;
下级唬上级,层层加水,水到渠成”,形象地说明了负担过重的结果。
四问“实际效果到底怎么样”———有些事情在办公室里看不出毛病,在起始阶段看不出问题,还有的甚至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但是,这些都不能作为检验部署、决策成败得失的标准。一件事情能不能办,办得妥当不妥当,只能由实践来裁决,只能看实际效果到底怎么样。实践点头的东西,可开绿灯;
实践否定的东西,得亮红灯。不问实际效果,满足于宣传部门和其他人的赞美,满足于“多少项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不过是自我欣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党支部是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在新的形势下,党支部在单位中的核心作用更加广泛,党支部的工作与经营管理结合的更加紧密。可以说,在一个经营单位没有脱离经营实际的党的工作。因此,要把党支部的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具体的工作中体现党组织的工作成果和存在的价值,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两个作用”的关键。
(1)党支部书记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知实情。
基层党支部存在于各个单位之中,党支部的工作如果脱离实际,独成一家地开展工作是不现实的。党支部书记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转变思想观念,摆正自身位置,深入到一线,主动了解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要主动参与生产经营的各项工作,干实事。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激烈得市场竞争,经受着生存和发展的考验。党支部书记要树立一切工作为生产经营服务的思想,把党支部的工作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的服务保证作用。一是发挥指导作用。在生产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党支部书记作为一个单位党组织的领导,要为行政工作当好参谋。要从全局出发为行政的决策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出正确的可行的意见。应多与行政领导商量,达成共识,尽量保证工作的正确性,少走弯路;
二是发挥促进作用。党支部书记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生产情况组织党员和职工开展各种活动,激励斗志、克服困难。例如:开展生产突击、以解决生产难题为内容的党日活动、以在生产经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内容的工作竞赛等。这不仅使党支部的活动丰富多彩,也促进了生产任务的完成,在单位形成了保证和服务于中心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发挥协调作用。基层工作中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多种关系,例如:上下级关系、同级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干部与职工的关系、行政组织与群众组织的关系、党组织与行政的关系等等,党支部书记要责无旁贷地担起沟通情况、交流思想、理顺各方面关系的责任。要通过积极协调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促进各方面的积极性;例:我们开展的“走探约”活动。四是发挥保障监督作用。党支部书记是党组织的代表,对行政工作要实行保证监督。这里所说的监督是指促使行政领导更自觉地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的工作纪律办事,帮助行政领导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不是权力之间的制衡关系。
(3)要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实效。
党支部的工作如果脱离了生产实际,流于形式,成为“空中楼阁”,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党支部书记要努力使党支部的工作在生产经营中见到效果。对做了不会有好的效果或无实际意义的工作坚决不做。职工群众对缺乏内容和没有实际效果的活动非常烦感,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党支部在职工中的形象,也会影响党支部书记的威信。所以,党支部书记在开展工作时要认真考虑工作的效果和实际意义,务求实效。
同志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两新”组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党建工作的一些方式方法,希望大家通过培训共同提高,不断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我的授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培训班 党组织 讲义 “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讲义 两新党组织书记培训方案